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樵夫出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難倒紀曉嵐,網友的下聯非常經典

對聯,又稱楹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自古便深受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甚至黎明百姓的喜愛。每當親朋相聚,亦或是酒足飯飽之後,古人就會以對對聯這種方式消遣娛樂。歷史上也不乏很多對對聯的高手,比如北宋的文豪蘇軾,明朝才子解縉,清朝大學士紀曉嵐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雖然對對聯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需要很高的文學功底才能對得心應手。但是俗話說,高手在民間,古代民間也不乏對對聯的臥虎藏龍之輩。比如清朝乾隆年間,一位落魄的秀才,便出了一個千古絕對難道了清朝第一才子紀曉嵐。

老樵夫出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難倒紀曉嵐,網友的下聯非常經典

一日,紀曉嵐一人來到山上游玩,寄情於景,玩得不亦樂乎。直到天色將晚才發現是時候回家了。但是由於玩得太投入,紀曉嵐竟迷了路,不知如何下山。張秀才一下就慌了,要是晚上回不了家,餓肚子是小事,就怕山上有蛇蟲鼠蟻出沒,危急性命。

紀曉嵐此刻在山上非常著急,一邊小跑一邊呼喊,希望能碰到其他認識路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即將體力不支的時候,紀曉嵐就見到了一個老樵夫挑著柴慢悠悠的走著。紀曉嵐馬上小跑過去,恭敬的問道:老人家,請問這下山的路怎麼走啊?

老樵夫出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難倒紀曉嵐,網友的下聯非常經典

老樵夫是本地人,年輕時曾中過鄉試的秀才。只因家境貧寒所以沒有繼續讀下去。但是老樵夫心裡傲氣的很,自認才華不輸任何人。話說老樵夫砍了一天的柴,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見打扮的頗有書生氣的紀曉嵐來問路,老樵夫興致一下子就來了。

他對紀曉嵐說道,“我看這位先生一身打扮,必定是讀書之人,讓我之路也簡單,只需回答我一個簡單的問題即可”。紀曉嵐聽聞後,眼瞅著天越來越暗了,於是滿口答應下來。於是老樵夫繼續說道:“我出一個上聯,如果你能對出下聯,我就帶你下山,要是對不出,那你就自己找路下山吧”。

老樵夫出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難倒紀曉嵐,網友的下聯非常經典

剛開始紀曉嵐還以為老人家要問他非常難的問題,還有一絲猶豫。但是聽到老人家要和自己比對對聯,心裡樂壞了。對對聯可是自己的強項啊,要知道,號稱天下第一的乾隆都曾多次敗於自己手裡。

老人隨後便出了上聯,上聯是:王不點頭難做主。這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上聯,為何如此說呢?大家仔細看看,“王”字若沒有加點,自然難以變成“主”字。不僅如此,這幅上聯還含有一層意思。“王”指那些擁有實權的領導,若是他們沒有點頭同意,小蝦米也難以做決定。細細品味其中,這句上聯擁有兩個意思,水平還真是挺高呀!一時間,就連大才子紀曉嵐也被難住了。

紀曉嵐初見老樵夫時,還以為也就一個沒見過多少世面的農村人而已。沒想到他竟然能出這麼難的上聯,紀曉嵐一時想不出,又擔心不能及時回家,便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了。老樵夫則在一邊偷著樂。過了半響,紀曉嵐才對出一個略為勉強的下聯。下聯是:入不扶正豈為人。

老樵夫出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難倒紀曉嵐,網友的下聯非常經典

句中深層含義是,那些三觀不正投機取巧的人,難以成為真正的“人”,即使與別人合作,也遲早會被踢出局。而只有正視自己,不斷尋求突破,才是智者正確的做法。雖然看上去對仗工整,但是以紀曉嵐的脾氣,這個對聯是非常差勁的,要不是趕時間,他肯定得像一個更好的才肯罷休。老樵夫聽完後也覺得不過如此,隨即敷衍了幾句,並帶著他一同下山了。

後來,此對聯在機緣巧合之下,被後世人記錄了下來,流傳至今。很多網友也躍躍欲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中這三對下聯堪稱經典,讓小編印象深刻。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1、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下聯:“若不撇開終是苦”。

2、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下聯:“士無雄心莫言志”。

3、上聯:“王不點頭難做主”;下聯:“人不上山難成仙”

其中大部分網友都認為第一對下聯比較妙,“若”與“苦”筆畫相同,只是撇直的區別,就造就了兩個不同的漢字。那麼各位看官,你認為哪個下聯最妙,或者還有更好的下聯嗎?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