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為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在這篇文章中,我希望能清楚地闡明什麼是硬分叉,以及為什麼硬分叉應該被認為是山寨幣( altcoins )。首先我們來看看山寨幣的歷史,看看它們是如何產生的,以及為什麼它們被設計成這樣。

開端

比特幣是第一個被創造出來的加密貨幣,由於種種原因,它與其它的數字貨幣有所不同。比特幣區塊鏈,或者說這個可以跟蹤哪個地址有多少金額的分類賬簿,誕生於 2009 年 1 月。比特幣是到目前為止最古老的數字貨幣,而且可以向後兼容( backwards compatible )。也就是說,最初的軟件,至少在原則上是可以在今天使用的。

為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從某種意義上說,比特幣沒有真正的“同事”,因為其它的所有數字貨幣,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幾乎都是對它的拷貝。

山寨幣(Altcoins)

從 2011 年開始,有很多不同的數字貨幣因為不同的原因開始出現。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記錄的那樣,這些數字貨幣基於創造者所創造的一些屬性,被認為是“合理的”。比如,IxCoin 有一個所謂的預挖礦( premine ),或者說是為創造者準備的一部分數字貨幣。這些數字貨幣是用來補償開發者的,但經常被認為是不公平的,因為相對於供給而言,回報是非常不成比例的。

為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其它的數字貨幣,諸如萊特幣、域名幣( Namecoin )被認為是更合理的,不出所料,這些幣獲得了成功。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幣都沒有所謂的預挖礦,而且都是事先就宣佈了,以便任何人都可以挖礦。

山寨幣補償開發者的另一種方式,是支付開發者稅。也就是說,一些區塊獎勵會自動地分配給開發人員。Zcash可能是使用這種方法的最有名的山寨幣。

ICO

ICO 或代幣銷售,在 2013 年隨著萬事達幣( Mastercoin )的出現而開始。Maidsafe、以太坊( Ethereum )和公證通( Factom )是在萬事達幣推出不久後,出現的早期代幣銷售。

為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ICO 本質上是通過聚集資金的方式進行代幣發行,讓一些人可以提前購買代幣。隨著 2015 年以太坊的推出,ICO 逐漸為人所知。

從某種意義上說,ICO 是通過預挖礦的形式來銷售代幣。ICO 通常是為了給項目的軟件開發和營銷提供資金,以及成立基金會、獎勵軟件開發者等。

硬分叉

從技術上來說,硬分叉是向後不兼容的軟件更改,它將網絡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網絡運行原來的軟件,另一部分網絡運行新軟件。在網絡上通過新軟件來交易的數字貨幣,被認為是之前網絡硬分叉後的貨幣。

為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最著名的是在 2017 年 8 月分叉出來的比特幣現金( BCH ) 。本質上來說,BCH 保留了來自 BTC 的相同分類賬簿,但是添加了一個向後不兼容的更改(更大的區塊和新的簽名哈希),將分類賬簿分為兩個。

山寨幣所面臨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山寨幣、ICO 和硬分叉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它們究竟是如何獲得價值的呢?他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憑空捏造出來的,所以為什麼有人會為它們放棄有價值的東西呢?

賦予價值的方式有很多,不過主要的方式還就是通過某些形式來添加實用性。但是,如果沒有分佈式技術,添加實用性是無用的,不過如果你從頭開始編寫分佈式系統,難度是非常大的。

ICO 或多或少通過社會性手段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通過收費的方式,把代幣分發給感興趣的人。聚集來的資金可以被用到市場營銷中,把代幣放在交易所進行進一步的分發。

有些山寨幣純粹是靠口碑,還有一些山寨幣是採用空投的形式。空投只是根據某些隨意的標準,把數字貨幣分發給一些人。貝殼幣( Clams )會根據每個人的比特幣/萊特幣/狗狗幣的 UTXO(未消費的交易輸出),來分發數字貨幣。這就好比在你的存錢罐裡放一點兒隨機面額的硬幣。德信幣( Decred )會把幣分發給註冊了的用戶。只要你通過 Facebook 的認證,恆星幣( Stellar )就會基於你有多少比特幣來分發數字貨幣。只要你在規定的日期之前在 bitcointalk.org 上註冊為用戶,瑞波幣(Ripple)就分發給你數字貨幣。

從某種意義上說,硬分叉更像是一種全新的山寨幣,只不過它會空投給一部分人,這些人持有硬分叉之前的數字貨幣。這樣,你可以把每個數字貨幣的硬分叉看做是一種全新的貨幣,不過由於硬分叉是不兼容的,所以分類賬簿上的數字資產會或多或少的被保留下來。

