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認爲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爲何捲土重來

自1999年別克品牌進入中國之後,其品牌形象一直是被認為是稍稍高端於同級品牌的,從最初的別克世紀,其定位就是略略高於當時的第六代雅閣於大眾帕薩特的,到了之後的君越,凱越等車型,別克品牌給人留下的印象也是那種既非“輕奢”也非豪華品牌,但是也比主流的品牌要稍稍高端一點點的形象。

在2015年新款別克英朗上市之後,沒有停產計劃的別克凱越成為了別克系列之中定位最低的車型,憑藉著凱越車型的良好口碑,別克的品牌影響力,還有凱越的皮實耐用的特點,其銷量依然保持在一個不錯的水準,縱使其產品自2003年上市已經十多年沒有過更新,但是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2016年8月8號凱越正式停產,當時別克官方給出的解釋為欲打造別克品牌比較高端的形象,而凱越的定價在十萬元以下,有可能對別克品牌打造高端形象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別克品牌的入門車型也就變成了定價在十萬元以上的別克英朗(緊湊型車),相對於大眾豐田等同級競品都有十萬元以下的小型車,別克品牌果然“高端”了起來。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但是近來,有關別克凱越即將復活的消息不斷傳來,別克凱越的申報圖也被曝光出來,一款曾經被別克“嫌棄”的車型,為何還要復活?為此我們總結了下面三個原因。

1. 繼任者壓力頗大,相比其他品牌在該市場佈局不夠完備

在凱越停產之後,上汽通用的雪佛蘭品牌在不就之後就把旗下的經典科魯茲車型停產,然後發佈了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科沃茲,該車定位於同門的賽歐之上,與大眾的桑塔納,捷達屬於競爭對手。

憑藉著通用在中國市場深耕多年所取得的銷售經驗以及本土化設計造就的符合消費者審美觀的車型,科沃茲取得了還不錯的銷售成績,但是當把科沃茲的銷量與其最大的兩個競爭對手桑塔納和捷達放在一起進行對比的話,差距就明顯地展示了出來。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縱使科沃茲目前的銷售水平也在同級車型中排得上號,但是通用的目標顯然不限於此,通用的最大目的當然是想擊敗大眾,做中國市場的霸主。

但通用若要達成該目標,真正成為中國市場的霸主,當然不能放過這個重要的市場。大眾在國內的兩家合資商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分別在該市場推出了捷達和桑塔納,通用在國內雖然只有上汽一家合資商,但是旗下有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個品牌,我們先暫且不考慮定位在豪華品牌的凱迪拉克,就別克和雪佛蘭而言,通用目前似乎也在效仿大眾的雙車模式,但通用似乎有著兩個品牌的“先天優勢”,像一汽大眾也好,上汽大眾也好,歸根結底也是大眾品牌。雖然大眾品牌有著在中國市場特有的“主角光環”,但是總會有消費者不會對這種差異不大的車型買賬,因此雪佛蘭和別克也可在該市場打造兩款差異較明顯,但僅限於外觀差異較明顯,兩車尚可使用同一平臺,發動機也可一樣,但要在外觀上營造出兩個完全不同的取向,以擴大兩車的受眾群體,緩解消費者因為大眾而帶來的“審美疲勞”。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從已曝光的申報圖上來看,別克凱越還是遵循了目前別克品牌已經有的家族風格,整體給人一種大氣的感覺,與科沃茲那種充滿年輕活力的形象有一定的區別。看來通用將凱越與科沃茲聯手,共同征戰入門級緊湊型車市場,相信這種兩款車型有著兩種不同風格的安排,一定是勝過大眾的兩款車除了車名不同外差別不是太多的佈局。對於這兩款車型的銷量,雖然無法肯定一定會藉此超越大眾的雙雄,但是兩車銷量相加的總和一定會為通用品牌在華的總體銷量帶來相當可觀的提升,甚至遠一步說,似乎也有可能威脅到大眾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1. 別克品牌“高端化”趨勢減弱,沒有堅持不投放低價車的必要

2009年,躍級而立的別克君越至今還給大多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君越憑藉著寬大的車身尺寸以及豪華的內飾設計一舉橫跨中型車和中大型車兩個市場,此舉被認為是別克品牌在高端化方向的一次突破。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一點,當時凱迪拉克雖然進入了中國市場,但是其存在感還很低,銷量也很少,在短期凱迪拉克品牌得不到有效的振興而且通用又對蠶食高端市場抱有興趣的情況下,別克品牌承擔了一部分進軍高端化的責任。

但是,在2013年,與君越使用相同的Epsilon Ⅱ平臺的凱迪拉克XTS,還有2015年國產凱迪拉克ATS-L上市之後,凱迪拉克品牌的入門價格被大大拉低,而且凱迪拉克品牌的銷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甚至有機會衝擊豪華品牌的“第四級”。

曾經被認為拖累別克品牌形象的凱越為何捲土重來

如此一來,別克品牌衝擊高端化的責任就明顯小了很多,從2016年新一代君越降低入門價格,並改變了其設計風格,放棄那種為了豪華而豪華的理念之後,別克品牌似乎迴歸了正軌,在此條件之後,推出一款低價車也就沒有了限制。

既然能獲利,又有著凱越多年的好口碑,還能威脅一下大眾的地位,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