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彭雪楓將軍戎裝照

彭雪楓,別名彭修道,1907年9月生於河南南陽市鎮平縣城南七里莊村的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裡。在這裡,他度過了他的童年、少年時代;18歲離開家鄉開始他的求學之旅,從此走上漫漫的革命征程。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彭雪楓故居

2018年“八一”期間,為緬懷一代抗日名將彭雪楓將軍為民族解放做出的豐功偉績,我們一行數人驅車四百多公里,沿著彭雪楓東征時的足跡,從古城安徽宿州來到雪楓故里,探尋彭雪楓的成長之路。

1925年,彭雪楓離開家鄉來到北京,入育德中學讀書,參加了五卅運動,被選為校學生自治會會長,展露出他傑出的領導才能。1926年轉入北京匯文中學,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春參加北京南苑農民暴動。失敗後輾轉於北京、天津、煙臺等地,從事秘密革命活動。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時年彭雪楓

1930年初,23歲的彭雪楓到上海中共中央軍委工作。同年5月被派到湖北,先後任工農紅軍第5軍5縱隊3大隊政委、紅8軍1縱隊政委、紅3軍團8軍6師政委。1933年任紅3軍團4師政委,所部在撫州(今臨川)八角亭遭遇敵包圍,親率通訊排反衝鋒,擊退敵人,轉危為安。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軍委第1野戰縱隊1梯隊隊長、紅3軍團5師師長,1935年2月部隊縮編後任第13團團長。在攻克婁山關、遵義城等戰鬥中率部擔負主攻任務。1936年秋被派往西安、太原等地,致力於聯合張學良、閻錫山抗日統一戰線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1938年春調赴河南確山竹溝,任中共河南省委軍事部部長。同年9月組建新四軍遊擊支隊,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挺進豫東敵後,廣泛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抗戰,壯大抗日武裝。爾後東進,領導開闢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4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1941年5月,彭雪楓奉命轉移以安徽泗縣為中心的皖東北抗日根據地,先後取得了1942年冬季33天反“掃蕩”、反蠶食、反偽化以及1944年春季攻勢戰役的偉大勝利,為淮北抗日根據地的形成、鞏固和壯大,建立了卓著功勳。同時主持創辦4師騎兵團、拂曉劇團、《拂曉報》,成為軍中三件寶。

1944年8月,執行中共中央關於向河南敵後進軍的指示,指揮所部進行西進戰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莊指揮作戰,戰鬥即將結束之際,不幸被流彈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

彭雪楓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在《哭彭八首》中深情地寫道:“淮北哀音至,燈前意黯然。生平供追想,終夜不成眠。”;“廿年老戰士,今有幾人存?新生千百萬,浩蕩慰英靈。”;“爾我竟長別,多年患難同。我身惜後死,努力貫初衷。”

毛澤東獲悉彭雪楓去世的消息,黯然神傷,不由得淚流慨嘆:“小小的八里莊,竟然損我一員大將!” 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的共同為彭雪楓題寫輓詞:

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

千萬裡山河破碎,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彭家的牛屋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牛車

站在彭雪楓故居前,幾間低矮的青磚瓦房映入眼簾,修繕後的故居依然顯示著這個農民家庭曾經的勤勞和儉樸,彷彿能感受到,少年彭雪楓在這裡遊戲、讀書、勞動的情景,彷彿能聽到少年雪楓在院中那棵龍爪桑樹下習武時的吶喊,和呼呼生風的拳路。在這裡,彭雪楓度過了他生命的前18年,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彭雪楓將軍出生的房間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龍爪桑樹

在那個積貧積弱的年代,我們不難想象,青年彭雪楓是抱著怎樣的理想和抱負,決然走出家鄉,走上革命征程,直至為了民族解放勝利流盡最後一滴血。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1937年,經彭雪楓介紹,到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工作。歷任團長、政委太嶽縱隊衛生部部長等職,1947年4月,在解放晉南夏縣的泉豆灣戰鬥中光榮犧牲,時年37歲。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彭雪楓的父親彭延泰老人

1953年,72歲高齡 彭雪楓的父親彭延泰是一位胸懷大愛的農民,他支持兩個兒子參加了革命。彭雪楓的二弟彭之久,比彭雪楓小3歲,的彭延泰傾其家資創辦了河南的第一所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前身),

這是怎樣一位令人驚歎、胸懷大愛的老人呢?又是怎樣的信念支撐著他,歷盡艱辛萬苦創辦醫院,造福河南的民眾!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修繕後的小院

拜遏彭雪楓將軍故居

故居前的彭雪楓塑像,上面是彭雪楓的簽名

離開彭雪楓故居,已是中午12點鐘,旁邊的雪楓小學已經放暑假了,校園裡空蕩蕩的,沒有孩子們嬉鬧的聲譽,一陣風吹過,校園裡的國旗獵獵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