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對他這麼好他卻那樣對我,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為什麼我對他這麼好他卻那樣對我,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文 | 慢姐

這幾天我一個親戚剛從外地回來,回來辦點事就順便在家住些日子。

他一回來就把自己家的房子,裡裡外外檢查了一遍。

然後他對他哥說:你都在家,怎麼也不給我看著點房子啊,我屋頂上那積水多得都成游泳池了。

他是在怨他哥沒有給他看好房子。

哥哥到是沒有辯解什麼。

但哥哥的女兒聽了受不了了,跟我說:我們家跟我叔家又不近,再說我爸也要工作的好吧,誰還天天想著別人家的房子啊,他還真把我爸當成給他看家的了嗎?聽了他那話,我就生氣,什麼語氣啊,我爸又不欠他的。

我忙安慰說:我理解你的心情,你先別急著生氣啊,你看看你爸,他自己都還沒生氣,你怎麼就先生氣了呢?

我這不說還好,一說她就更來氣了,說:就是因為我爸不生氣,我就更來氣了,我爸憑什麼要給他使喚呢?

我說:這你就不對了。你完全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在思考的,你怎麼不站在你爸爸角度思考一下他為什麼不生氣。

他不生氣,說明他默許了你叔的這種行為。他如果不想讓你叔說,他早就懟回去了。

你叔對你爸的態度,都是你爸允許的。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我深有體會,也深以為然。

為什麼我對他這麼好他卻那樣對我,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我小學和初中都是在小城鎮讀的,中考考到了我們市的重點高中。

由於覺得自己是小地方來的,又加上那個時候家裡窮,我很自卑。

但是自卑歸自卑,我卻是很好問的,這也算我學習上養成的一個好習慣吧。

室友們說的很多東西,我都不太懂,發表不了自己的感想。

但是為了融入他們,我都在自己聽不懂的時候,問上一句。

往往這個時候他們也都會耐心的回答我,我還因為自己的問題被回答了,感到被重視了,特別開心。

但是就有這麼一個室友,在我某一天發問的時候,她就不耐煩了,她說:你怎麼老是有這麼多問題啊,這個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我那個時候沒有反駁她,只是沉浸在自己怎麼這麼無知,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的自責裡。

但是,從那以後,她對我的態度,就越來越奇怪了。

我們的床都在上鋪,她的床又是跟我的床是連著的,睡覺的時候我們腳對腳,我只要一爬上床,她的床也會跟著一起搖晃。

當我爬上床的時候,她就會說:動作輕點,我要睡覺。

於是我便會放慢我的速度,以使床沒有那麼晃。

有時候晚上剛上床,還睡不著,我就會翻身,她也會說:不要翻身。

於是我便不翻身。

等我忘記了,又翻身了,她又會在那一頭,再說一遍不要翻身,直到最後她睡著了才罷休。

她對我的挑剔不只這些。

有一次,她看到我在衛生間裡洗衣服,用了一盆水在漂洗,她就說:少量水,多次洗,洗得更乾淨,你初中數學應用題沒做過嗎?

我說:做過啊。

然後再也不用很多水去漂洗了。

但我卻是真的想不起初中數學應用題做過這個題目,我怕她看不起我,不敢說沒做過,也怕她說這個你都不知道嗎,不敢問是哪一課。

我心裡雖然看不慣她對我的言行態度,卻一直沒有說,直到那一天晚上。

為什麼我對他這麼好他卻那樣對我,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晚上晚自習一下課,我就第一個衝出了教室,想回寢室第一個洗澡。

