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收入14年領跑全省 嘉興到底有何「祕訣」

2018-08-03 17: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傅靜之 文 戚建偉 圖

农民收入14年领跑全省 嘉兴到底有何“秘诀”

從車水馬龍的鬧市區出發,隨意搭一班公交,它的終點或許就是讓你魂牽夢縈的“田園風光”;這裡的白天,靜謐中迴盪朗朗讀書聲;夜晚,家家戶戶亮起的燈光,是每個夜歸人的“幸福港灣”;社區服務站裡細緻、周到的辦事窗口,讓每個村民和城裡人一樣,享受著“最多跑一次”帶來的各種便利……這裡,就是浙江省城鄉界限最“模糊”的地市之一——嘉興,它是全省第一個所轄縣(市)全部進入城鄉全面融合發展階段的地市,它的統籌城鄉發展水平位居全省之首,它的農民收入連續14年全省第一,它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亦是全省最小的。

嘉興花了15年時間,開闢了“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生產生活生態相互融合、改革發展成果城鄉共享,具有嘉興特色的統籌城鄉改革發展之路”。近日,筆者走進這裡的美麗農村,記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這片魚米之鄉的成長與蛻變,探究這方百姓的幸福密碼。

农民收入14年领跑全省 嘉兴到底有何“秘诀”

農民收入14年領跑全省

嘉興到底有何“秘訣”

农民收入14年领跑全省 嘉兴到底有何“秘诀”

2017年,嘉興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436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再創全省最低紀錄。連續14年全省領跑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的“強村計劃”為村集體經濟注入的“強心劑”。以海鹽縣五聖村為例,全村2800人,只有33人和170人分別在省外和海鹽縣外務工,本村人“守家守業”的比例高達93%。由於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密集分佈在村莊周圍,嘉興農村的大部分人都像都市白領那樣過著“朝九晚五”、就近上班的生活。白天,村子裡靜悄悄的就像城市小區那樣;一到傍晚,伴隨著下班的人們回到家中,這裡就成了“萬家燈火”的幸福家園。“沒有一個空心村”,在嘉興,成了現實。

即便是那些上了年紀、賦閒在家的大伯大媽,同樣也有大把的就業機會。全市設立了200多家農村勞務合作社,每每遇到有季節性農活、雙11網購季這樣的“急活”,村幹部就挨家挨戶去招募。打工收入,合作社幫你談好;意外保險,合作社幫你買好;幹活賣力,有對應考核制度予以獎勵;委屈、難題,合作社出面協調。

一方面通過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支持農民轉移就業和就地就業,讓非農收入佔到當地農民全部收入的9成之多;一方面通過設立勞務合作社,讓近3萬名賦閒在家的農民忙碌起來,人均每月增收1800元……這組數據,解答了嘉興農民連續14年領跑全省的“秘訣”。

百姓福祉不斷提升

公共服務功不可沒

村村通寬帶,村村有公交,水電不愁,生活無憂……這不是偏遠山區牆面上的大字報,而是目前嘉興農村的真實寫照。

农民收入14年领跑全省 嘉兴到底有何“秘诀”

走進濮院鎮新聯村,參觀者會有一種穿越到城市的“錯覺”:500多幢整齊劃一的聯排別墅,車庫、露臺是標配;按高檔住宅小區的標準配備物管、保安、監控;整個村莊好似一個龐大的別墅區,綠樹成蔭、整潔清爽,垃圾分類設施擺放得井然有序。自2009年該村實行“新農村集聚”以來,目前已有300戶人家正式喬遷新居,而最後的四期工程、200多幢別墅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交付。

由於緊挨著羊毛衫市場,村裡大部分人都在市場裡就業,有些生意做得好的,早早在桐鄉市區購買了公寓、豪宅;可如今,新聯村被改造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別墅村”,即便在外置業的企業主們,也都“春回燕歸”一般地回到村裡居住,使這裡一入夜就享有著別的別墅群難得一見的高入住率。

隨“硬件”一起提升的,還有新聯村民的幸福指數: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年補助500元,到了70歲提高至1000元;去年開始逢年過節,每個村民都能領到“分紅”;村裡除了幫助繳納醫保,自費部分還能享受每年最高2萬元的報銷金;以前家裡有事就去村委會,如今集合作醫療、公交卡、計生服務、紅色代辦、貸款保險、法律服務、學雷鋒志願站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社區服務中心,成了為大家提供各種生活服務的好幫手。

全市戶籍人員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8%以上,社會基本醫療保險綜合參保率達到98.8%;為城市居民提供家政、維修等各種服務的96345熱線,逐漸成為眾多村民們的“百事通”;村村皆有圖書館,平均每個村有3支以上的文藝團隊……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嘉興在公共服務上的全方位提升,受到了城鄉居民的點贊,也大大提高了他們在此安居樂業的滿意度與幸福感。

立足發展現代農業

改革創新亮點頻現

农民收入14年领跑全省 嘉兴到底有何“秘诀”

積極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秀洲區,正在打造融現代農業、休閒農旅、田園社區為一體的“浙北糧倉·田園古鄉”; 簽下35億元農業大單的平湖,將與上海蔬菜集團合作打造現代農產品物流中心,為浙滬兩地的“菜籃子”工程加設保障;在滬上頻繁亮相的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嘉田四季”,將著力構建區域品牌質量的標準化生產、管理和監控體系,確保農產品生態、品質、安全。

江南小烏鎮,田園新生活——嘉興為城鄉居民、外來遊客築造的這個田園夢,依靠的正是以供給側改革為引導的現代農業。以糧食生產保持穩定為前提,當地的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蔬菜、果品、食用菌、花卉苗木、水產等主導產業日益壯大,畜牧業加速轉型提質,“旅遊+”“互聯網+”等新業態快速發展,去年光是農家樂這一塊就接待了各地遊客3600多萬人次。繼平湖首創農業經濟開發區模式,目前嘉興有1700個糧食生產功能區、78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3個現代農業產業集聚區和4個特色農業強鎮,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在不斷壯大,品牌建設加快推進。

在牢牢把握現代農業這個主抓手的同時,嘉興放開手腳,實施、推進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直擊難點痛點的改革與創新:優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的同時,拓展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進一步縮小嘉興城鄉居民享受的福利待遇差距;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促進農民經濟身份與社會身份分離,解除農民“離鄉”之憂;創新實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構建了“大事一起幹,好壞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鄉村治理新格局;以助推村集體經濟加速跑的“飛地抱團”模式,更是走出嘉興、走出浙江,成為許多其他省市爭相效仿的“嘉興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