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才是王道!草根創業創新必須懂得這一點

互聯網極大地壓縮了信息橫向傳輸的空間和時間,改變了過去信息與人、物之間的時空關係,蘊藏著帶動經濟社會多向發展的可能性,而“互聯網思維”就是把握和挖掘這些潛在可能性的方法,其特徵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平等性,即人們在網上平等對視、對話的表現形態和基本態度。首先,在網絡平臺上,人們的身份、職業、地域、年齡等社會標識都被淡化、忽略和剝離,每位網民都化身為一個簡單的“ID”;其次,網絡互聯的過程就是將話語權打碎、均衡分配的過程,網上的每個人不以勢大而言重,不因位卑而權弱;再次,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的發展,人際關係因此而重組,人們依據興趣愛好、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等在網上聚合、平等對話。

現實才是王道!草根創業創新必須懂得這一點

2.互動性,即信息的雙向互通。這是互聯網實現人人互聯的前提條件,也是其他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網上信息不再是流水般的單向流動,而是不同觀點和意見的交流、交鋒和交融,既改變了傳統的靜態單一的交流模式,也改變了輿論參與的方式和頻率,輿論生成的路徑和規律,網上評論、新聞跟帖成為輿論新形態。同時,信息的跨時空實時互動,改變了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的關係,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互動,將網絡世界與現實社會充分“鏈接”,網上網下即時同步,網上網下交融互通。線上的發佈與線下的反饋、線上的質疑與線下回應成為移動互聯時代新常態。

3.多元性,就是形形色色現實社會中的人在網上的本真呈現和自然綻放的狀態。互聯網是一面折射和反映現實社會的多稜鏡,因為反映的角度、立場和取向不同而多元多態。一是話語權分散。一元與多元,大眾與小眾,主流與邊緣並存,多元性帶來互聯網內容的豐富性,但也讓網絡信息紛繁複雜、良莠不齊。二是表達渠道多元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應用的多樣,在表達渠道、表達方式上也呈現多元多性的狀態。三是表達主體多元化。互聯網既是個體價值觀表達的渠道,也是群體利益訴求“爭取”的平臺。

現實才是王道!草根創業創新必須懂得這一點

4.體驗性,互聯網分享的便利,使“身臨其境”和“現身說法”者的體驗和感受更具真實性、說服力一是見證者與參與者角色轉換更頻繁。互聯網生活中,網民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旁觀者,而是在社會事件中不經意完成角色轉變的參與者和體驗者。二是網絡“隨身性”促進體驗參與。隨著移動互聯網與社交網絡的興起,網民不再滿足於表態與附和式的意見表達,便捷的移動網絡可以讓參與者實時發佈相關感受至互聯網,讓更多的人參與或關注。三是“現場感”“參與感”越來越受到重視。每一位網民都有可能是產品的體驗者、推銷者,也可能是突發事件的報道者、見證者,真實感受和“瞬時呈現”使“體驗”更具說服力。

5.開放性,信息傳播無邊界、進入低門檻,使互聯網一誕生就天然地成為匯聚和分享的平臺。互聯網的開放,不僅是一種空間形態,更是一種的觀念和態度。因為開放所以匯聚,使得互聯網上存在不同的文化、觀念和生活方式等大量信息,網絡空間成為一個豐富多樣的世界;因為開放所以“零門檻”,只要有網絡,你便可使用和進入互聯網;因為開放所以“分享”,“上傳”和“下載”是互聯的基本形式,這意味著你不僅能貢獻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也能借鑑別人的創意和思路。“共享”和“免費”成為這個時代每一位網民的信息“福利”,開放精神也成為“互聯網思維”的內核,與時代精神高度契合,相互促進與推動。

6.個性化,相對於現實社會,互聯網更低限度的約束,更自主的表達,成為人們自我展示的最佳平臺。個性化是互聯網的活力所在,也是中國網民鮮明的標籤。一是網民構成。這個主要“由80”、“90後”等群體組成的網絡主體,也因其群體本身的“個性鮮明”而極富色彩。二是社會背景。當下社會思潮交融交鋒激烈,交通的便利和通訊的發達進一步加深了這樣的交流和碰撞,社會層面的個性化通過互聯網得以凸顯和放大。三是網上人人表達、眾聲喧譁,為了在芸芸網民中凸顯自我,在巨量信息中不被湮沒,網民更會為個性而“個性”地求關注、求點贊。展示“我”的個性化和滿足個性化的“我”,使互聯網更加紛繁複雜。

創業創新必須與國家的政策不謀而合。現在正是互聯網時代,未來的生意離不開互聯網,離不開互聯網思維,不要玩理想主義,現實才是王道!草根創業創新必須懂得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