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地球上的海洋的水全部抽乾,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用戶3708573094


這個不用想象啊...有可參照標本...金星....海水沒了..金星現在什麼樣子..地球表面沒了液態水就會是啥樣...對人來說..那就是地獄唄...你都不用把地表海水抽乾...平均海平面下降200米就足夠了... 金星和地球最大差異就是大氣成分和含量不同...最主要差別就是二氧化碳含量...金星大氣二氧化碳含量75%以上...導致全球的溫室效應..惡性循環...才導致其表面溫度高達400多攝氏度,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比金星少....但大多都儲存在礦物巖裡以及海水裡...地球的內循環其實就是在做二氧化碳的吞吐...白晝日照強...地表溫度升高...岩層中的的二氧化碳就被排放到大氣中..海水蒸發.海洋裡的二氧化碳也被排到大氣中...在平流層水蒸氣遇冷凝結成水珠...二氧化碳又被容於液態水..跟著雨一起回到海洋...用這種方式保持著地表溫度的恆定..以及大氣中co2的含量...你知道海平面平均下降一米...地表氣溫會上升1到2攝氏度...海水要沒了..太陽一照..地表溫度一彪..岩層海水中的co2一放...又沒雨水來調節降溫和稀釋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比例...那地球就變成溫度越升越高.大氣裡co2越來越多..最後妥妥的變成煉獄...用不著海水抽乾...海平面下降50米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就足夠讓地球開始惡性循環了..而且海洋還會促進地球大陸板塊的漂流...地球由於公轉...地核不斷的通縮膨脹...產生地核熱能...大陸板塊隨洋流飄動...釋放了一部分地殼下地核熱能上衝地表的壓力...也降低了毀滅性火山爆發出現的風險性...如果沒有海水的冷卻作用.以及對大陸板塊的推動作用..全球性的火山噴發也早就讓我們掛了.....對地球自身結構來說...地表有無液態水都無所謂...本來地球的海水全部都是宇宙中固態h2o隕石不斷撞擊地球表面形成的...和地球自生結構無關...但人就慘了....無論是超級火山爆發,還是溫室效應..都分分鐘滅掉人..


而且,海水全部抽乾以後地球到底什麼形狀也絲毫不用去在意,你要相信,無論是什麼樣..那都不是恆定態..只是個極其短期的樣貌...一來呢..這宇宙空間裡..啥都不多..就H元素多..其次就是o元素..所以h2o這種分子.充斥宇宙空間..與其說含量..不如說濃度...大量隕石都是固態冰晶的h2o..當然..能覆蓋地表71%的隕石撞擊..無論質還是量..對我們區區人類來說都是毀滅級的..不過無論怎麼樣..不管是撞擊補水填坑,還是純巖結構的地表...只要太陽還在..只要地球還在自旋的繞著太陽公轉..那溜光潤滑沒稜角的橢圓型才是地球的恆定態..橢圓才是王道..只不過如果沒水的話..地球表面在自旋離心力,公轉向心力以及運動慣性的不斷作用下..所有突起和稜角都會慣性沿著自轉順時針方向偏轉..久而久之突起和稜角要麼斷裂,要麼彎曲平滑..所以地球還是一個圓潤的橢圓球...只不過橢圓的形狀. 和時間的長會和現在的地球有差異...抽離了水...地球結構沒什麼大變化..但質量減少了..依舊逃脫不了太陽的引力場..但由於質量改變..地球公轉軌道肯定是會改變的..那自旋角..自轉速度..以及公轉一週的時間也都會發生變化..所以那個地球的時間跟我們應該差異還是蠻大...應該一天要比我們現在短個把小時吧...


瀟雨從楊


上圖是我們現在的世界地圖,海洋佔到了整個地球表面積的71%,海洋平均3800米的深度和地球半徑6400公里相比不值一提,所以就算把全部海水都抽乾了,對於地球來說也只是它表面消失了薄薄的一層水而已,但對於人類來說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張圖是海水下降50米後的世界,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陸地基本上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只有南美洲的沿海區域出現了幾座小島,英國的陸地也和附近幾個鄰國相連。

海水下降100米後的世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加拿大出現了一座非常大的島嶼,日本的國土面積也擴張了很多,渤海和黃海的海平面下降了很多,中國的領土也在進一步擴張。

