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陽能夠燃燒百億年?

辣條鍋


太陽中心的熱核聚變反應已經進行了約50億年之久,還有50億年的反應週期,這就是太陽能夠燃燒100億年的出處,也是太陽的壽命。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就是具有0.8到1.2倍太陽質量之間的恆星,在銀河系約佔3%(也有說佔10%左右)。恆星的壽命是以恆星質量大小來決定的,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質量越小的恆星壽命越長,同等質量的恆星,壽命都差不多。

所有和太陽質量一樣的黃矮星壽命都在100億年左右,所以太陽壽命也在100億年左右。

科學家是如何知道恆星的壽命的呢?其中一個重要方法是通過球狀星團法得到的。

科學家們假設這個星團的所有恆星都是同時誕生的,開始恆星都很年輕,但過了若干年就不一樣了,有的就很老了,有的就很年輕。

就像我們觀察人類社會看到了老中青少各種階段的人,就知道大概人的壽命有多少,哪個階段的人是什麼樣子。恆星也是這樣,不同的恆星都有主序星階段,就是正常穩定燃燒的階段,但不同質量的主序星拐點的時間就完全不同,就是壽命不一樣。通過這種方法就知道了各種質量恆星的主序星拐點,黃矮星一般壽命就是100億年。

天文學家們持續不斷的觀測了宇宙數百年,對這些恆星的壽命就越來越能夠精確的掌握了。赫羅圖就是研究恆星關係的重要工具。

那麼人類是怎麼知道太陽現在的壽命呢?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放射性同位素法。

世界上的鈾元素(化學符號為U)有兩種同位素,U238和U235,它們的半衰期(放射性原子由於衰變使數目減少到一半所經過的時間)分別為7億年和45億年。我們通過測量地球和捕獲的天體隕石碎片裡這些元素的含量及比例,就可以得到太陽系天體的形成時間。

通過檢測,地球上的鈾礦主要成分為U238,佔比99.2739%,U235只佔0.7205%,根據二者的半衰期和現在的相對含量,推算出了地球的年齡約46億年,再根據恆星形成過程,恆星比行星形成的更早,因此這個時間是太陽的年齡下限。

我們知道了像太陽這樣的黃矮星壽命,又大體知道了太陽的年齡,所以就知道太陽還有約50億年的壽命。

太陽最終的宿命是變成一顆白矮星,然後熄滅。所有的黃矮星都是這種歸宿。

太陽的核聚變只是發生在太陽中心地帶的核反映區,每秒鐘都有6億噸的氫元素聚變為5.96億噸的氦,同時有400噸的氫轉化為能量以電磁輻射的方式釋放出來。

太陽的這種反應已經持續50億年了,還有50億年的壽命。並不是太陽的所有氫都燃燒完了,而只是中心核反映區的氫燃燒殆盡,輻射壓與引力平衡被打破,就導致了太陽的穩定期終結,太陽開始進入極不穩定的迴光返照期。

這時的太陽中心收縮,外圍膨脹。成為一個半徑擴大200~300倍的紅巨星,經過10萬年左右的不穩定期,外圍沒有燒完的氫和氦會漸漸消散到太空,形成新的分子云。其實這部分重歸宇宙的氫和氦佔太陽質量的絕大多數。

太陽內核會收縮為一個密度極大的白矮星,體積只有地球大小,上面的質量一個立方厘米達到10噸。

這就是太陽的歸宿。

司空通訊觀點,歡迎點評討論。


時空通訊


太陽的質量大約是2×10∧30千克,相當於33.3萬個地球,它的質量佔整個太陽系的99.86%。

圖:太陽與其他行星的比較

太陽的燃燒是通過核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它每分鐘將6.2億噸的氫聚變成氦,這個過程大約損失0.7%的質量,約434萬噸質量。並釋放出約9.2億億噸TNT炸藥爆炸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8.4億個目前最大的氫彈同時爆炸。即使是這樣,在過去45.7億年裡,也只損失了100個地球的質量。

為什麼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不在整個太陽中同時發生呢?

