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把古诗唱成歌

关注我

立秋已至 | 8月7日

禾谷成熟,一叶知秋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看到“秋”字,可能你会以为溽暑天气终于过去,一日比一日要凉了。

其实立秋来了,并不代表天气就冷起来了。从立秋到秋分,常被古人称作“长夏”,热气可是一点不减的。

而“大热三伏天”中的第三伏,正是立秋后三日,所以,这段时间还是要注意防暑的。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那什么时候开始降温呢?

俗话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降温最大的法宝是下雨。等到秋雨降临,天气也就凉起来了。

先来听一首和“秋天”有关的诗词,来迎接秋的到来吧!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刘禹锡

在“立春”、“立夏”的节气中,我们了解过,“立”是开始的意思,那么“秋”呢?

“秋”字:一个“禾”,一个“火”,表示炎夏的热气熏蒸着,草木氤氲,果实孕育,稻谷也都成熟了。

麦粒渐渐丰满,丰收之前,人们饱含着期待和欢乐,收获的季节,就快要来了!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立秋三候

立秋有三候,每五天为一候。

第一候:“凉风至”。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秋风的肃清渐渐收敛了夏天的一切躁动,起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每个季节的风都有自己的温度:春风暖,夏风热,秋风凉,你可以在早晚时间,张开毛孔,细细感受一下秋风拂面,体会风的微妙差别。

第二候:“白露降”。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秋日早晨,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凝而为白露。白露降下,代表着秋凉渐来。

“露从今夜白”是很美丽的秋凉之境。草木也感知怒放的夏季渐去,由此“露红凝艳数千枝”。

第三候:“寒蝉鸣”。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夏天的蝉,又黑又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

还有一种“都了”,叫做作“螗(táng)”,小而绿,叫声尖锐而急促,立秋后才鸣,这就是所谓的“秋蝉”啦。

立秋风物

迎秋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自周代始,每到立秋节,天子都要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仪式。汉代也承此俗。到了唐代,则变化为祭祀五帝。

报秋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古时候,每到立秋这天,皇宫里会把种在盆中的梧桐树移到大殿之内,等时间一到,就高声喊道:“秋来了,秋来了!“

这时候,梧桐树若是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皇宫内外便都知道秋天到来的消息。

有一句话,叫做“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人们常常通过飘落的树叶来判断秋天的到来。比喻从一个小小的很细微的迹象就能看到一件事的发展形势。

剪秋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古时候,立秋之日,男女都要戴“揪叶”,就是一种树的叶子。

宋代《梦华录》中言“……都城内外,清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者是也。

这一习俗直到民国都很流行。

晒秋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立秋时节,果蔬成熟,晾晒农作物而衍生而出的“晒秋”习俗,诗意而有民俗韵味,成为了立秋独特的风景。

贴秋膘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经过了一夏的清淡消瘦。秋风起时,人们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即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

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之美

凉月有信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牵牛花爬满篱笆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云淡天高,瓜果满架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荷风忽送雨飞来

晚凉习习生幽梦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神灯千点散红蕖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风凉似水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日影渐斜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立秋·与你共读诗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忆江南·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立秋

唐·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今日立秋|一叶落,而知秋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立秋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