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盤破發,優信在納斯達克敲的是「鍾」還是「終」?

納斯達克敲鐘的那一刻,可能就是優信退市的倒計時開啟。

輿論認為優信這一次是“流血上市”,這形容很客觀。優信開盤價格10.4美元,隨後立即破發,最低跌到8.16美元,當然,最後還是以9.67美元收盤,因為優信在掛牌前“未卜先知”地把發行區間從10.5美元-12.5美元下調到9美金,算是在數字上守住了7%的上漲。

但27億美金的市值實際已經遠遠低於IPO前融資後的估值——在2017年1月優信宣佈其獲得5億美元D輪融資(按照招股書計算實際已達到G輪)後就沒有再明確宣佈過後續融資,然而招股書顯示2017年底,優信仍完成一輪高達2.5億美元的G+輪融資,累計總融資額已經高達13.3億美元。即使按照發行價計算的27.61億美元市值計算,扣除創始團隊持股,優信的早期股東在經歷長達7年投資之後,其投資甚至沒能實現翻倍。加之長期以來優信持續的鉅額虧損以及被不斷稀釋的早期投資,這“流血”上市應該還是流的股東的血,持有24.9%股權的戴琨才是贏家。

優信實際表現低於預期其實是順理成章,因為優信的財務數字實在太難看了。2017年,總營收為19.51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為27.478億元人民幣,不包括股權薪酬費用和衍生負債的公允價值調整在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調整後淨虧損為16.961億元人民幣。而2016年的三個數據分別是8.2億、13.929億元、10.504。2018年前三個月總營收為6.49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為8.394億元人民幣,虧損還在增大。

也有觀點認為對互聯網公司來說,虧損不重要,遠有京東,現在有美團,都是財報虧損上市。但都是虧損,背後的“含金量”是不一樣的。

美團營業收入2015年至2017年分別實現40億元、130億元、339億元,虧損則從2015年的59億元收窄至2016年的54億元,2017年進一步收窄至28.5億元,三年內虧損減半。與此同時,美團一直擁有穩健的現金儲備。招股書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團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短期投資共計452億元。

在美團訂一次外賣送餐大概要支付5-7元的配送費,可見能實現數百億營收的美團做的是一件超級高頻的生意。優信一年接近20億的營收放在其他行業裡也還算可以,2017年GMV 是434億元人民幣聽著也挺詐唬的,但是放在汽車交易裡,其實只能說是很小的一塊兒,2017年優信二手車平臺銷售了634317輛汽車(姑且認為招股說明書裡的數字是絕對真實的),而這一年中國的二手車交易總量為1240萬輛,其實就是個零頭。

所以,優信創始人戴琨說“優信成為中國二手車電商赴美上市第一股,而中國二手車市場超過美國只是個時間問題。”,以此暗示優信發展的前景遠大,其實就是偷換概念。

第一,中國國情和美國不一樣。老美相比中國地廣人稀,汽車是必需品。號稱超級大都市的洛杉磯和上海北京比,我們都叫它洛村,大量人口分佈在衛星城,同時老美有完備的二手車交易、流通、金融(信用)體系,國內現在二手車流通都是個問題,這個懂得自然懂,不仔細說了。

中國二手車市場不能和美國類比,同理優信也沒法對標美國的二手車商。如果真要對標的話,不妨算筆賬:按照年毛利計算,優信僅為CarMax的8.2%,後者130億美元的市值同樣也僅能支持優信約10億美元的估值而已。優信現在的市值大概是27億美金,不考慮其他因素,也要打個四折才正常。

第二,中國二手車市場就算趕超老美了,這個紅利輪不輪得到優信吃還是兩回事。我們講,看互聯網企業,虧損確實不重要。 重要的是錢砸到哪裡去了,以及砸出來的市場規模是不是有效的。不論當年京東把錢投入到物流建設,還是今天美團投入到消費者生活的各個場景連接,最終的效果至少要有三個結果中的一個:

首先,能力創造價值,比如物流體系開放;其次,構建消費者高頻和剛需的各個場景,比如美團餐飲超市外賣,消費者總會在生活中遇到不得不叫外賣的場景;最後,產業鏈垂直整合,縱深,升級。比如企業是不是有資源和金錢投入到供應商的幫扶中去。

那優信呢?造成虧損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先看一組數字:

16年的營收,銷售與市場,研發費用分別是8.2億,7.9億,1.6億;17年三項分別是19.5億,22億,2.2億。也就是說砸錢在銷售與市場上的費用比營收還高,甚至相比16年效率還降低了,交易規模增長的邊際成本一點都沒降低,投入研發的絕對金額與16年相差無幾,但在營收中的佔比就低多了。也就是說,優信虧損的錢和前面的三個要素一個都不沾,就是用來咋客戶了,從18年數據看,這種趨勢還在延續。

當初萊昂納多以迷之表情走了幾步就拿下一個大廣告單子的事兒,我們還特別不理解,說優信這樣做的投入回報比正常嗎?現在才明白,萊昂納多根本不是給國內消費者看的,是給老美看的。

我的結論是,優信別說“流血”上市了,根本就沒具備上市條件。王興在15年美團實現盈虧平衡的時候就有機會上市,但他自己說,如果當時上市,就沒後來的外賣什麼事兒了,美團可能就喪失了成為超級APP的機會。而優信呢,上市後就要對全體股東負責了,股東允許你這麼無休止無效率的燒錢嗎?

當然,如果不燒錢,優信可能就馬上垮了,後面還有人人車、瓜子攢足了彈藥打持久戰。優信可沒當年京東說“老子隨時能盈利”的底氣和基礎。我相信優信自己也知道這個局面,只是繼續融資說不過去了,投資人退出的壓力又實在太大。

但這真的是個特別自私的行為。流血上市換來了中國二手電商第一股的名頭,世界的眼睛在都盯著。你的股價破發,乃至將來腰斬退市都不奇怪,但那一天真的發生了,不是明著說中國二手車電商有問題麼?讓後來的人還怎麼玩?本來,正常的做法應該是繼續扛著,找到下一輪融資,能真正投入到研發和企業護城河的建立後再上市,但優信最終選擇了一條令人不齒的路:“要玩完,大家一起玩完。”反正CEO也肯定要發財了,不是嗎?

開盤破發,優信在納斯達克敲的是“鍾”還是“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