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爲什麼開鑿華山的長空棧道?

moonla的平行世界


不管是到沒到過華山的人,肯定對“鷂子翻身”和“長空棧道”兩個景點有所耳聞。這兩個地方是華山景區的絕險之地,也是最吸引勇者前去挑戰之地。

長空棧道位於南峰南天門西,以絕險著稱。

明李攀龍《太華山記》記載:“西出為棧,而銅柱愜不盈尺,長二十餘丈。丈窮穿井下三丈,窮旁出復西行為棧。”

長二十餘丈的棧道,雖有銅柱鐵索作為護欄,但是依然是寬不盈尺,危險異常。

明代的《吳同春記》中對長空棧道也有這樣的記載:“垂雙鏁下縋,鏁盡以鐵杙插壁,承以狹板橫綴,當人胸行,則面壁舒臂,緣鏁以足,橫移足履,謂之版道。”

文中可知長空棧道這段道路異常絕險,開鑿於懸崖絕壁處。以鐵釴作為固定點,鋪木板為路面,攀越此處時遊人需“面壁舒臂,以足橫移”,方可通過。

長空棧道可分三段

出南天門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危崖鑿出,長20米,寬二尺許,是為上段。

折而下,崖隙間橫貫鐵棍,形如凌空懸梯,遊人須挽索逐級而下,稱之“雞下架”,是為中段。

西折為下段,築路者在峭壁上鑿出石孔,楔進石樁,石樁之間架木椽三根,遊人至此,面壁貼腹,腳道踏木椽橫向移動前行。

長空棧道之險——2016年9月與友人同登華山

長空棧道的主體部分屬於無柱式棧道,俗稱空木橋。

即《水經注》稱的“千梁無柱”式棧道。這類棧道專建於懸崖,水又深又急之處,底部無法立直柱或斜柱頂託,故採取無柱式。這種形式人行其上十分危險,所謂“逸涉者,浮樑振動,無不搖心眩目也”(《劉夢得文集·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記》)。

為了安全起見,這種棧道多設勾欄(欄杆)相護,唐代曾將金牛道險棧“限以勾欄”,宋人文同《過朝天嶺》詩稱:“且倚鉤欄擁鼻吟。”

有載:“山峻水急,其中多峰巖壁立,難以鑿路,募匠跳石成孔,橫貫巨木,上覆木板,外作欄杆繞之,如橋樑狀,故名曰棧道。”(嚴炳文:《三省山內風土雜記》)但是華山的長空棧道由於“廣八寸”路面太窄,懸崖一側難以安裝護欄,只是在崖壁一側安裝有挽扶鐵索,使得長空棧道又是險上加險。

為什麼古人會冒著生命危險去修築這一條險道呢?

在過了長空棧道之後,有一塊位於半山腰處的曠世小臺地,在崖壁上方人力難施之地,有一塊突出的巨石,上書“全真崖”三個大字。這三個字便是揭開長空棧道修築之謎的關鍵。

據傳元代全真派高道隴西賀元希於華山修煉,始尋華山仙氣凝聚之地,鑿洞修煉。於是為了抵達全真崖臺這一靈地,便鑿了長空棧道這一條唯一能抵達此地的險道。

全真崖臺環境清幽,耳唯聞松聲、泉聲,目只見青善綿綿,雲霧茫茫,再加上微微清風,當真是一處修煉之聖地。

全真崖臺處之懸崖古松(冒著生命危險的拍照)——2016年9月與友人同登華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多歷史地理類原創內容,敬請關注@熊二history。


熊二History


長空棧道的修建距今已經有700餘年,是元朝初年全真道人賀志真,為了避世修仙所修。

道教在我國曆史悠久,從隋朝開始,楊堅用道教用詞“開皇”為年號,道教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到了唐朝道教更是被奉為國教,唐朝尊老子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被奉為始祖,到了唐玄宗時期,崇尚道教更是達到了一個巔峰。

唐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五代十國的分裂狀態,隨著北宋完成統一,道教始終被推崇,宋徽宗趙佶自封為道教的神仙,更是被後世稱為“道君皇帝”,統治階層尚且這樣更況民間。

