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買房子嗎?一名置業經理人的肺腑之言

量力而為

買房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而我們很多人在買房之後,都會出現壓力過大、月供斷供等情況,這無疑是對生活品質的降低,斷供還會影響到個人徵信,日後購房、車、出行等方面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在買房這件事情上,筆者建議是:在自己能力接受範圍內選擇一套環境、配套、戶型等綜合方面最優的房子,切忌這山望著那山高!無限的放大自我的需求,導致最終選擇的房子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

你真的會買房子嗎?一名置業經理人的肺腑之言

你真的會買房子嗎?一名置業經理人的肺腑之言

參考建議,跟隨自己注重的方面去選擇

買房是很多人人生中少有的大事,普通家庭一輩子購買房屋的次數最多不會超會3次,有的甚至只會購買一次住房,所以在購房經驗上都比較欠缺,尤其是在購買首套房的時候,許多人心裡沒底,會叫上買過房子的人參謀,參謀沒錯,聽取別人的建議也沒錯,殊不知每個人看重的重點不一樣,你需要的是環境,也許你叫的參謀看重的是戶型,你需要的是江景,參謀看重的是繁華;更重要的是,你叫的參謀也只是購買了一兩次住房,只要不是專業房產投資客的話,他能給你多少建設性的意見,也許很多地方他自己都還沒弄明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發表觀點罷了;還有一種參謀,只會給你和稀泥的建議,因為建議聽取了,買了,萬一房子不好,他會害怕你說他建議的不對,聽取建議不買吧,房價漲了,也會害怕你抱怨他;所以選房子,跟隨自己的心走,客觀的分析判斷,在符合自己要求的房子中擇優選擇,你的參謀永遠不會為你日後的生活買單,不會為你上漲的房價買單,而你,可能只是為參謀的老帶新優惠而買單了。

你真的會買房子嗎?一名置業經理人的肺腑之言

需求排序,根據重要程度的符合性,擇優選擇

很多人購房的需求不一樣,剛需、學區、便捷、環境、戶型、物業等很多方面,剛需需要的是一套房子能解決住的問題,屬於大部分年輕人的需求,也是在一座城市站住腳的根本,而孩子的教育也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所以大多數剛需的購房首要條件應該是價格、學區,其餘的條件根據自己的重視程度及經濟狀況來選擇,配套成型的價位高,配套不完善的價位低,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個項目的前景,一套滿足你所有條件的房子,怕是不存在哦。

你真的會買房子嗎?一名置業經理人的肺腑之言

衡量利弊,不求完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房子也一樣,整棟樓戶型不過幾種,要滿足成百上千個客戶的需求,是完全不可能的,就連自己修的房子,剛修好都會覺得有設計失當的地方,何況是開發商批量修建的房子,這時候對於戶型選擇來講,就是衡量利弊,利大於弊則購買,弊大於利則考慮買入,在多家對比之後,選擇利大於弊最多且在個人經濟承受範圍內的戶型。

你真的會買房子嗎?一名置業經理人的肺腑之言

果斷出手,相信自己

筆者在行業摸爬滾打近十年,看過太多客戶看房、看房、看房一直在看房的過程中,眼睜睜看著自己全款變首付,首付變車庫!也看過果斷出手早早買房,過著幸福生活,出手老房再換新房的樂趣,錢在貶值,房子卻能夠保值,而所謂的聰明客戶,考慮又考慮,糾結又糾結,幾年後大價錢首付買套房,當年被說成上當受騙的客戶卻出手老房子,成為了改善型客戶群體,從買房為了住到了改善生活品質,提升居住環境的需求,換上了檔次更高的房子;因此筆者建議購房人,房子是您自己住,相信您的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買到手就是自己的家,就要努力將他打造完美,為自己遮風擋雨,相信不久的將來,你也會換上品質更高的房子。

理性購房,切忌衝動

上文說到的果斷,是在自己充分考慮,理性分析後果斷出手,而只要自己選擇了,就不要受到流言蜚語的影響,而做出不恰當的決定,理性是做出一切選擇的前提,我見過沖動購房後被沉重的壓力壓得負重不堪的,也見過別人一句話導致客戶衝動退房的,退過之後,房價一年時間內漲幅超過20%,而大呼後悔的!購房和其他事情一樣,都需要理性作為前導,祝大家都能理性的選擇到最適合自己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