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師獲百萬獎勵不知如何用這筆錢,網友建議:把錢給鄉村教師

近日浙江大學把“浙江大學永平傑出教學貢獻獎”頒發給浙江大學一線老師翁愷,

資金100萬人民幣

浙大教師獲百萬獎勵不知如何用這筆錢,網友建議:把錢給鄉村教師

翁愷老師從教20餘年,以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及獨創多樣化教學思路,贏得了校內外學生的認可和讚譽。他每年承擔十餘門本科及研究生課程,年均教學工作量超近600學時,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他開設了5門MOOC課程,單期註冊學生最高達10萬餘人,累計註冊學生超過183萬,有“中文MOOC第一人”之譽之稱。

對於翁愷老師斬獲這鉅獎,當記者問及他如何使用時,他表示:目前還真沒有考慮如何用!

對此,網友們發表看法。

有網友A認為:尊師重教是美德,百萬獎金獎勵優秀教師那是對教師的認可和尊重,教師的付出得到回報那是理所應當的;

有網友B認為:教師理當教學,原本天經地義的事情,動不動就以“優秀”之名獎勵百萬,難道說同是教師,獲獎的和未獲獎的教師之間真有100萬元的差距,鄉村教師默默奉獻一生也沒見過什麼獎,而某些一線老師除了授課還搞“科研”,他們早就在資源上獲得了優先權,而且經濟利益月月可觀,以此100萬激勵原本就在社會資源上取得優先權的老師,有失公平。翁愷老師不知道如何用這筆錢,不如把獎金獎給貧困山區的“鄉村教師”吧,他們才是真正需要幫助和認可的。

浙大教師獲百萬獎勵不知如何用這筆錢,網友建議:把錢給鄉村教師

有網友C認為:百萬獎一個教師不如獎十個教師,獎一個教師,只是激勵了一個教師,但如果同樣的錢獎十個教師,則是十個教師受到了激勵。而一個教師的能力是有限的,再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也不可能承擔所有的功課,而學校的目標應該是調動所有教師的上課積極性,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讓他們的成績得到肯定,如果一些教師因為覺得獲百萬獎無望而變得混日子,則會使一部分學生受到傷害,百萬獎一個教師不如獎十個或者更多。受獎的教師多一些,有更多的激勵手段,並且能夠堅持下去,“重科研輕教學”最終會被逐漸消除。

有網友D表示:其實在中國,有這樣一群老師是最值得尊重和認可的,那就是智力殘疾兒童的培智老師,他們默默努力,是用真心和生命在奉獻,然而她們的收入卻是最低的,翁愷老師建議你去關心一下她們。

浙大教師獲百萬獎勵不知如何用這筆錢,網友建議:把錢給鄉村教師

針對網友D的想法,筆者倒是想起一件事情來,10年前崔永元去採訪弱智兒童的培智老師(關老師),第一堂課老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題3+2=?一個小男在黑板上寫了一個“6”字,老師問錯在哪裡,一個小男孩說他的“6”寫歪了,其它同學補充“老師,你的等號也是歪的!”課後崔永元對關老師說,教這些小孩子這麼難,你是怎麼堅持的?關老師回答:“難的,早想過不幹了,可孩子們更難呀。有一次我生病了,住在醫院,原本想瞞著孩子們的,可是孩子們卻約著一起到醫院去看我,一見面,孩子們就抱著我哭成一團。他們走時每個人都用紙包裹著他們的小禮品,塞到了我的枕頭底下,我看到這些小禮品時又忍不住哭了,你知道嗎,蘋果是咬過一口的,糖果也是含在口中又吐出來的,這些IQ都小於70的孩子,從自己嘴裡省下來最愛吃的東西送給自己生病的老師,叫我怎能忍心離開他們,我只想用我的所能去教他們更多東西?”

或許關老師的成就相對那些一級教師而言不是那麼驚天動地,但在關老師的用心培育下,這些弱智兒童也知道感恩,對孩子們來說就是智力和心靈上的最大飛躍。這些智力殘疾兒童的培智老師,理應受到社會的關注和主認可,這一點,筆者支持網友D。

天地國親師位,神臺上教師乃“五聖”之一,在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受人尊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者以文為業,以文服人,以德治人,以德為國,不論其身處何地施教,都應為優秀的老師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