核聚變反應的啟動條件需要極高的壓力和溫度。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5800K,核心溫度為1360萬K,且核心的物質密度達到了每立方厘米150克,所以只有在太陽的核心才會發生核聚變。

圖:太陽結構

太陽的核心大約為半徑的1/5~1/4以內。太陽產生熱量的99%來自於24%的半徑以內,核聚變反應在半徑30%處幾乎就停止了。所以,核聚變反應功率隨著離核心的距離增大而減小。

在太陽核心處的核反應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壓力增大,核反應速率加快,輻射壓就會抵消掉部分壓力,核反應的速率就會降低。核反應速率降低後,壓力就會增大……如此反覆,達到一個平衡狀態。

圖:紅巨星與太陽

即使是整個太陽的主序星階段也無法將全部的氫燃燒完。它只會將核心處的氫核聚變為氦。大約在50億年後,由於核心的氫已燃燒完,太陽會向內收縮,核心處的壓力增大,氦核的溫度上升,緊挨著氦核處的氫聚變反應的速率大大增加。產生大量的熱量,熱量迫使太陽膨脹,這時太陽變成了紅巨星。它的半徑將達到地球的軌道,很可能將地球吞噬。也有可能因為劇烈的太陽風的原因,會損失掉大約30%的質量,地球的軌道會向太陽系邊緣移動,即使是這樣,地球也會被烤乾並失去大部分的大氣。

圖:太陽的演化過程

太陽核心的溫度會持續增加,當溫度達到1億開時,就啟動了氦的核聚變。氦的核聚變會生成碳。當氦全部轉變成碳後,太陽就不再核聚變了。

在太陽的紅巨星階段,劇烈的熱脈動會導致外層的氣體逃逸,並形成行星狀星雲。這時就只剩下碳核心。這就是白矮星階段。白矮星會在以後的數十億年間慢慢冷卻,成為黑矮星,直到宇宙的末日。

地球上的生命是等不到太陽變成紅巨星這一天的。由於太陽的光度每過10億年會增加10%,地球在10億年後,地表水就會全部被蒸發,絕大部分生物會滅絕。所以,留給人類的時間只有幾億年了,在這之前,我們必須移居到離太陽較遠的火星之上,並在太陽成為紅巨星時,移居到更遠的木星的衛星處。再以後,就必須離開太陽系了,因為太陽會在紅巨星階段發生多次氦閃,每次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主序星階段的1000億個太陽在那一瞬間釋放出的能量。


講科學堂


一堆柴火、一隻蠟燭都需要時間才能夠完全燃燒,雖然太陽發生的是核聚變燃燒,但也是需要時間的。



質量少的時候核聚變很快就會完全發生,但是太陽質量有1.989*10^30kg,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如此巨大的質量,導致太陽核聚變並不能夠瞬間完成。而且太陽發生核聚變還是一種可控核聚變,速度雖然快,但是相對於太陽的質量而言還是顯得太小。



其實太陽發生核聚變的區域只限定於太陽的核心,因為只有太陽的核心才有足夠的壓力導致氫原子聚合,外圍的氫原子是無法發生聚變的。而太陽核心的核聚變速度和太陽對核心的壓力是相互匹配的,一旦核聚變速度變快,就會導致太陽向外膨脹的力大於引力,進而導致太陽核心膨脹和核心溫度變低,從而降低了核聚變速度。可是,一旦核聚變速度過低,就會出現引力大於大於膨脹的力,從而使太陽核心收縮,溫度升高,核反應速度增大。

這是這種自我調節的反饋機制,導致太陽的核聚變速度不快也不慢,保持一個穩定的值。



據科學家估算,太陽現在每秒中約有6億多噸氫原子反應,其中約400萬噸的氫核質量轉變成了能量。而目前太陽質量中氦已經佔了1/4,剩下的3/4是氫,氫原子質量大概是1.49*10^30kg,其中核心的氫質量佔整個太陽的百分之6到9之間,所以這麼算太陽還可以繼續燃燒約50-70億年。


