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縣域醫療的四個熱點辨析

今天下午在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第五屆中國縣域衛生髮展論壇暨第二屆全國醫聯體建設大會的一個熱點——江浙論劍,持續推進三醫聯動,打造縣域醫聯體建設新生態受到大家的關注。大會特邀了中國醫院協會理事,江蘇省醫院評價委員會主委,無錫二院易利華教授擔任江浙論劍的嘉賓主持。臺上坐著的八位院長個個都是中國縣域醫院的領軍人物。他們是江蘇省崑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陳健院長、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張華院長、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陳波院長、江蘇省崑山市中醫醫院孫東曉院長、浙江省瑞安市人民醫院潘可平副院長、浙江省諸暨市人民醫院朱鐵明院長、浙江省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陳軍政院長、浙江省紹興二院葛孟華院長。兩個小時的頭腦風暴精彩紛呈,熱點迭現,給人許多深度思考,這裡僅採集幾點供大家研討。

第一,醫共體與專科醫聯體聯盟究竟誰更先進?更適用?

浙江省的院長們紛紛介紹了他們從去年十一二月份以來開展的醫共體建設推進行動,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要求下,這項改革具有多種試點模式:有一個縣域一個醫共體的,也有兩個醫共體的,也有一個縣域三個以上醫共體等多種方式。醫共體實現了同一法人的組織學改變,讓縣域內的醫療組織更加緊密,形成了一個或多個的具有分級診療和健康服務新功能的醫療共同體。江蘇的幾位院長著重介紹了他們以專科技術聯盟為特徵的半緊密型醫聯體的推進行動。圍繞心臟中心、腦卒中以及創傷、婦兒中心和急重症中心等為抓手,推進縣域醫療的專科協作與能力提升。這兩種模式互有優劣,呈現出創新的空間。主持人擔憂,數家醫療機構甚至十多家醫療機構同一法人究竟是否科學?專科醫療聯盟的醫聯體能否真正的緊密合作?浙江與江蘇的院長們都給了自己的答案與見解。江蘇一位院長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究竟有多少院長是屬於自己心甘情願的去搞醫聯體建設的?可能並不多見。

第二,縣域醫療的三醫聯動關鍵在醫保。

醫保究竟是改革的支點還是結餘點值得探討。這次研討中江蘇與浙江的院長們都對縣域醫保的結算方式與改革的指導思想頗有擔憂,有的地方一年醫保結餘七到八個億,而老百姓並不滿意,醫院也不滿意,這樣的改革究竟醫保是支點還是結餘點令人費解。一位院長旗幟鮮明的指出醫院藥品零差率的改革最終受益者是誰?就是醫保!因為唯有醫保得益。討論中大家談到國家新的醫保總局的建設也需要充分的調查研究和牢記初心,要讓醫保真正在三醫聯動的改革中成為新的改革支點而不是結餘點。

第三,縣域醫院的藥品二次議價究竟要不要進行?應當如何進行?這值得討論。

江浙的院長都關注藥品零差率後的醫院藥品價格定位問題,特別是在省招標的基礎上,地市級再次議價後,縣域醫院究竟要不要再議價?應當怎樣議價?院長們很形象的表述藥品二次議價風險很大,不議價損失很大。怎樣讓政府和衛生行政部門共同分擔這一風險,能保證醫院應有的基本利益,確實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

第四,關於如何提升縣域醫療的技術與服務能力問題。

兩個省的實踐與探索的答案是完全不同的,浙江省近幾年來通過省委省政府的改革文件精神實現了省級醫院的雙下沉和兩提升的改革目標,即讓省級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和技術資源下沉到縣醫院以提升縣級醫院的技術水平和服務水準,特別是許多的省級醫院在縣醫院建立了分院和院區,實現了基本同質化的管理新模式。而江蘇省的縣域醫院並沒有通過這種“劃一”的模式來提高能力和水平,他們大多數都採用了內引外聯的方式,通過與上海北京江蘇等多個地方的大醫院開展多種方式的醫療合作,來提高自身的醫療水準和醫療能力。大多數都是以多個醫院和多樣化的合作方式來推進醫院的業務能力提升,並沒有成為省屬醫院的分院或院區,擁有較強的個性和自我屬性。兩種模式、兩種創新、兩種探索給人不同的啟發與全新的對照,引人深思。

最後,易利華教授對幾個熱點問題進行了點評與闡述,特別是對醫院管理創新和輕資產運營的改革講述了自己的觀點以及對縣域醫療改革的參考和幫助。一場頭腦風暴帶來許多熱點思考,也留下了許多尚未有答案的思考題,讓院長們回去後繼續尋覓新的答案與路徑。邢遠翔總編也給這場討論以很高的評價,希望參會者更多的思考與再創新。

中國縣域醫療的四個熱點辨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