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留村的葡萄熟了

  何以消烦暑,一串紫葡萄。正值一年当中最炎热的中伏天,上东留村的玫瑰葡萄开园了。

  沿忻宏线一路东去,进入定襄县蒋村乡路段,就会看到路西一片银色的塑料大棚,上东留村扶贫项目葡萄园就坐落在这里。

  若按传统的露天葡萄生长习性,这个时候,花期刚过,果期尚未莅临。但上东留村的玫瑰葡萄却已进入采摘期。每一天,葡萄园外设置的经销点上,都会摆放新采摘的沾满露水的葡萄供顾客选购;而葡萄园内则是另一番景象,罗帏翠幕,紫珠横陈,让人由不得想起张志民的诗句:亭亭座座珍珠塔,层层叠叠翡翠楼。

  2015年,上东留村第一书记张瑞莲和村干部一道带领部分村民远赴清徐县考察葡萄种植项目,引进省农科院研制的新品种新世纪玫瑰葡萄。为了保证葡萄项目的成功,张瑞莲专门去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化验了上东留村的土壤质量,化验结果令她喜出望外,村西的土质属细砂质壤土,透气性能良好,PH值大于7.5、小于8,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在选择入园农户上,考虑到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的脱贫诉求,以“项目+基地+贫困户”的托管型模式,广泛吸收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参与,建成了18座大棚,占地35亩的葡萄采摘园。在17户承包经营户中,有6户为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其他均为贫困村民。

  年逾古稀的老郭是村里有名的低保户,儿子儿媳均患病,孙子孙女都在上学,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村委会决定资助老郭承包两个葡萄大棚,并提供葡萄苗、肥料、地膜、篱架等农资。自2016年扦插繁殖成活后,到2017年夏天,共收获葡萄4000斤,除去必要的成本支出,纯收入达到3万多元。而今年预计葡萄可采摘8000斤,收入翻番,老郭将一举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葡萄栽培虽说古来有之,但传统葡萄苗与新品种的栽培,在技术上有着明显不同,怎样嫁接,怎样开沟,怎样篱架或棚架,怎样施肥除草灌水,怎样疏花序和修整果穗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张瑞莲一脸谦逊地说,她在葡萄农艺方面其实还是个门外汉,这些都是向技术员“偷”学来的。除张瑞莲自己苦学葡萄栽培技术外,她还建了一个上东留村葡萄种植户微信群,把从清徐县聘请来的技术员也拉进群,谁遇到栽培方面的困难或问题,都可以随时向技术员请教。“这里的葡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所需肥料是清一色的农家肥,我们卖的就是有机葡萄;吃一颗上东留村贫困户种植的玫瑰葡萄,能甜透你的心。”她笑眯眯地说。(杨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