科學探秘頻道


理論上講,你用直徑500km的實心鉛球裹住一個沙皇炸彈,當炸彈爆炸之後,中心產生的能量會將周圍的鉛氣化並狠狠地推向四周,但是鉛球實在太厚了,只能夠在中心溶解掉一部分,能量慢慢向外散發,越到後面,溫度越低,最後,只有少部分熔融的鉛衝出來,形成噴射效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你就發飆了吧,那是鉛啊,不是氫。好吧,你把20枚沙皇炸彈下沉到馬裡亞納海溝,它們的四周可是充滿了海水的,海水的組成89%是水,是氫的氧化物,密度比太陽的平均密度高。H夠豐富了吧?美國在海底試驗了200多次熱核爆炸,到現在我們的太平洋還是冰冰涼,沒有連鎖反應啊?


太陽的結構大致是這樣子的,在形成的初期,氫分子慢慢匯聚,中心壓力和溫度提升到1500萬度左右,越往外,溫度越低,那時候,分子不能夠存在了,外層電子被剝離,形成了一個個單氫離子,壓力是幾百萬個標準大氣壓,離子之間的距離被大大壓縮,比如本來兩個離子的距離是北京到上海那麼長,慢慢被壓縮到北京到通州的距離,互相碰撞的幾率增加,中心開始發生了熱核爆炸,爆炸產生的光和熱迅速傳遞給外圍離子,體積瞬間增大,溫度又降低了,等到重新匯聚,反應才得以繼續,就這樣子,太陽內部不間斷地發生核爆,能量慢慢傳遞到外面,產生的光子在正常密度狀態下,可以毫不費勁地穿透等離子物質,扛不住太陽內層等離子是緊緊靠在一起的,光子+熱量在裡面要花費幾萬年才能夠衝出濃稠的等離子湯,抵達表面的時候,頂多就冒個泡而已,那就是日冕物質噴射,巨大的日冕拋射就是耀斑。


被剝離的電子被強大的引力束縛著,在太陽的表層亂竄,很難衝出太陽表面,電子流動產生的磁場又將電子柳扭曲成封閉的環,內部熱核反應釋放的電子,不斷補充到電子留,總有一些環耐不住寂寞,掙脫磁場,突然掙破,拋射到星際空間,形成太陽風暴,數以億噸的帶電粒子已接近光的速度向外飛出,掃過水星、金星、地球,要不是咱們的地球有個巨大的磁場屏蔽,這些帶電微粒直接就穿透我們的身體,把我們身體內的化學鍵衝得七零八落,化為灰燼。

(這就是電子閉環爆發,規模是幾千公里級別)

太陽核心就這樣慢慢消耗著氫離子,表面形成波動,也就是說,太陽的表面是起伏不定的,由於體積巨大,距離太遠,人類無法觀察到而已。


有些區域,暫時沒有能量溢出,顯得稍微黯淡,這就是太陽黑子,大小相當於月球面積,在太陽表面遊離。經過觀測,每隔11年,太陽黑子會形成一個峰值。也就是說,11年太陽才喘口氣啊!

(人們通過觀察太陽黑子,得知太陽是轉動的)

太陽的活動是一個動態平衡狀態,已經持續了50億年,總體質量損失也只不過10%,還可以逍遙自在45億年左右,等到幾乎所有的氫核(只有一個質子)被合成了氦核(兩個質子)後,太陽會有短暫壓縮,氦核開始聚合成更重的原子核,釋放出更大的能量,不過這樣的核聚變極不穩定,是間斷性的,俗稱氦閃,外層的離子濃湯也被推到更遠的地方,體積開始膨脹,表面溫度降低,形成紅巨星,這個時候,如果有人類還在地球上的話,每天你看到的日出是天空被太陽全部佔據……,光輻射將地球上的所有水分氣化,山川崩塌,這不是地球,是地獄。


