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五医院肿瘤综合科主任 我希望和我的病人始终站在一起

武汉市第五医院肿瘤综合科主任 我希望和我的病人始终站在一起

武汉晚报8月6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魏笑琛 辜丽)当肿瘤科医生,被公认是一件“痛苦”的事。治疗手段相对单调,病人确诊时又多是晚期,治愈率低,医生们的职业生涯中,“无奈”总是大多数。但王群似乎并没有被这种低压氛围影响太多。从医多年,他依旧保持了自己的“书生气”:笑容腼腆,说话温和却坚定,透着一股“向阳而生”的力量。见惯了生死,王群说他更看中人生中每个当下的意义:用自己所学治愈病痛、延续生命,让他的病人能够体味更多的当下时光,正是他作为医者的动力所在。

面对死神,用真情抚慰患者身心

王群在工作中养成一个习惯,只要经他手的病人,都会花大量时间与病人和家属作沟通:“肿瘤病人在得知病情后大多都绝望灰心,一些负面情绪就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67岁的张师傅4年前被确诊为前列腺癌三期。刚拿到结果的时候,“粗线条”的老张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有病就治,直到住院以后才开始害怕,但凡家人不在身边他就总忍不住去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

身为主管医生的王群看出他的焦虑,便想方设法转移他的注意力。“王主任那时候一有空就把我拉到他的办公室,耐心地解释治疗方法、说病情,有时候还顺着我聊些时政新闻什么的,我心里清楚这都是在帮我宽心。听明白了也就不怕了,治疗也有信心。”

就这样,在王群的努力下,张师傅重拾乐观的心态,顺利完成了治疗。

援疆一年半,用大爱谱写生命赞歌

2015年8月11日,王群与其他8位来自武汉各大医院的医生一同启程奔赴新疆博乐市,展开为期一年半的援疆任务。

王群此行被安排在博州人民医院胃肠肿瘤科。一周七天,除了正常医疗工作之外,援疆医疗队还经常要到偏远的乡镇义诊。

2015年9月的一天,王群跟随医疗团队来到哈镇卫生院义诊,由于平时就医不便,当地群众一听到有大城市来的专家到家门口义诊,一大早就在门诊排队等候。王群记得,当天来得最早的是一位蒙古族的老太太,她患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因不规律吃药,血压、血糖控制得都不理想,在详细询问病史、检查后,王群为她重新调整了用药,老太太特别高兴,握着他的手连连致谢。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州医院,王群还结对帮扶了一位蒙古族姑娘。姑娘是和他同在一个科室的护士,作为“师傅”,王群在工作中悉心指导,帮助她提升业务水平,生活中也竭尽所能地帮她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也因此,王群和姑娘的一家人也都成为了朋友,直到现在每逢过年过节都还是会通过电话联系,互赠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