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不是讓你盲目養生並諱疾忌醫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其中豐富的"治未病"內容對養生愛好者有著獨特的吸引力,不少"養生專家"更是運用《黃帝內經》中的內容,給公眾普及養生文化,也使得"養生市場"發展蓬勃。

綠酒清琴好養生


1、 好好理解"治未病",再來談"養生"。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治未病"呢,《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什麼意思呢?醫術高明的醫生治病,一定"治未病",而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欲病防作"、"已病防變"、"瘥後防復"四個方面。

"未病先防"好理解,就是保持自己的健康狀態。比如保持情緒舒暢,睡眠合適,飲食均衡,科學鍛鍊等等。在這個階段,運用藥膳、茶飲等日常飲食養生、運動養生都是合適的。

"欲病防作",和現在說的亞健康很像啊,比如感到疲乏,睡眠也不好了,睡不著、醒得早、多夢等等,但是去做檢驗、檢查,大夫認為身體沒問題,那大概率的講,處於亞健康狀態了(但不排除有極早期的病變,檢查手段發現不了)。在這個階段,想用一碗安神粥、一碗補血湯恐怕解決不了問題。

陰陽平衡,身體才健康。但此階段,陰陽一定是有偏盛或偏衰的。好多人認為"失眠"了,肯定是上火了,多喝點茶或者吃點通便瀉火的藥就好了。殊不知,所謂的"火"可以導致失眠,"虛"更可以導致失眠。當然,肯定有亂吃藥就有效果的,只是不明不白而已。

"已病防變",通俗的說,疾病已然發生,那就積極治療應對,防止它變得嚴重。最經典的一句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講的什麼呢,"先安未受邪之地"。這個地方要用點五行的東西,肝木克脾土,木太盛,克土太過,則土虛。像脅肋脹痛、口苦、黃疸等肝病,往往會伴隨著乏力、便溏、納呆等脾病症狀,就是這個道理。

"瘥後防復","瘥chai四聲",病癒也。當疾病症狀之後,往往邪氣未盡,氣血不是很充足,正氣也尚未恢復,此時當多加休息,注意調養,可以接著喝幾副中藥繼續調養,也可以用食療的方式。總之不要讓邪氣死灰復燃。

說了這麼多,真正要做到"治未病",可不是天天按按保健穴位、每天喝祛溼茶或者"蘿蔔白菜保平安"就可以解決的。要客觀意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且莫要"諱疾忌醫",要堅信疾病輕淺的階段永遠是最好解決的。


藥膳


2、 盲目"跟從",到底是誰害了你。

某音上看過養生大密法"揉腹",她說左右各49下,代表補瀉的意思。評論特別有意思,"一不小心多揉了一下怎麼辦?""揉著揉著忘了多少下了怎麼辦?""我奶奶天天早起讓我給她左右49,她還老數錯怎麼辦?"種種吧。這樣"苛刻"的養生實在不敢苟同。

就像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咳嗽"是症狀,它也是病。不說中醫經典著作,就說《中醫內科學》,咳嗽病分為外感和內傷兩個部分,外感有寒邪襲肺、風熱犯肺、風燥傷肺,內傷有痰溼蘊肺、痰熱鬱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虛等證型,更別說其他系統疾病導致咳嗽症狀的了。如果按"把髒東西都咳出來,病就好了,或者病就不發展了"的理論說,那簡直太荒謬了。

舉咳嗽的例子是什麼呢,當我們出現症狀的時候,最應該想到的是專業的人,只有專業的人才能幹專業的事情。但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瞭解有關我們身體的知識呢,是為了在找專業的人進行討論的時候,可以更有重點的更高效率的解決問題。所以不要盲目跟從"拍打某條經絡就能排除哪個臟腑的毒素",也不要盲目跟從"高血壓喝什麼茶好"、"糖尿病怎麼就能隨便吃水果"這些毫無意義的東西了。

所以學點什麼呢,熱愛中醫的話,基本的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臟腑等概念、知識得大致瞭解,之後才能"挑戰"《黃帝內經》這樣的經典著作,也只有學習了基本的概念,才能辨別那些"講課人"的水平,以免一時衝動就"信了他的鬼話"。當然,作為現代人,現代醫學知識不能放任不管,一味覺得"老祖宗"的思想才是最先進的。疾病不分東西方,中西醫各自也都沒有完全的把握可以治癒所有的疾病,我們要追求"最優解",這或許就是"治未病"的智慧吧。所以盲目"跟從",到底是誰害了你?


基礎概念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