經過幾億年的掙扎,氦核也用光了,太陽的末日就來臨了,在最後幾十萬年內,氦核就逐步合成了碳、氧、鈉、直到合成鐵,鐵核的出現,也只是幾秒鐘,整個太陽核心的核聚變戛然而止,內心扛不住了,迅速壓縮,外圍形成了又一次核聚變,這一次的聚變是災難性的,釋放的能量瞬間可以達到太陽前99億年釋放能量的總和,外圍物質根本扛不住啊,只能夠爆炸。爆炸的衝擊波將內核進一步壓縮,形成更為緻密的物質,原子核之間不是北京到通州的距離,而是摩肩接踵,密度極大。爆炸的衝擊波貫穿整個太陽,短時間內,合成了包括:銅、金、銀、鐳、鈾這樣的重金屬。向宇宙空間發散。我們佩戴的金戒指,就是上一代恆星在這幾秒內產生的。


太陽內核殘餘質量不算大,也就勉強形成白矮星,幽靈般在宇宙空間遊蕩,有些恆星內核大得多,就會形成更為緻密的中子星,直徑大概只有20km,當然,有小妖,就會有魔王,有的恆星內核超過太陽內核的20倍以上,中子星物質也扛不住了,直接無限制壓縮下去,形成黑洞,開始瘋狂吞噬能夠夠得到的一切物質,包括光線……


至此,太陽完成了蛻變,恆星的璀璨一生結束。


諸葛村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又開始無奈的笑了,笑的是那麼的悲傷。我就納悶了,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體育老師教物理,真物理老師哪去了?

首先,太陽的中心壓力很低,理論上最中心的質點壓力是零,溫度也不高,根本不可能發生什麼核聚變,有個論文甚至宣稱太陽的中心只有四千度(懷疑少印了一個k),裡面是液體的等離子。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壓力不是越往中心就越高嗎?其實這是一個誤解。

如果我們距離太陽足夠遠,比如在海王星上看太陽,太陽就是一個點,為了計算的方便,就會用太陽的中心作為質心計算引力;如果你到了太陽的表面,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因為大量的物質並不在太陽的中心,你的旁邊的前後左右都有,這個時候的引力就是一個矢量值,不僅僅有來自太陽中心的引力,也有來自旁邊的引力,左邊的引力會和右面的引力抵消;如果進入太陽內部,還會有上面的物質產生的引力,這個引力會和下面物質產生的引力抵消,換句話說,越深入到內部,抵消的就越厲害,引力就越小,如果到了質心,各個方向物質相等,其引力也互相抵消為零,這個質心可以理解為太陽的中心。

在壓力(引力)小於一定值後,就不會有核聚變產生,換句話說,太陽的核聚變只產生在太陽的次表面,那裡溫度最高,壓力最大。

明白這個道理,就明白了為什麼太陽會燃燒好多年,因為它是一層一層的燃燒,在燃燒這一層的時候,還有很多物質沒有參與。


觀上靈雲


換一個角度看,太陽是永恆不滅的。光以光速的速度運動,人都感覺不到它的撞擊力,所以說光的質量很小。因為光的質量很小,太陽每年向外輻射損失的質量可能相當於一塊小石頭。但太陽每年吸取的東西挺多的,比如隕石,或慧星殘片。獲取的質量遠大於損失的質量。所以說太陽是永恆不滅的!


朱國清496


太陽內部溫度1500萬度,壓力是多少?物質不會是固態?至少是超級密度狀態,也許比已知微觀夸克還小的表述,但有一點它很穩定,只有到達1萬度左右才發生核爆……


畫皮夢


太陽是更高能量級轉變,支撐這轉變的力,是空間的塌縮,空間坍塌不是瞬間完成,要與處在坍塌的空間中的物質相對,最後形成黑洞,所以,你看到太陽燃燒的過程就是空間與物質相互對質的過程,所以其時間與能量都是宇宙級的。


濟寧小苗


燃燒,這個詞就說明你不懂燃燒屬於化學,而太陽是核物理中的——聚變。當然聚變只在中心發生。為什麼持續怎麼長時間那就是恆星是巨大的,但太陽又是恆星裡中等身材的,恆星越大壽命越短


nt01


即使太陽上的氫全部燃燒完畢,也還會有其它熱核反應繼續發生,因此太陽還是可以繼續發射出它那巨大的光和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