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论文—鲁迅先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导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曹雪芹也说过:“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篇好的文章要经过反复雕琢与思考、推敲与修改,才能日益完善。如何将文章修改得越来越好,这是每一个媒体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下面奉上文章修改的五个诀窍,收好,不谢!

一修改文章分类

单一性修改

单一性修改就是按照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适,条理是否清楚,以及字词句、标点和书写格式是否有病,逐项修改,一次只从一个方面修改。

综合性修改

综合性修改是从整体入手,全方位对文章的结构以及内容进行修改,对于普通文字编辑来说,单一性修改更实用。一般地说,单一性修改是先从大的方面着手,然后再看字词句。如果从字词句入手,改后才发现在选材、结构方面有大问题,那么前面的修改就白做了。也就是说:必须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进行。

二修改文章常用手段

增:增补过渡句、段使文气顺畅,增改详写的地方,突出主题中心。

别:删可有可无的字、词、句、段,力求简练。

调:如调整句子关系和词序,使句子通顺;调整段落结构。

改:如错别字或者病句,予以改正,使文章文通字顺。

三修改诀窍

修改诀窍1:下笔之前改构思

动笔之前,对于总的方面,比如题意,中心,选材,重点,详略,结构等方面,必须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构思,并借助提纲,修改提纲拟定一个能反映自己水平的作文计划。在写的过程中,可以改进计划,做局部更动。但是成文以后,再要从总的方面来修改,是很难办到的,这就说明,下笔之前对构思的修改是更重要的。

修改诀窍2:修改思想

写一篇文章,一定要让人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要说的是高兴事还是伤心事,是郁闷事还是愤怒事?因此,修改时就要检查:所选内容是不是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是否说清楚了,看“意”是否立得对,立得明。修改文章“并不是雕虫小技”,其实是“修改思想”。

修改诀窍3:内容具体

几乎所有人在学生时代都会得到这样的评语:“内容不具体,描写不生动。”那“不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对于写人的文章,没有描绘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征,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对于写事的文章,没有绘声绘色,达到生动感人、如经其事的境界;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没有描绘出景物的特点,使人见了有身临其境、如睹其物的感觉。这样,文章不具体生动,就不会感染读者,读者就不会有感悟、有收获。

修改诀窍4:先“通”再“巧”;先“顺”再“美”

我们由于构思技巧不成熟,写作时常常想到什么写什么,即使列了提纲,也常常不顺着既定的思路去写。因此作文初稿往往条理紊乱,详略不分,衔接不紧,结构松散。所以,推敲文章的结构安排,是作文修改的重点,也是难点。对这方面的修改,中文编辑校对网认为,应先求“通”,再求“巧”;先求“顺”,再求“美”。

修改诀窍5:边读边改,推敲润色

文章初稿写出来后,先一行一行地细心阅读,看看有没有用错的标点,有没有写错别字,有没有使用不当的词语,有没有不通顺的句子,并动笔全方位地加以修改,好比产品出厂时的检验把关,十分重要。

写作是一种特殊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劳动。为了保持思路的畅通,行文往往讲究快,意随笔转,一气呵成。因而语言文字的加工润色较多地要由修改阶段完成。

来源:《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附:修改诀窍)》,《网络编辑之家》微信公众号;《好文章是精心改出来的》,新华网。

若是有不会写,或者是写的不好的,想要修改的。都可以加我q 20127299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