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習普通話有什麼體會嗎?

你想點呀


說到學習普通話,我是深有感觸啊!大家在電視裡都聽到過演員說東北話,只要東北演員尤其是喜劇演員一張嘴,觀眾就會笑得合不攏嘴。

作為一個東北人,我也熱愛東北話。可是不行啊,我得考普通話啊,不達標的話沒有資格證啊!




我認識的到普通話的重要性是在上大學以後,作為農村出身的東北人,那東北話是相當的地道,可是卻被從小學習普通話的城市宿友笑話了沒完,相當傷自尊了。在被人笑話了幾次後,我按下決心要說好普通話,我所面臨的問題有2個,一是口音問題。為糾正東北口音,我每天晚上睡前都聽中央廣播電臺的節目,尤其是新聞廣播,跟著主持人一個字一個字的練發音。二是平翹舌問題,我的拼音還好,只是之前缺少說普通話的環境,所以一直都不在意,為了徹底糾正自己,我特意買個一本小字典,隨身攜帶,只要有時間就拿出來翻看學習,這樣不僅掌握了字的正確發音,還重新溫習了以前忽略的知識,一舉兩得。

凡事貴在堅持,我的有心之舉,成就了自己,大三考普通話,我考得了一級乙等,全班最高。

作為一名教室師,工作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說普通話,也時刻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這是我的職責。


美好的明天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的家長在河南,所以上學以前我們都說的是河南方言,上學之後學習說普通話。



個人的小學語文成績一直很好,普通話也挺標準。可能是北方人沒有那種“n”和“l”的問題的,也沒有“f”和“h”發音不清楚的問題,所以感覺普通話很好上手。當然,我的普通話也不是特別標準,不能上央視。哈哈~



普通話就是在學校不知不覺中學會的,一個環境造就了一個人,所以環境很重要。如果你想學好普通話,若你年紀比較小,那麼你可以在學校多多與別人溝通交流,這是最好的環境影響法,如果你年紀比較大,那麼最好跟著視頻或音頻進行練習。國家還有普通話考試,你可以去報個名看看你的考試能拿幾級,就知道你在全國的普通話水平了。

最後,祝您生活愉快~


卿老師


深有體會。

這麼說吧。凡屬您事業和工作需要,不得不學,或者您看明瞭前景應該學習的,都要嚴肅對待,認真學習。終身學習,應該成為每一個不甘落伍而求上進者的理念。菜市場賣菜的大娘都使用微信支付了,我們不學習,能行嗎?

說說我學習普通話的經歷吧。

我是一名教師,是高中畢業從當“民辦教師”開始的;現在是中學高級(副高級、六級)。假如當初不是我刻意刻苦學習普通話,今天的一切,想都不用想。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在一所鄉村中學任教。當時,老師們在課堂上講課,幾乎全用方言,語文教師讀課文也是這樣。只有剛剛從師範畢業的一兩位小年輕,課堂上偶爾說普通話。

之所以說是“偶爾”,是因為在普遍使用方言的環境中,你標新立異成為“另類”,有遭人譏笑之虞。

刺激我學習普通話的,是有一次縣教研室的老師來我校聽課。他和我們座談時,誇讚那位師範畢業的老師普通話說得好。當時,我覺得“用普通話教學”必成趨勢,不學習要落伍了。

從此開啟了我學習普通話之旅。

我先從小學裡借來一套帶拼音的兒童讀物,湊空就讀,讀不準就問——向師範畢業的同事請教。有一段時間,看電視、聽廣播就專留心人家播音員的發音,根本不注意新聞內容。同時還準備了一個本子,專記容易讀錯的字音,像“他、雪、績、花、莖”等,反覆練習。

說到這裡,想起了一個尷尬事兒。和我年紀相仿的一位同事,後來他講公開課時也學著“撇洋腔”。在說道“玫瑰花”這個詞語時,可能是緊張,有一瞬間他找不到了“花”的正確讀音。先小聲試著讀了一個二聲,感覺不對頭,又迅速斬釘截鐵地讀了一個四聲。結果滿堂鬨笑,有位正喝水的老師都噴了。

這位老師的普通話早就過了“一級乙等”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藝不壓身”。不怕嘲笑,處處留心,虛心求教,勤加練習,大膽使用——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麼捷徑呢!