到了元朝時期,道教逐漸形成了北方以王重陽為首的“全真道”,南方以張天師為首的的“正一道”。成吉思汗尚未統一天下時,“全真道”的代表丘處機

就曾為成吉思汗講道,並長期在蒙古軍中。

修建長空棧道的賀志真,按照輩分應該是丘處機的徒孫。

道教門人的終級目標就是“修道成仙”,修道的理想之所一般是“一塵不染”,“與世隔絕”,接近神仙之地,所以山頂是非常適合修道的。

賀志真本身是石匠出身,所以開鑿石壁,嵌入石釘也有些優勢,但是完成如此工程還是讓人歎為觀止。


一點點歷史


道教名山、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之一的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華山之美,美在險峻;華山之秀,秀在雄奇。

而在華山南峰東側山腰上有一條沿著山崖開鑿的長空棧道,它的歷史超過了700年,華山之險最是長空棧道。從前,不少文士雅士、社會名流記述過它的雄奇險峻。比如明代“後七子”之一的李攀龍《太華山記》記述:“出南天門向西就是棧道,棧雖有銅柱鐵索攔護,然闊不盈尺。行二十餘丈方至盡頭。下折為井,高約三丈,旁出復為棧……”

《說鈴》也有記述說:“長空棧在半壁,廣八寸,長十丈餘,背空虛行。”

吳同春《太華雙遊記》把棧道的體態記述得更為形象: “垂雙索下墜,行則面壁,臂緣索,足橫移,踵常落板外……”

既然這麼危險,古人為什麼開鑿華山的長空棧道?

我們知道,華山自古就是一座聖山,為五嶽之一,還因為它擁有天下第一險的霸氣屬性,所以長時間無人涉足,就連皇帝祭祀也只是止步于山下。

正因為人跡罕至,被一些修道之人看中,相傳就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元代賀志真,為遠離喧囂塵世靜修成仙,萬仞絕壁上鑲嵌石釘搭木椽而築,而棧道的盡頭就是道教神龕賀老石室。這正好符合尚德修道之人至靜至淨至真至誠的精神追求。

長空棧道的險峻還真是十分罕見。著名作家賈平凹曾經在他的《商州三錄》中說過“要尋屍首,洛南商州”。意思是由這面掉下懸崖,就得到山那面的商州尋找去了。可見棧道之險絕非一般。華山摩崖石刻有一些很是體貼人心的提示,比如“懸崖勒馬”等等。

長空棧道雖然險峻,但不是登頂華山的唯一之路和必由之路,遊客不必擔心上山之險。它已經是華山景區的一個景點了,膽子小或者身體不適的遊客選擇在升表臺上看下長空棧道,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行了。

話說回來,作為旅遊設施,長空棧道的安全不會存在問題。多年來,當地對棧道進行整修加固,把原來的木石樁更換為鐵樁,把木椽換為方木並定時更新。為了讓遊客安全,過往長空棧道的遊人必須帶上保險帶。

修山道就是修人道、修大道。長空棧道的開鑿實際上是古人崇山、尚水、修德、警世的結果。


文蹤旅跡


華山景區長空棧道,通向華山思過崖景區。這個通過字面意思理解應該是思過靜思的地方,所以古人是要尋求清淨之地才開闢了華山長空棧道。這裡是現在華山景區為數不多的只有一條道路的地方,來回都要走同一條道路。這個長空棧道就只是同樣思過崖,別無他處。鷂子翻身景區也是這樣的,只是通往華山下棋亭而且也是順著原路返回來。自古華山一條路,這個古語已經被打破了,現在華山景區登山道路有兩條,另外還有兩條攔車線路上下。乘坐攔車省時省力,但是會錯過了華山北峰以下的風景。


愛看愛思考


古人修長空棧道的目的我不太清楚,但我走過長空棧道。下長空棧道之前有一個石碑,上寫懸崖勒馬。警告遊客,前方路很險 ,如果現在退縮還來得及。沿這峭壁往下走一段路會來到長空棧道,這時工作人員會給你係好安全繩索,告訴你在走長空棧道的一些注意事項,鎖釦要一個一個的開,時刻保持至少有一個鎖釦是鎖在峭壁上了繩索上。等我們走過了長空棧道會來到一塊麵積不大的空地上,這裡也有一塊石碑上寫思過崖。告訴遊客,來到這裡可以進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沒一些不對,不妥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