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老龄少子化的中国,还有谁是房地产的接盘侠?

无论是外部特朗普的贸易战、人民币汇率大跌,还是内部的经济转型升级压力、下半年政策变化,对于普通民众还是有些遥远,只有房地产才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重磅,老龄少子化的中国,还有谁是房地产的接盘侠?

从2008年开始,房价进入加速度状态。十年,畸高的房价像是伴生经济发展的毒瘤,野蛮生长在老百姓的心头。十年,对于长成430万亿市值的房地产市场,与其庆幸,莫如悲哀。

房市的资金、土地等要素,可以通过给政策、加杠杆托底,办法多得很。但随着老龄少子化社会的来临、房产代际转移和近在眼前的房产税,供需关系将会根本性调整,人口问题将与房地产业形成共振,后果不堪设想。

届时,房地产的烂摊子谁来接盘?

1、

有人说,中国经济的拉动力量只有两个,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其他。

透过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无论是消费、投资还是出口,都已哑火,“其他”已经不行了。那么,近阶段高层吹风大放水、大宽松,难道希望还要寄托在“房地产”上吗?

很难。房地产已然进入下行周期。

2017年,一线城市一二手住宅成交量同比跌了45%;二线城市新房成交量跌了30%;三四线城市得益于货币化棚改的强力刺激,增了18%,抵消了一二线城市的成交量下行。

进入2018年,调控政策完全没有放松的迹象,市场极有可能延续2017年态势。加之价格停涨,土地市场流标率上升,溢价率下降,都显示房地产事件正在进入深度调整期。

很多人不信,毕竟房价仍然高企。要知道,谢国忠早就摇旗呐喊,说房地产即将崩盘,结果几年过去了,信其言的肠子都悔青了。而且,老百姓资产增值,就看买没买房子。示范效应作用下,极大催发了人们的购房冲动。确实,这些年房价上涨图表,可比A股猛多了。

重磅,老龄少子化的中国,还有谁是房地产的接盘侠?

但是,“下行”不意味着“拐点”。中短期来看,伪砖家对房地产的判断仍然是:一线城市有空间,二线城市趋稳,三四线城市风险较大。

长期来看,人口结构的变迁将深刻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总量和结构,基本趋势不会变,但不同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之间的动态平衡将会不断调整。

2、

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

首先是老龄化。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预计到2050年前后,老年人口占比将达34.9%。

然后是少子化。2020年之后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到2060年人口负增长率将超过日本。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中国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6%,这在世界上已经属于“严重少子化”程度。这只是8年前的数据,或许现在的情况更不乐观。

老龄化影响的现在,少子化影响的是未来。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计划生育,近50年后负面效应终于显现。

老龄少子化除了在劳动力市场、人口结构方面的影响外,也侵蚀了社会心理。在“四二一”家庭结构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的观察,普遍呈现出心理成熟晚、心理脆弱、自我意识强等问题。

这种人口结构趋势的影响在经济社会领域是广泛且深远的。在一些领域、部分地域的影响已经显现。

比如辽宁省。

人才引进和楼市刺激策略与他省同质性强,略去不谈。近一阶段辽宁的人口政策很有新意,制定了《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

还不是因为曾经的共和国长子人口问题病入膏肓:2017年辽宁人口净流出达8.9万,这还是对冲掉龙江吉林二省的流入人口的结果。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近960万,占总人口的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更不用说10%的老龄化。生育率仅为1.0%,远低于全国水平的1.5%,甚至比经济发达的日韩都低。

3、

一方面是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另一方面是人口危机正在蔓延。

伪砖家已经在“十四亿人口大国的人力资本危局”中,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过老龄化、少子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其实,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致命。

有人会问,为什么已经步入老龄、少子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躲过了房地产崩盘?

主要是因为自身经济底子好,而且找到了“接盘侠”。发达国家遇到老龄少子化时,已经完成经济积累,从制造国向消费国转型。而且,移民政策比较宽松:美国承接了墨西哥、拉美、东亚大量的移民,欧洲不断放开的移民政策,加之大量北非涌入的难民,都稀释了人口结构问题。

而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虽然经济基础好,但由于文化、地域等多方原因,外来移民过少,老龄化少子化现象得不到对冲,房地产业已是一潭死水。

日本的例子很有参考价值。与中国同样有着“居者有其屋”文化渊源的日本,对于房子的观念正在改变。年轻人甚至中年人,觉得几十年贷款买房,属于“理财不善的愚蠢行为”。

因为,在日本,除了非要住在东京市中心的上班族外,房子已经变成烫手的山芋。因为遗产税、房产税负担过重,日本经济发达时期的“婴儿潮”父母正在老去,但子女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接盘。如果在房产网站输入“空房子免费”“田园生活”等关键词,轻而易举就能找到廉价房产。现在的日本,不仅房地产开发增量不足,存量房屋消化更是困难。

所以,老龄少子化的日本,不得不想办法。截至去年10月,在日外籍劳工人数达到128万人,同比增加18%,连续5年增长。但这远远不够,保守的移民政策正在破冰,近期就要对农短缺领域的工人给与“指定技能”的居住权利。

日本的例子表明,老龄化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而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外来移民是短期内缓解问题的唯一手段。

比起美欧日,我们的形势更为严峻。他们在经济发达时步入老龄化,我们未富先老,还在为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而努力。相当于,人家攒了100万当然可以安心退休,请保姆伺候,请大夫调理;我们眼瞅着退休,但兜里只揣着10万块钱,没钱吃喝,没钱看病,没人赡养。

老龄少子化的中国,还有谁是房地产的接盘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