“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近日有媒体报道,南京清凉山公园内建设清凉寺遗址保护及展示项目,正式启动批前公示。清凉山在南京城西,山因寺而得名。作为南唐首刹,鼎盛时期的清凉大道场是南京佛教传统文化、清凉山精英文化、金陵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清凉问佛”更是流传久远的“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同时,清凉山也是南京避暑佳地。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民初南京画家陈作仪所绘的《清凉山》图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晚清,清凉古寺山门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晚清民初南京清凉寺大殿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民国年间,清凉山一角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晚清,清凉山翠微亭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晚清,清凉山御碑亭前的牌坊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旧时清凉寺佛像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清人所绘清凉山《翠微环眺》,山巅明显可见行宫和翠微亭

“走读金陵”:追溯清凉山南唐避暑行宫

1910年清凉山全景

清凉寺,南唐时已是皇家避暑胜地

石头城在六朝时属兵家必争之地,缺少佛家所需的平安和清静,所以附近鲜见寺庙。

杨吴顺义四年(924年),此处建起了一座兴教寺。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徐知诰在金陵称帝,建国南唐,复姓李,改名昪,随即将兴教寺扩建成石城清凉禅寺,也称清凉禅院,迎请高僧文益禅师前来住持。“石城清凉禅寺”这个名称,“石城”自是由其与石头城相近而得名,也有古籍记载寺址就在六朝石头城的旧址上;“清凉”则说明当时此山之中夏日清凉的特点已为人们所欣赏,也暗示着佛教能使奔竞于红尘之中的浮躁人心清凉下来。

寺后石头山顶建有暑风楼,是南唐中主、后主的避暑行宫;行宫内有不受暑亭,又名翠微亭。中主李璟时,石头清凉禅寺已简称清凉寺;后主李煜复改寺院名为清凉大道场。

李后主与小周后曾在此避暑礼佛

清凉山和清凉寺,与南唐皇帝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祖孙三代大有关系。特别是后主李煜,关系更为密切。

李煜(937-978),南唐第三代皇帝,后称李后主。其精于诗词歌赋,通晓音律,深谙书法绘画,更虔诚于佛教。他在18岁时娶三朝元老、大臣周宗长女周娥皇为妻,人称大周后,后又续娶娥皇之妹,人称小周后。李煜中年时,丧偶失去大周后,幼子又夭折。

南唐三代君主先后都在城西的石头山中置建有避暑行宫。中主李璟在位时,就常到城西清凉山中朝香礼佛。李后主在皇帝任上时,南唐已走向衰势。面对北方日渐强盛的周朝和代之而起的宋朝,巨大的压力使李后主感到透不过气,但他又无治国能力,改变不了这种局面,故只好借朝山礼佛来为国家求得安稳。为皇子时,李煜就与清凉寺文益禅师朝夕相处,听他讲述佛法。文益圆寂3年后,李煜方才登基为帝。此时已无能与他谈得来的佛学大师,他只好去城西的皇家清凉寺中礼佛忏悔。

李煜即位以后大兴土木,在城西清凉山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宫。每当炎热夏天来到时,他便将朝中许多的烦心大事搁下,携心爱的小周后在事先建好的行宫纳凉填词,除此之外,他在这里还从事礼佛。因大周后娥皇患病时,耐不住寂寞的后主便与其妹妹(即后来的小周后)混到了一起,后来扶正的小周后和李煜觉得心中有愧对不起大周后,上香礼佛忏悔时,小周后竟将自己的额头都磕肿了。而李后主也因对佛祖磕头而额成“赘瘤”。

清凉台与翠微亭,山顶观景绝佳处

南唐保大年间,中主李璟在清凉寺后山顶建清凉台,台上筑暑风楼,作避暑行宫,行宫内有不受暑亭,又名翠微亭。相传,后主李煜多篇千古绝唱均诞生于避暑行宫。

清凉台上,登楼远眺,江天一线,风帆如画。众多文人墨客曾来此驻足,欣赏清凉山上的绝美之境。北宋年间王安石年年都要游清凉山,登暑风楼。隐居西湖、“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也寻踪而来,清凉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不禁作诗盛赞翠微亭:“渺渺江天北雁飞,石城秋色送僧归。长干古寺径行少,为到清凉看翠微。”苏轼与清凉寺长老关系很好,在他贬官经过金陵之际,一再写诗唱和。

南宋初年,翠微亭已不存。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复建成一面亭,格局过小,时人有“景大亭小”之语。淳祐九年(1249年),淮西总领陈绮将其扩建成二十四楹的四面亭,遂成清凉山顶登临观景最佳处。陈绮的朋友、资政殿学士吴渊作文记其事,称“翠微之景,实甲于天下”。山下长江银涛雪浪,烟帆渔歌,奔腾入海,昼夜不息。再加上清凉山中的云霭出入,烟霞明灭,朝暮四时,千变万化,都是翠微亭中可以观赏的景致。

景定二年(1261年),马光祖在清凉寺后重建了不受暑亭。明初重修之后的清凉寺、清凉台,更成为南京城内的名胜。到明代中后期,陈沂《金陵世纪》云:“翠微亭石城登临最嘉处,今不存矣。”清初余宾硕《金陵览古》清凉台:“台踞山巅……上有翠微亭,南唐时所建。又有不受暑亭,李后主避暑处也,今废矣。”清康熙五年(1666年),龚贤归隐虎踞关半亩园,离清凉台近在咫尺。此时龚贤所见,估计只是台基遗址。清乾隆年间,乾隆下江南,忽然想到了翠微亭。当时此亭已毁,两江总督尹继善奉命在清凉山北峰之巅复建,乾隆御题“翠微”额,亭中立一碑,翠微亭从此成了御碑亭。

据《新京备乘》:御碑亭(翠微亭)毁于咸丰兵燹,同治间重建。光绪年间,据《点石斋画报》“御碑焚毁”:驻扎在山间的护军管带朱某,竟将这碑亭用来堆放草料干柴,不慎失火,亭毁碑残。朱某赔三千金用于重建。1933年出版的《新南京》写到西区名胜古迹,提到“茅亭”:(翠微)亭在清凉山上,登临远眺,四大皆空,短树数株,参错其前,更增雅趣。

民国年间,清凉台上建起自来水厂的蓄水池,翠微亭遗址完全被毁。1936年市政当局着手辟建清凉山公园,成为市民生活休闲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