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手術加放療,降低復發率,由30%降低至10%以下

國家癌症中心發佈了2017中國城市癌症數據最新報告,彙總了全國347家癌症登記點的數據:

▼我國每天約有1萬人確診癌症,相當於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個人得癌症。

▼到85歲,一個人患癌累積風險為36%。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有超過三成的幾率被癌症纏上。

▼儘管男女高發的癌有不同之處,但肺癌仍是患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中之王”;此外,與消化系統相關的癌症發病率依然居高不下。

因此,不少人將肺癌與「不治之症」畫上等號。但「肺癌並不是絕症!」近年肺癌治療已有長足的進步,有許多治療選擇,如同慢性病般治療,可「與癌共存」、延長存活期。

晚期肺癌手術加放療,降低複發率,由30%降低至10%以下

圖片編號:P12219

肺癌的發生率近年來節節高升,應該針對肺癌病患病理分期及癌瘤組織的類型,應擬訂個人化治療方針,才能有效延長患者生命。

最常見肺腺癌

肺癌的治療策略,主要是依據癌症的病理組織型態、位置、期別,以及患者整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其中,分期主要是以TNM來衡量,T(Primary Tumor) 是指腫瘤本身的情況,即腫瘤的大小和侵犯到附近器官的情形;N(Regional Lymph Node)指的是腫瘤轉移到淋巴結的情況; M(Distant Metastasis)泛指腫瘤是否有遠處轉移。

晚期肺癌手術加放療,降低複發率,由30%降低至10%以下

轉移

肺癌類型,依癌細胞病理特徵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2大類,臨床表現有相當差異,前者在早期容易擴大、轉移,佔所有肺癌約15%;後者擴散較晚,主要又可再分為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其中「肺腺癌」則是國人最常見的肺癌種類。

早期肺癌化療或放療,延長存活期

在治療上,第1、2期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視腫瘤侵犯範圍,採行放射線治療或輔助性化學治療,可延緩肺癌復發及延長病人存活期。

已局部擴散第3A期的病患,可以評估手術切除的可能性,手術前,可先給予化學藥物治療及放射線治療,術後接受輔助性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

晚期肺癌手術加放療,降低複發率,由30%降低至10%以下

晚期肺癌手術+放療,降低複發率

部分局部晚期肺癌雖然還是可以手術為主要治療,但因局部晚期的疾病較易復發,因此,對於這期別的病人會在手術後給予放射線治療,以減低局部復發的機率。接受術後放射線治療,可將肺癌的局部複發率,由30%降低至10%以下。

肺癌的手術方式,可採微創手術或傳統開胸手術,有追蹤研究顯示,癌症病人(尤其是早期病人),微創手術可以達到和傳統開胸手術一樣,甚至更好的治療效果及存活率。

晚期肺癌手術加放療,降低複發率,由30%降低至10%以下

圖片編號:P12062

藥物治療方面,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第一線使用的藥物為順鉑(Cisplatin)與滅必治(Etoposide),兩種藥物合併使用。在上述兩種藥物失敗後,最常使用的第二線化學治療藥物為癌康錠(Topotecan)。

非小細胞肺癌的化學治療藥物,在過去的20年裡,有很明顯地進步,通常選用鉑類再加上一種新一代的化學藥物,例如:紫杉醇、溫諾平、健擇(Gemcitabine)或愛寧達(Pemetrexed),兩種藥物的化療是目前標準的治療準則,但若病人的活動力或營養較差,也可以考慮單一藥物的治療方式。

目前標靶藥物進展相當快速,針對肺癌基因檢測,若顯示上皮細胞生長素接受體(EGFR)有突變者,可單獨使用的口服小分子標靶治療藥物,包括第一代的艾瑞莎(gefitinib )與得舒緩(erlotinib)、第二代的妥復克(afatinib)和可抑制第一、二代藥物所產生抗藥的第三代塔格瑞斯(osimertinib)。另外,某些特殊化學治療情況下,可搭配上皮細胞生長素接受體(EGFR)單株抗體爾必得舒(cetuximab)使用。

晚期肺癌手術加放療,降低複發率,由30%降低至10%以下

圖片編號:P12040

如果病患腫瘤組織呈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則可使用肺癌新藥截克瘤(crizotinib)。除此之外,抗血管新生抗體藥劑癌思停(Bevacizumab)也可搭配化學治療合併使用。

2016年10月,國內通過「Anti-PD1」免疫療法,可使用於第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適應症。根據英國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顯示,對於接受過傳統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第二線用化療藥歐洲紫杉醇藥物(docetaxel),與「Anti-PD1」免疫抗癌藥物(Pembrolizumab)相較,化療藥物一年存活率為38%,免疫療法的53%則表現更好,帶給肺癌患者新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