當我走到宿舍走廊,看到寢室燈沒亮,我就知道我是第一個到的,非常高興。

然後一進寢室門,我就開始收拾衣物準備洗澡了。

我把臉盆牙刷牙杯放在衛生間後,又出來拿睡衣 ,這個時候我的這個室友回來了。

她一進來就大聲說道:我要洗澡了。

語調平淡自如,帶著些篤定,好像自己在昭告天下。

然後她就拿著臉盆牙刷進去了,我急了,也進了衛生間,說:我盆都拿進來了。

結果她繼續說:我要洗澡了。

我沒有讓步:我先來的,我先洗。

聽了我的話,她直接上手推我,一隻手箍住我的脖子,一直手推我的胳膊,直接把我從衛生間推到了外面的櫃子上,背頂在了櫃子門上。

我使命抵著她,我知道我力氣沒有她大,但就是一直僵持在櫃子門上。

她沒有說話,我也沒有說話,幾秒鐘後她鬆開了我,然後她去了陽臺。

我坐到書桌前,哭著給我媽打電話,打著打著,聽到她在陽臺上邊哭邊說話。

後來其他室友回來了,看到我們的場景十分震驚,兩個人都在哭,兩個人都在打電話,一個在陽臺內,一個在陽臺外。

但就是從這件事後。這個室友的態度完全變了,雖然沒有道歉,卻再也沒有說過我,沒有嫌棄我動作大,也沒有讓我不要翻身,更沒有說我洗衣服用水問題。

我以為她會給我穿小鞋,說我壞話什麼的,但都沒有。

甚至在分班很久後,走在路上碰到我,她還會主動跟我打招呼。

她成了那個高中時代對我最客氣的人。

從這件事,我才知道,原來我之前對她的容忍都是一種變相地默許。

我默許了她對我說的一切話,直到最後她習慣性覺得我還會默許她的話,讓她先洗澡。

所有這一切的發生,都是源於我最初容忍的態度。

這也是很多年後的我,才明白的。

明白別人對你什麼樣的態度,都是你自己允許的。

倘若你不允許,不管是表情還是肢體都會給別人反饋,別人也就不會再對你做同樣的事了。

所以,別人對你什麼態度,還真不能怪別人。

為什麼我對他這麼好他卻那樣對我,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你要想想,以往他說類似的話時,你是不是都默許了。

就像文中開頭跟我抱怨的姑娘,我就問她:那你想想,你爸以前都是怎麼對待你叔叔的指責的。

姑娘說:還真是像你說的,我叔之前說過類似的話,我爸也不生氣。

可是,姑娘又擔心了:我爸這不是很憋屈啊,我看不下去,你說我要做點什麼?

我說:你什麼都不用做,既然你爸沒有說什麼,說明他是允許你叔說的,等他自己受不了,他自己自然會說。

可她還是說怕老爸太善良,不好說出口。

我說:那你看看你爸對你大伯的態度,你大伯想把你家的地自作主張賣了,你爸可是沒有給他好臉色看啊。

她說:那是我大伯太過分了。

我說:那不就得了,你大伯太過分了,你爸還是會主動反擊的,所以你叔如果也過分了,你爸也不是好欺負的,你沒什麼好擔心的。

別人對你趾高氣昂,你仍在他面前俯首稱臣,別人就會覺得你喜歡俯首稱臣的感覺。

別人對你呼來喝去,你仍順著他的話去做,別人也會認為你不在意被呼來喝去。

別人對你抱怨連連,你仍傾盡全力來使他滿意,別人會以為只要對你抱怨幾句,自己就可以坐享其成。

倘若你真受不了趾高氣昂,呼來喝去,抱怨連連,你就該用行動去反抗,而不是容忍。

別人也沒想著為難你,他們是從你的態度裡知道,你允許他這麼做,所以他才這麼做的。你不贊成他這麼做了,他也自然不會這麼做了。

這麼一想,在你覺得無法容忍別人的時候,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說的了。

因為你的一再容忍,只會讓他人變本加厲,他們在沒有看到你的底線時,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這就很容易造成失控的場面,就像我跟我的同學一樣。

因為他們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你,但他看到的無非也就是你反饋給他的態度。

你的態度默許了,他繼續這麼做,你的態度反對了,他也就知道該停止了。

所以別人對你什麼態度,取決於你的態度。

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的人,也就再也不會說為什麼我對他這麼好,他卻這樣對我。

因為別人對你怎麼樣,都是你允許的。

你不允許,天底下沒有任何人能傷害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