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和立秋相關的民俗和農事活動?

致富幫


問題:有哪些和立秋相關的民俗和農事活動?

明天就立秋了,俗話說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這就體現了立秋前後早晚溫差變化,立秋其實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在立秋這天,不同的地方還有一些不同的講究,比如在北方地區,立秋這天有一個“貼秋膘”的習俗,所謂的“貼秋膘”就是人們經過整個夏天的炎熱,吃不好也喝不好,更是由於高溫休息不好,導致體重比剛剛立夏的時候輕了幾斤或者十幾斤,那麼在立秋這一天,就要將這個夏天瘦下來的肉都補回來,具體補的辦法就是在這天進行“貼秋膘”,就是家裡這天做上許多肉製品,什麼紅燒肉、醬肘子、肉餃子、蒸肉等等,以吃肉的方式來補瘦掉的肉就叫“貼秋膘”。


當然,在立秋這天,有的地方還流行“啃秋”或者叫“咬秋”,這個也是有具體的事情可做的,也是在吃上下功夫,立秋之時全家人一起吃東西,主要是吃西瓜或者香瓜等時下果實,這個過程稱為“咬秋”。


立秋除了對吃有講究,立秋後還有許多農事活動需要進行,有句諺語說“七挖金、八挖銀”,秋季在田間除草,疏鬆土壤,能夠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使地裡的秋苗長的更好,特別是茶園的秋耕很關鍵。同時,立秋也是棉花打頂、整枝、去老葉、摸贅芽的關鍵時刻,可以有效減少棉花的爛鈴、落鈴,保證其正常生長吐絮。立秋後,也是很多農作物病蟲害的高危期,需要及時做好觀察和防治工作。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農事活動,比如冬小麥播種前的整地等準備工作等。


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方在立秋這天都有哪些民俗和講究?歡迎留言分享。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三農問答達人,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有哪些和立秋相關的民俗和農事活動?

今日正逢立秋,晴天,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看來今年的收成應該不錯;在我們這裡,立秋這天的民俗有很多,比較流行的是吃雞蛋和秋桃,因為雞蛋性平,不傷脾胃,補氣虛,有安神養心的功能;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再就是咬秋,但和其他地方稍有不同,我們這裡立秋這天對西瓜喜歡加白糖然後用開水溫熱了吃,預防秋瓜壞肚

,人們認為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因為夏天大量食瓜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溼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我們這裡沒有貼秋膘的說法,因為到了秋天,天氣轉涼,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肥胖者還得注意減肥。

對於農事方面,小時候見過老人在立秋前後倆天用大小一樣的瓶子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裝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說明伏水重,秋天雨水就少,就要做好防旱準備。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 秋天雨水就多,還有可能形成秋澇,那麼對於稻穀的搶收要及早做準備,尤其對於我們這最容易發生水災的盆地地型,更得提高警惕,一旦稻熟,不分晝夜的都要搶收回來。

我是老向,熱愛農村生活,歡迎關注我交流更多的農村知識!


老向5901


明天就要立秋了,也就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一絲絲的涼意走進我們的生活,“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場秋雨或許就驅走了夏天的酷暑。但是大家都知道立秋還處於三伏天,真正的涼意還沒有散去,所以說呢,出去還要注意防暑降溫等工作。那立秋和哪些相關的農俗有關呢?


①抗旱存水:立秋之後或許有許多農民朋友有的就開始存水了,因為秋天的雨水是比較金貴的,畢竟到了最後關頭,大家都渴望有一個非常好的收成。

②養生補氣:中醫認為立秋到來,天氣逐漸轉涼,這個時候陽氣逐漸收縮,陰氣逐漸旺盛,晝漸短,夜漸長,是開始注意養生的好時候。因為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乾燥,陽氣比較旺盛,不適合動手術或者是補氣血。

首先這裡要說明一點事,立秋也是要分地域的,黃河流域的立秋時間推遲一個半月,長江流域的基本上推遲一個半月到兩個月。

下面是有關於立秋的俗語“立了秋,大把揪”“立了秋九不收(種稻谷)”“立了秋,小糧小食往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