山寨幣:軟件+分類賬簿

每個數字貨幣都可以看做是分類賬簿和軟件的組合。分類賬簿是每筆交易的歷史,軟件是這個賬簿整個歷史的驗證者。

為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山寨幣的分類賬簿需要一些初始狀態,初始化可以通過幾種方式來實現。比如可以像萊特幣這樣,分類賬簿從空白狀態開始;可以像字節幣( Bytecoin )一樣,分類賬簿可從對創造者有利的狀態開始;可以像 ICO 一樣,分類賬簿從面向公眾發售的狀態開始;當然,還可以如比特幣現金一樣;甚至可以是組合的形式,比如像比特幣黃金一樣,結合了比特幣分類賬簿和給創造者的一些額外資金。 Bitcoin Private 和 比特核( Bitcore )甚至採用了更為複雜的方法來初始化它們的賬簿。

山寨幣也需要軟件。軟件來驗證每個分類賬簿,而且嚴格的說,每一個向後不兼容的軟件和分類賬簿的組合,其本身也是一個新的山寨幣。有趣的是,在加密貨幣的歷史中,舊軟件和分類賬簿的結合,多多少少被拋棄了。這個改變是由於以太網絡在 The DAO 遭到攻擊後進行了硬分叉。

本質上來說,有些人認為先前版本的軟件更公平,因此保留了舊版本並賦予其價值。這個舊版本上的幣叫以太坊經典( ETC ),其促使了之後其它數字貨幣的硬分叉,來產生兩種可行的貨幣。

某種程度上來說,每個數字貨幣的硬分叉都創建了一個新的山寨幣,並把分類賬簿初始化為舊版本的分類賬簿。有了許多的硬分叉後,“舊”的數字貨幣或多或少會被拋棄,因為“新”的數字貨幣有社會共識,沒有開發團隊願意去維護“舊”的數字貨幣。

向後不兼容

由於硬分叉引入了向後不兼容性,因此,其分類賬簿將整個歷史數據都保留下來,是非常奇怪的。畢竟,轉移代幣的效用只取決於分類賬簿當前的餘額,所以,為什麼不把新餘額當做新賬本的初始狀態呢?比如,這可以顯著減少當前區塊鏈的臃腫。BTX 和 BTCP 等一些硬分叉山寨幣,就採用了這種方式,它們沒有將 150GB+ 的比特幣歷史數據存到區塊鏈上,而是隻導入了未花費的部分(比如 UTXO集 ),這部分只有約 3GB 大小。

為什麼硬分叉的都是山寨幣?

然而,從政治角度上來看,這種方式或多或少的承認了一點,即硬分叉產生了一個新的數字貨幣。以太坊和比特現金,都可以採取這種方式,但是它們仍想繼續被大家看做是舊鏈而不是新鏈,所以,即便所需的技術是一樣的,它們也沒有將自己的分類賬簿從一個新的初始狀態開始。

這太遺憾了,因為把新餘額當做新賬本的初始狀態,其好處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在初始同步期間,每個節點只需要很少的存儲、帶寬和驗證成本。然而,山寨幣卻在討論將分片和礦工全節點作為解決方案,儘管這些解決方案存在著技術問題和中心化問題。

結論

向後不兼容的軟件,本質上創造了一個新的數字貨幣。從這個意義上說,硬分叉和山寨幣沒有什麼區別。

可當分類賬簿分為兩個時,關於什麼才是“真實”的數字貨幣,並沒有客觀標準,這就比較棘手。

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的數字貨幣並沒有它們聲稱的那麼古老。它們實際上只和最新的向後不兼容的“升級”版數字貨幣,一樣古老。分類賬簿可能與之前不兼容的軟件版本相同,但這只是為了幫助新的數字貨幣,來初始化分類賬簿的一種迂迴方式。

根據定義,硬分叉需要向後不兼容的軟件。新軟件本質上意味著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包括預挖礦、開發者稅、創始人獎勵等。不過因為大多數硬分叉,還沒有很大程度上改變分類賬簿或者增加交易的規則,這些事情能產生什麼樣的結果,並不完全確定。

長遠來看,我預計硬分叉會發生越來越重大的變化,因為對分類賬簿的干預將變得越來越吸引人。硬分叉就是山寨幣,因為它們改變了規則。起初,改變規則是明智的,但是通過允許不相容的規則,來增加主觀性,會不可避免地導致政治因素的介入。

因此,硬分叉會成為設置規定的主要阻礙。隨著山寨幣越來越中心化,預計硬分叉這一方式會被充分的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