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

敖成权 陈国云

目前,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正式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预计今年烤烟产值达到620万以上,烟农户均增收3万元。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这两天,牛场乡烤烟种植大户马永龙正忙着组织烟农学习烤烟分类捆扎技术。前两年,由于烤制的烟叶总是达不到收购标准,马永龙被村民冠以“青烟大王”的称号。如今,在不断学习和总结后,马永龙不仅拿掉了“青烟大王”称号,在村里也成了一名烤烟能手,记者了解到,今年他家40余亩烤烟烤制出来的精品烟叶,收入将会达到十万元。

六枝特区牛场乡烤烟种植大户马永龙说:“今年烤的有一万多斤,一万多斤能赚十多万块钱。”

在牛场乡烤烟种植大户龚兰家,记者看到,四个烤烟房正有序烘烤当中,龚兰告诉记者,今年她家种植烤烟近150亩,到目前为止已进入第二季收割烘烤。

六枝特区牛场乡烤烟种植大户龚兰说:“7月4日我们开始烤烟,到目前为止,已经烤了14房,能赚到十七八万。”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据了解,今年六枝特区共实施烤烟种植2800亩,主要分布在牛场乡和梭戛乡,目前,烤烟已进入全面采收烘烤阶段。据介绍,今年六枝特区种植烤烟合同需求量5000担,根据目前烤烟烘制情况,担均价达到1250元以上,全区烟农总收入预计达到620万以上,户均收入预计能够达到14万元左右,户均增收3万元左右。同时,全区烤烟种植、采收、烘烤可解决960人就业,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计算,可解决960户脱贫致富。

六枝特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副经理邓强说:“烟农收益每亩在均价上,会有一块到一块五的均价提升,目前烘烤的情况还比较喜人。”

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陈秀峰 肖雅琪(实习)

近年来,六枝特区新窑镇以青年创客为引领,不断创新电商发展模式和发展思路,通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黔货出山,目前,该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规模已达7家,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让该镇200余户农户享受到了电商红利。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这几天,在新窑镇新窑村电商服务站,工人们正在忙着包装新鲜果蔬销往全国各地,作为新窑镇的电商领头雁,该平台所销售的果蔬、中药材等农特产品由于物美价廉,备受市场欢迎。

六枝新窑镇新窑村村民吴顺娣说:“我们这个凉薯经过包装,发往全国各地。市场价发出去四块多,利润很高的,供不应求。”

现在,该平台每天派发往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的物流高达1000余件,物流销量的飙升也带动了当地20余名群众实现就近就业。村民陈琼作为服务站的长期聘用工人,由于工多艺熟,现在,陈琼每天的包装量从200件到400件不等,按照每个包裹1.5元的计件来算,陈琼每个月都能拿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六枝新窑镇新窑村村民陈琼说:“我们在这里打包裹、做包装,一天平均是300左右,每个月做4500左右。在这就业,还能带孩子,挺好的。”

王丹作为该电商服务站的青年创客,按照该镇提出的“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的电商扶贫思路。现在,农户所生产的火龙果、洋荷、草鞋、何首乌绣花包等产品,通过淘宝平台飞销全国各地,今年的线上交易额预计达400万元,长期供货的农户年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王丹每年利润创收高达30万元。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六枝特区:2800亩的烤烟进入了收割烘烤阶段……六枝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黔货线上出山富百姓

六枝新窑镇电商服务站负责人王丹说:“我们电商平台已经成熟了,我们把新窑镇原生态的农产品,放到电商平台,把它销往全国各地。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得到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也提高了,我们的利润也增加了。”

作为新窑镇电子商务集群发展的又一成功运营平台,同样坐落于该村的六枝特区山里鲜电子商务服务站目前所覆盖农户已高达50余户,该电商服务站通过购买农户种植的农特产品和吸纳农户就业的电商带贫模式,让农户立足电商,借力电商走上致富之路。

六枝新窑镇新窑村村民王顺秀说:“他们做电商做得很好,我们把野洋荷和刺梨卖给他们,又给他们打工,每年要赚两三万块钱。”

目前,该平台所销售的天麻、辣椒、郎岱酱、竹子烟杆、簸箕等特色农特产品吸引了不少顾客在网上咨询购买,今年该电商服务站的销售额有望突破260万元。

六枝特区山里鲜电子商务服务站运营总监夏光勇说:“我们做电商,目前的模式是以‘电商+农户’的模式,让本地的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我们今年的销售额,从年初到现在大概有120万左右。带动的农户大概有四五十家。这些农户平均每户的收入有一两万左右。我们通过电商的方式实现了黔货出山,让我们六枝的土特产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

截止目前,新窑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已达7家,线上销售的农特产品已达40余种,按照农特产品城镇优先,区域辐射采购销售的模式,目前,该镇电商平台销售农特产品涵盖了六盘水、安顺等地,年销售额高达上千万元,有效地带动了该镇200余户农户同步增收致富。

六枝新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郭凌说:“我们就是通过发挥电商平台典型带动作用,形成电子商务集群发展,从而变‘输血’为‘造血’,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切实改变贫困群众的经济条件,让电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抓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