不知道答案是否合乎您的要求。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謝謝您的閱讀!


牟山花下客


說到學習普通話,我深有體會。我從小在東北農村長大,過去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也沒有重視普通話的推廣,所以從小也沒有說普通話的意識。以至於自己在上大學以後由於一口正宗的東北話被別人笑話了很久。

由於自己上的是師範專業,必須要考普通話證書才行,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普通話。怎麼學呢?

第一,學校有推普員,開設普通話推廣課。跟著推普員學習。但是課時有限,最要還是自己努力學習。

第二,聽廣播,新聞廣播的主持人的普通話是很標準的,每天聽廣播向他們學習發音,糾正口音。

第三,我主要是平翹舌不分,於是自己又重新學了拼音,這樣才區分了平翹舌。

我覺得學習只要自己有心,堅持到底,一定會有收穫。

我的普通話級別是一級乙等。


三月暖陽


我是一個南方人,而且是西南人,從小學接觸的大部分老師要麼前後鼻韻不分、平翹舌不分,要麼上課直接就是方言,導致我身邊很多同學,也包括我普通話都不標準。

上了初中,遇到了我一生中最感謝的老師(目前為止最感謝),他就是我的班主任,他的普通話也並不是很標準,但是我普通話和思想觀念的轉變真的得感謝他。那時候我想進學校廣播組,班主任知道後,糾正了我的一些發音,不過有些發音現在看來也不是很標準,但是他給我引導了一條路,就是學普通話得一個字一個字地去糾正,平翹舌,前後鼻韻也要弄清楚。其實在學校裡,除開上課的,其他時間都不說普通話的,所以沒有那種氛圍。(後來初中畢業,我都沒能進播音室)



教我們音樂課的老師普通話特別標準,但是很高冷,我請教她一些發音問題,她都不太肯說。後來我還是買了些相關磁帶和復讀機,跟著練習。初中的時候有個小插曲,深圳某中學到我們中學來做交換,說是來體驗生活,我們班有兩個,尤其是那個女生,普通話比較好,我和她用普通話交流,同學都笑我翹舌,因為之前的老師沒有一個翹舌的,甚至有人刻意模仿我,弄得大家哈哈笑。有時候也看那些央視播音員,學習他們說話。


上了高中,高中語文老師的普通話很標準,於是經常問她一些發音,這時候雖然發音對了,但是說起來不連貫,顯得生硬和過於正式。高三,我到省城集訓美術,有些同學是比較遠的地方來的,所以大家都用普通話交流,這時候突然感覺氛圍好了很多,半年之後,自己的普通話流利了很多。


上了大學,班上大部分是北方人,室友有倆北方的,處過一個對象是石家莊的,和他們說普通話的時候他們都以為我是北方的,雖然現在沒有像播音員那樣標準,但是也沒有像以前那樣差。


找不著北先生看書畫


首先我們知道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而我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及以北方官話方言為基礎。這句話說明人家北方的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決定了以後他說的普通話普遍會比南方的孩子標準。

再來具體說一下我的學習體會。由於我是江西贛州人,並且我從小就在那裡長大,贛州方言主要為客家話,客家話是我國八大方言之一,她於普通話的互通率不超過%40,所以從國際語言界的角度來看,客家話和普通話壓根就是兩種語言的。在我上小學時,由於是在本村上學,老師也是本地的,平時都是說土話,只有認字讀課文時才會用普通話,再加上本地老師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我的小學老師小學還沒畢業呢!那時,村裡也沒有什麼幼兒園,小孩子到了七八歲直接上一年級,說土話已經習慣了,不好糾正,況且老師的普通話也不好,甚至教我們一些錯誤的發音,因為他們的拼音也沒學好。

說到普通話的拼音,這實在是我的硬傷,直到初中到了縣城讀書時,我才發現例如老鷹的“鷹”(ying)這一類有後鼻音的字我發的全部是yin,零讀成lin。像“老”這一類字的話,本來是第三聲的,我讀的卻是第二聲,更讓我奇怪的是到底哪些字是翹舌音,老師的“師”我一直以來都是讀si,原來我平翹舌一律不分啊,全部讀平舌音了,比如今天我好le啊,別人以為我很開心😊,其實我很熱,還有就是比如紅色,我讀成fong色,老虎🐯是老fu。主要就是這些了。

