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啥,以後上醫院看到「治未病」科別蒙圈啊

今天上午

大連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大連市促進中醫藥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召開新聞發佈會

那啥,以後上醫院看到“治未病”科別蒙圈啊

《實施方案》明確

至2020年

床位數達到0.55張

每千人口衛生機構中

創建1個國家級中醫專科專病診療中心

2個以上的省級中醫專科專病診療中心

《實施方案》

要解決什麼問題

達到什麼目的

↓↓↓

一是大幅度提高中醫藥疾病防治水平。明顯改善中醫藥健康服務可及性,實現人人基本享有中醫藥服務;基本確立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中醫藥參與醫改的惠民效果進一步顯現,有效減輕群眾醫療負擔。

二是健全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的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中醫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提高;中醫藥產業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為“健康大連”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方案》

都採取了什麼辦法

有哪些具體措施

一起來看看

完善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全面建成以中醫類醫院為主體、綜合醫院等其他類別醫院中醫藥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中醫門診部和診所為補充、覆蓋城鄉的中醫醫療服務網絡。

改善中醫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條件,加強中醫藥設備和人員配備,加強中醫特色專科和臨床薄弱專科、醫技科室建設,加強中醫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

加快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系建設。二級以上公立中醫醫療機構均要設置“治未病”科,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治未病”門診。

培育一批技術成熟、信譽良好的知名中醫養生保健基地、集團和連鎖機構。實施中醫“治未病”工程,鼓勵中醫醫院、中醫醫師為中醫養生保健機構提供保健諮詢、調理和藥膳等技術支持。

多渠道培養中醫養生保健服務人才,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能力。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於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

推動中醫藥與養老融合發展。縣級以上公立中醫醫療機構及有條件的鄉級衛生機構,要探索各種形式的中醫醫療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的合作模式,為養老提供中醫藥服務,鼓勵中醫醫療機構面向老年人群開展上門服務。

支持醫療機構在養老機構建立一定數量的病床,提供醫療康復養生等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承辦中醫門診、診所等機構。

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緊密協作關係,建立綠色就診通道,方便老年人就醫。

鼓勵中醫醫師在養老機構提供保健諮詢和調理服務。

鼓勵社會資本新建以中醫藥健康養老為主的護理院、療養院。

推動中醫藥資源與旅遊資源深度融合。開展中醫藥文化和服務植入旅遊景區景點工作,規劃建設一批中醫藥資源與旅遊資源融合的中醫藥博物館、標本館、科普基地、中藥動植物園、中醫養生體驗區等中醫藥健康旅遊項目。

推動中醫藥健康服務與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以中醫藥文化傳播和體驗為主題,融中醫醫療康復、養生保健、文化傳播、商務會展、中藥材科考與旅遊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遊。

加強中醫藥傳承和發展。實施中醫藥傳承工程,開展中醫藥傳承和保護,系統整理和繼承大連歷代名家中醫藥學術理論、流派及學說,全面系統繼承當代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思想和臨床診療經驗,總結中醫優勢病種臨床基本診療規律。

開展對中醫藥民間特色診療技術的調查、挖掘整理、研究評價及推廣應用。

加強中醫臨床診療技術、養生保健技術、康復技術篩選,支持開展中醫醫療技術目錄及技術操作規範研究。

加強對傳統制藥、鑑定、炮製技術及老藥工經驗的繼承應用。

強化中醫藥師承教育,建立中醫藥師承教育培養體系,將師承教育全面融入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

加強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吸引、鼓勵名老中醫藥專家和長期服務基層的中醫藥專家通過師承模式培養多層次的中醫藥骨幹人才。

健全中醫藥協同創新體系。加強中醫藥科學研究,完善中醫藥科研評價體系,健全以高等院校、醫療機構和企業為主體,多學科、跨部門共同參與的中醫藥協同創新體制機制,完善中醫藥領域科技佈局。

支持中醫藥相關科技創新工作,開展多學科攻關和中西醫協同攻關,促進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商品化和產業化。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醫藥研究方法,深化中醫基礎理論、辨證論治方法研究,加強對重大疑難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治的聯合攻關和對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中醫藥防治研究,完善有利於中醫藥創新的激勵政策,不斷提高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效率。

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推進中藥規範化種植養殖,促進中藥工業轉型升級,實施野生中藥材保護工程,建立中藥資源標本庫和數據庫,建立中藥資源動態監測體系,建立中藥種質資源保護體系。

推進中藥規範化種植養殖,實施優質中藥材生產工程,建立大宗中藥材生產基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實施中藥材基礎研究、繁育技術和生產技術等創新行動,促進中藥材綜合開發利用。

實施中藥材生產組織創新工程,培育中藥材骨幹企業,培育“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形式的新型中藥材合作組織,促進中藥工業轉型升級。實施中藥材質量保障工程,構建中藥材生產服務體系、現代流通體系和全程追溯體系。

發揮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優勢,推進中藥產業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進中藥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加強技術集成和工藝創新。

培育和發展現代中藥、海洋藥物特色產業,發揮國內中藥材資源和大連海洋資源優勢,加強傳統中藥(民族藥)名醫名方的開發應用,加快名優中成藥產品的二次開發和現代劑型的產業化;推進海洋生物藥用成份提取、分離與結構改性以及微囊穩態化等新的共性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推進實施中藥標準化行動計劃,構建中藥產業全鏈條的優質產品標準體系。實施中藥綠色製造工程,逐步減少重金屬及其化合物等物質的使用量,建立中藥綠色製造體系。

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以國家、省兩級中醫藥文化教育示範基地建設引領全市中醫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文化建設,大力倡導“大醫精誠”理念,強化職業道德建設,形成良好行業風尚,營造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氛圍,使中醫醫療機構成為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

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工程,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發揮主流媒體的導向作用,在報刊、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開展中醫藥文化宣傳工作。推動中醫藥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企業,提升中醫藥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水平。

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擴大中醫藥國際貿易。發揮大連中醫藥特色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擴大中醫醫院對外合作項目規模,引領有條件中醫醫療機構到海外開展服務業務。

鼓勵中醫藥機構開展中藥材海外資源開發,鼓勵中醫藥企業走出去,加強海外中藥材生產流通質量管理。

積極發展入境中醫健康旅遊,建設一批涉外中醫藥養生保健旅遊基地,承接中醫藥服務外包。加強中醫藥服務貿易對外整體宣傳和推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