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自1999年别克品牌进入中国之后,其品牌形象一直是被认为是稍稍高端于同级品牌的,从最初的别克世纪,其定位就是略略高于当时的第六代雅阁于大众帕萨特的,到了之后的君越,凯越等车型,别克品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是那种既非“轻奢”也非豪华品牌,但是也比主流的品牌要稍稍高端一点点的形象。

在2015年新款别克英朗上市之后,没有停产计划的别克凯越成为了别克系列之中定位最低的车型,凭借着凯越车型的良好口碑,别克的品牌影响力,还有凯越的皮实耐用的特点,其销量依然保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准,纵使其产品自2003年上市已经十多年没有过更新,但是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2016年8月8号凯越正式停产,当时别克官方给出的解释为欲打造别克品牌比较高端的形象,而凯越的定价在十万元以下,有可能对别克品牌打造高端形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别克品牌的入门车型也就变成了定价在十万元以上的别克英朗(紧凑型车),相对于大众丰田等同级竞品都有十万元以下的小型车,别克品牌果然“高端”了起来。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但是近来,有关别克凯越即将复活的消息不断传来,别克凯越的申报图也被曝光出来,一款曾经被别克“嫌弃”的车型,为何还要复活?为此我们总结了下面三个原因。

1. 继任者压力颇大,相比其他品牌在该市场布局不够完备

在凯越停产之后,上汽通用的雪佛兰品牌在不就之后就把旗下的经典科鲁兹车型停产,然后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科沃兹,该车定位于同门的赛欧之上,与大众的桑塔纳,捷达属于竞争对手。

凭借着通用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所取得的销售经验以及本土化设计造就的符合消费者审美观的车型,科沃兹取得了还不错的销售成绩,但是当把科沃兹的销量与其最大的两个竞争对手桑塔纳和捷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话,差距就明显地展示了出来。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纵使科沃兹目前的销售水平也在同级车型中排得上号,但是通用的目标显然不限于此,通用的最大目的当然是想击败大众,做中国市场的霸主。

但通用若要达成该目标,真正成为中国市场的霸主,当然不能放过这个重要的市场。大众在国内的两家合资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在该市场推出了捷达和桑塔纳,通用在国内虽然只有上汽一家合资商,但是旗下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个品牌,我们先暂且不考虑定位在豪华品牌的凯迪拉克,就别克和雪佛兰而言,通用目前似乎也在效仿大众的双车模式,但通用似乎有着两个品牌的“先天优势”,像一汽大众也好,上汽大众也好,归根结底也是大众品牌。虽然大众品牌有着在中国市场特有的“主角光环”,但是总会有消费者不会对这种差异不大的车型买账,因此雪佛兰和别克也可在该市场打造两款差异较明显,但仅限于外观差异较明显,两车尚可使用同一平台,发动机也可一样,但要在外观上营造出两个完全不同的取向,以扩大两车的受众群体,缓解消费者因为大众而带来的“审美疲劳”。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从已曝光的申报图上来看,别克凯越还是遵循了目前别克品牌已经有的家族风格,整体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与科沃兹那种充满年轻活力的形象有一定的区别。看来通用将凯越与科沃兹联手,共同征战入门级紧凑型车市场,相信这种两款车型有着两种不同风格的安排,一定是胜过大众的两款车除了车名不同外差别不是太多的布局。对于这两款车型的销量,虽然无法肯定一定会借此超越大众的双雄,但是两车销量相加的总和一定会为通用品牌在华的总体销量带来相当可观的提升,甚至远一步说,似乎也有可能威胁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1. 别克品牌“高端化”趋势减弱,没有坚持不投放低价车的必要

2009年,跃级而立的别克君越至今还给大多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君越凭借着宽大的车身尺寸以及豪华的内饰设计一举横跨中型车和中大型车两个市场,此举被认为是别克品牌在高端化方向的一次突破。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当时凯迪拉克虽然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其存在感还很低,销量也很少,在短期凯迪拉克品牌得不到有效的振兴而且通用又对蚕食高端市场抱有兴趣的情况下,别克品牌承担了一部分进军高端化的责任。

但是,在2013年,与君越使用相同的Epsilon Ⅱ平台的凯迪拉克XTS,还有2015年国产凯迪拉克ATS-L上市之后,凯迪拉克品牌的入门价格被大大拉低,而且凯迪拉克品牌的销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甚至有机会冲击豪华品牌的“第四级”。

曾经被认为拖累别克品牌形象的凯越为何卷土重来

如此一来,别克品牌冲击高端化的责任就明显小了很多,从2016年新一代君越降低入门价格,并改变了其设计风格,放弃那种为了豪华而豪华的理念之后,别克品牌似乎回归了正轨,在此条件之后,推出一款低价车也就没有了限制。

既然能获利,又有着凯越多年的好口碑,还能威胁一下大众的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