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山西人「瘋狂」炒股 都因爲一瓶白酒

“山西汾酒”199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為我省首家上市公司,也是我國白酒行業第一股。

三十多年前山西人“瘋狂”炒股 都因為一瓶白酒

“怕搶錢、怕搶購、怕……這隻股票發行時,很多人都捏了一把汗。”時任省體改委企業處處長王作柱回憶那段驚心動魄的企業改制、股票發行史時,仍然很激動。

1988年,王作柱任省體改委企業處處長,專門負責企業改革工作。當時國有企業改革,在承包制和股份制之間爭論。由於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省政府決定將杏花村汾酒廠作為山西省股份制改造試點。“酒廠好幾億的資產,大股由誰持有?”如果政府或主管部門持有,政企不分矛盾仍沒解決。可讓企業持有,當時國內都沒範本。汾酒,真要做吃螃蟹第一人?

三十多年前山西人“瘋狂”炒股 都因為一瓶白酒

1992年12月,省體改委將全國股份制改造三巨頭——厲以寧、江平、董輔任請到山西,在幷州飯店對企業改制、股票發行方案作了反覆論證。最終決定由汾酒集團代表省政府持有汾酒上市公司國家股,汾酒上市公司所有權、經營權兩權分離。

汾股發行當天,股價一度漲到13.07元,比發行成本價4.95元高出264%。發行成功後,所有權、經營權兩權分離,公司持大股被厲以寧概括總結為“汾酒模式”廣為宣傳,一些省市很快派人來晉考察。

三十多年前山西人“瘋狂”炒股 都因為一瓶白酒

“當時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股票到底是啥東西。”住在省城親賢北街的王祥他回憶。王祥退休前在一家國有企業當工人。當時,提起“股份公司”、“個體戶”,人們就很歧視。對“股市”、“股票”,大夥也覺得這些都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才有的。

後來,省城先後成立了幾家證券營業部。“當時全國只有幾十只股票。營業所每天只成交幾筆。”曾在省城某證券營業部工作的申先生回憶,營業部開業之初,有來諮詢的、有交流信息的,有打探價格的,但最多的還是看熱鬧的。

當時,證券營業部雖然已經有了電腦,但條件十分落後:開盤價寫在黑板上,行情波動通過廣播告知;股票信息的來源,全靠一部搖把專線電話,與上海證券交易所隨時保持聯繫……

三十多年前山西人“瘋狂”炒股 都因為一瓶白酒

申先生回憶,當時股票交易,只要交幾百元錢開個戶頭,並將一定數額的保證金存在營業部就可以了。交易時,客戶填寫顏色不一樣的買單、賣單,並簽字確認。辦事處工作人員再通過專線電話傳給上海證交所。當時有專門的報單員、複核員,旁邊還開著錄音機,主要是為了保留證據,以便出現差錯時核實。由於價格是通過廣播口頭播報,股民聽到漲時,會激動地站起來鼓掌。

後來,營業部變成了交易所,股民通過顯示屏可以直接看到每隻股票的價格波動。散戶在大廳通過大屏顯示,掌握各只股票的行情變化。大客戶在貴賓室內,有單獨的電腦,交易更加方便。

趙胃豪,曾在山西省證券管理辦公室擔任副主任,後在山西省企業上市辦公室擔任主任,說起山西企業改制、上市情況,他如數家珍。1990年時,大多數山西企業幹部職工對股票、股市一無所知,當時,聽到自己要調到證券管理辦工作,還有人打聽“以後糧油票的管理是不是也歸你們”,在今天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但在當時,的確是事實。

後來,證券營業部出現後,人們對股市的關注也開始升溫。“幾乎人人見面都在談股票。”今天買的啥股票,賺了多少錢?取代了往常人們的問候。趙胃豪回憶,當時炒股熱到有人上班心不在焉,中途溜號跑到股市去,甚至有人連班都不上。也有的人到處找朋友借錢,然後去買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