海水下降200米後的世界,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已經和中國的上海、浙江接壤了,難道日本要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海水下降500米後的世界,荷蘭繼續向北擴張,北海已經徹底消失,海水抽乾後的世界只剩下陸地,各國可能會因為領土發生爭端。

海水下降1000米後的世界,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新西蘭國土面積幾乎擴張了一倍,太平洋上的島嶼也變得越來越多,這些島嶼不屬於任何國家。

海水下降2000米後的世界,這時海洋麵積已經和陸地面積相等了,南極洲附近的印度洋海域出現了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這裡的氣溫常年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下。由於陸地擴張,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將從大西洋分離,變成兩個巨大的湖泊。

海水下降3000米後的世界,這已經不用我多說了,越來越多的長條形島嶼冒了出來,這些原先都是海底的山脈。科學家認為我們現在生存的環境,在數億年前都存在於海洋中,海水褪去才有了現在的陸地。

海水下降5000米後的世界,海洋所佔面積只有20%,以後或許應該把海洋稱為“湖”。

如果把海洋最後一滴水抽乾,那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循環將徹底消失,水資源只能是陸地之間的內循環,水資源將會嚴重短缺,人類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科學薛定諤的貓


先這麼說吧,早期的地球表面基本上是沒有液態水的,但如今地球表面卻有71%的面積是被水覆蓋的。我們在網上看到地球被抽乾水的樣子是這樣的

但這張圖實際上為了突出一些特徵而把地形的起伏變化做了很大的誇張畢竟,對平均半徑達到6400千米的地球來說,最大高程差也不過二十來千米(從最高的山到最深的海溝),如果按真實比例繪製的話,其實是看不出來地球表面有多大的地形起伏的,甚至連一個“兩極稍扁”的橢球形都看不出來。
先簡單瞭解一下地球上水的來源,一是說在地球漫長演化歷史中,由組成原始地球的物質逐漸脫水、脫氣而形成的。因為地球是在引力的作用下由星際塵埃凝聚而成的,其中有很多岩石或星際塵埃是含有水分子的,在早期地球形成的階段,表面溫度很高,大量的水很可能在高溫高壓下存在於地殼及地幔中,或者以氣態存在於原始地球的大氣中。後來隨著地表溫度的降低,大氣中的水慢慢落到了地面。岩漿中的水也隨著火山爆發不斷釋放到大氣、降落到地表。比如美國阿拉斯加有一座叫“萬煙谷”的火山,在它每年噴出的氣體中,就含有有6600萬噸的水汽。大氣與抵制運動帶來的水逐漸彙集到地表,在低窪處就形成了河流,湖泊,海洋。第二種觀點就是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於太空中的冰隕石,也是一種“外源說”,其候選者就是碰撞到地球的彗星、降落到地球的含冰隕石,因為它們的組成成分主要是冰。這種冰隕在美國、西班牙等國均有發現,落到地面上的冰隕石一般都比較小,大多數在大氣層中就汽化掉了,據估計,地球一年之中可從冰隕石獲得大約10億噸的水。
這些水看似很多,但與整個地球比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如果我們把地球所有的水資源全部彙集到一起,就是個直徑約為1384千米的“水泡”,圖中那個小的水泡是所有的地表淡水。把這些水均勻的平鋪在地球上的話,只是薄得不能再薄的一層的水膜。所以說,就算把地球上的水都抽乾,從太空看地球還是一個相當圓的球,只不過失去了美麗的藍色,很可能像火星一樣的荒涼了。

來一張海平面下降5000米的世界地圖,這個時候世界的格局又會是什麼樣。


清明的星空


已經不是球體!海是非常深的,最深的有9174米,平均深度3400米,而且面積非常大,佔了地球的71%的面積,如果海水全沒了,地球也就不是球體了!



最最最重要的是:

1.地球自轉會出問題,生物全會死亡,建築和山脈由於慣性全都會偏移。

2.沒了海水,地球溫度會失控,白天熱死,晚上冷死,溫差可以達到幾百度!

3.水本來就是生命之源,沒了水,地球沒有一點生機!

也有優點,如下:

1.沒人的地方就沒有江湖,沒有江湖就沒有廝殺,沒有廝殺就沒有戰爭!

2.唧唧歪歪的人全沒了,權貴也沒了,貧窮的人也沒了,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