到了高中時,我有很多錯誤音依然難以糾正,可能是習慣了吧,就算邯鄲學步一樣,如果非要勉強自己,可能到頭來連土話又不會說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地知道了我口中的土話原來是叫客家話,進一步瞭解後,我發現自己的母語原來還是很有特色的哦!她與普通話與眾不同,特別是
聲母多了一個普通話沒有的音即ng,韻母也比普通話多了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還保留了古代才有的入聲,聲調也比普通話多幾個。

總之,我覺得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還是方言都是挺有趣的,我認為除了一些特殊職業如電視廣播員外,還是沒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學會多麼的標準的普通話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一口鄉音是你是哪裡人的最好的驗證方式,同時她也可以成為你個人的一個獨特的特色,試想,如果滿大街大家說的都是一種話,一個腔調,那這會是多麼的單調啊!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我們共同討論,共同進步也歡迎大家積極點贊關注我, 我是 自由小帆。


自由小帆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重慶人說普通話。普通話對於大西南而言簡直就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太遠。從小到大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大家都說四川話。要說普通話是到了大學,同學們都來自全國各地,用方言交流確實不方便,加上是師範專業,要求普通話最低過二乙,普通話就必須學習。

學習普通話對於南方的同學來說是痛苦的。特別是我們大西南的同學。首先我們平翹舌不分(s、sh),鼻音邊音不分(l、n),h和f不分。上普通話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讀繞口令,至今我還記得,當時可把我們繞暈了。

如:劉奶奶喝牛奶。

牛郎榴蓮戀牛娘。

四是十,十是四,十四是四十,四十是十四。

黑化肥揮發會發黑。

紅雞公尾巴灰、灰雞公尾巴紅……

最後普通話考試的時候考了84分,二級乙等,對於我來說已經不錯了。當然了我這個是教不了語文的,語文最低得二級甲等才行。


歷史軍魂


作為一個在北方考普通話拿到91分的四川人,我來談談體會吧。

俗話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講普通話。好像四川人講普通話是個大難題。

於我而言,也並沒有那麼難。

小時候從幼兒園就開始講普通話,其實老師的普通話也並不是那麼標準,但是電視機是個很好的老師,不管是“七巧板”等少兒節目,還是動畫片,標準的普通話,都讓我有很好的模仿對象。

小學時候每天不間斷的早讀,也是不斷加強普通話發音的一個條件。拼音是糾正發音的基礎。

準確每個聲母,韻母的發音,大部分就能進行正確的拼讀。

對於四川人來說,平翹舌的區分,前後鼻韻的區分,還有邊音鼻音的區分都是難點。

平翹舌區分,就要記住每個字的標準發音,多聽播音員的發音,將ZCS,zh.ch.sh 分清。

前後鼻韻,邊音鼻音,在於鼻子發音與否的區別。n和l還有發音是舌位不同的區別,在平時要多積累。

學了一口比較標準的普通話,在學習和工作中是有幫助的。對普通話授課的課程來說,接收更快。在工作中,因為普通話標準,有些解說任務,更全面的鍛鍊了自己。

就算是在平時娛樂,KTV唱歌的時候,也因為普通話標準,唱歌時發音也更好聽。

還有一句,學好普通話,走遍全國都不怕。


雯子說成長


扯遠了,我們喜歡把我們那兒的方言戲謔的稱為太普兒。我們生物老師很有才,總結太普和純正普通話,就只有音調當年的問題,聲調改一下就可以了。

我小時候小學是在江浙地區上的,上課對普通話要求較高,那時候老師叫我們看新聞聯播來練發音。慢慢的和同學交流也不成問題了。


Carmen7879


你好,普通話是我學的第二種語言,第一種是我湖南婁底老家方言。對於普通話的F,H音以及S,SH音,總是分不清,導致在大學普通話二級甲等考試中,只能以87.5的低分通過,而來自北方的同學,一般都是95分以上。也許正是因為普通話不夠正,總覺得不夠利索,導致擁有高中教師資格證的我沒有去當老師。現在工作,在長沙奮鬥漂泊六年了,雖然每天說著塑料普通話,雖也在湖南,但我還是喜歡聽到老家方言,總覺得特別親切。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