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愛因斯坦會後悔造出原子彈?

派拉特之書


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的兩個原子彈,造成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的災難。愛因斯坦聽聞此消息極為震驚與後悔。

他雖沒有參加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但著名質能方程式E=mc2製造原子彈的理論是他首創的

愛因斯坦後悔的心結是什麼呢?

1、原子彈面世背景

愛因斯坦研究首創的質能公式,為原子能機械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30年代,英國、意大利、德國等物理科學家通過原子物理研究發現:1克重的鈾裂變後,能量相當於燃燒3噸煤或200升汽油釋放的能量,產生的爆炸力是驚人且不可估量的。


科學家為此發現激動不已時,沒想到也被德國盯上了。因他們想通過這個毀滅性的核武器來征服全世界。(加粗)為此召集了6名原子物理學家到柏林舉行有關原子彈研究的秘密會議,代號“U”計劃。

德國的計劃讓這些科學家心急如焚,如果德國搶先製造出原子彈,那麼人類就將面臨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但就當時綜合實力與戰爭環境來看,只有美國才有可能與德國抗衡。

費米等科學家於是請德高望重的愛因斯坦做為代表,直接上書美國總統羅斯福,說服他儘快投入原子彈研究工作。

羅斯福被眾科學家說服後,批准了原子彈研製計劃,取名為“曼哈頓工程”。美國國會為此撥款20億美元,作為研究投入經費。

2、原子彈爆炸始末

日本在狂妄野心驅使下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導致太平洋戰爭爆發。但最終促使美國對日本投下毀滅性的兩顆原子彈卻是多方面的原因:

1)日本在當時戰敗已不可避免,但日本仍發動大規模的自殺性反攻,特別是“血腥的塔拉瓦之戰”。日本近乎瘋狂的行為,造成美軍人員傷亡慘重。杜魯門對此心知肚明,面對日軍的殊死抵抗,美軍在傷亡上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加之美國破譯日本情報獲知:日本著手製訂戰至最後一人的防禦計劃。想以此贏得有利的投降條件或是談判。


但這場戰鬥對盟軍來說已是穩操勝券,在後續戰鬥中,減少人員傷亡是首要考慮因素。(加粗)

2)美國耗費巨資研究原子彈,若沒有應用到實戰中,國會與國民成員會懷疑花巨資研究原子彈的意義與價值,做為三軍統帥的杜魯門總統也沒法給這些人啥明確交待。

在當時能夠給日本以戰略與心理上沉重打擊,並促使日本儘快投降的最佳途徑,就是使用大家極感興趣的原子彈。

最重要的是:終於可以在世人面前展示原子彈的威力,更為堅實美國在世界地位。面對如此大的誘惑,有書君認為杜魯門不心動都難。


3)揮之不去的心結

多種因素以及日本強硬態度促使下,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先後投下兩顆原子彈,霎那寸草不留,變成兩座死城。兩顆原子彈雖然加劇日本投降的腳步,帶來的卻是日本將近30萬民眾的喪命。

愛因斯坦為此痛心疾首的說:當初致信羅斯福提議研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加粗)

愛因斯坦做為一個熱愛國際和平的科學家,痛恨一切形式的戰爭與殺戮,特別是希特勒滅絕人性的黷武主義。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原子彈成為荼毒生靈的幫兇,也成了愛因斯坦解不開的“心結”。

3、呼喚和平的使者

愛因斯坦為了和平,曾以身冒險。德國侵略比利時發起的“文明世界的宣言”自我辯護簽署聲明,當時有93位名人簽名,他公然反對,同時簽署連他在內,只有4位名人敢籤的《告歐洲人書》反戰書。

這是愛因斯坦愛好和平的充分表現,為了和平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

當時致信羅斯福的出發點也是基於此:他認為美國如果擁有核武器,在制衡下,德國絕對不敢輕舉妄動。

做為科學家的他想法是單純的,他研究發明是為了造福人類,而不是以軍事目的為導向。

如今美國眾多科學家,在他提出有關質能方程式基礎上,研究出殺傷力超乎想象的"小男孩"與"胖子"。只有5噸重的原子彈,在日本廣島、長崎成功試爆死傷幾十萬,屍橫遍野。有書君對於當時慘目忍睹的場面不敢想象。


戰爭就是戰爭,不是以講人道取勝的。原子彈的出現,完全違背了這位巨人的初衷。災難性後果出現時,做為基督教徒的他確實後悔了,原子彈基礎理論如果是其他人提出的,或許他難過程度會小些。

他的心結在他這句話裡更能淋漓盡致地表達,他說:"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是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將用棍棒和石頭。"

原子彈發射按鈕輕輕按下,漫長歲月建立的人類文明將灰飛煙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當時美國人一共研發出了三顆原子彈,一顆拿來試驗威力,另外兩顆投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在原子彈的恐怖威力下,這兩座城市瞬間被威力強大的衝擊波摧枯拉朽,無數日本人作為第一次感受這種地獄武器的人,很幸運的被原子彈炸入了地獄之中,在黃泉之下繼續哀嚎著。

這兩顆原子彈一共奪走了29萬日本人的性命,雖然看著人數眾多,但卻離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還有著一定的距離。

愛因斯坦對自己發起的原子彈製造的愧疚後悔

雖然這個死亡人數在我們看來是不解氣的,但是對於愛因斯坦等人來說卻不一樣了,愛因斯坦是美國原子彈的發起者,本身對於美國研發出原子彈是有著一定責任的,所以他在看到日本死傷了這麼多人後,才產生了愧疚。

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一位紐約時報的年輕記者聽聞原子彈在日本爆發的消息後,他當即帶著記錄本在紐約薩朗那克湖邊找到了愛因斯坦,這次的採訪對年輕的記者來說是一個大新聞,但是對於接受採訪的愛因斯坦就不一樣了。


在採訪中,愛因斯坦表露出了自己的後悔,他說自己後悔給羅斯福總統寫信建議研發原子彈,說自己是將這件恐怖武器從希特勒這個惡魔的手中轉移到了另一個瘋子的手中。

愛因斯坦表達出了自己對日本死在原子彈下的百姓深深的愧疚以及自責,在原子彈爆炸後幾個月,愛因斯坦更是和20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同簽署了一份關於核彈的協定,在協定中,他們希望在未來一同努力消彌核彈給整個世界帶來的巨大創傷。

愛因斯坦之所以會日本人愧疚、後悔的原因

愛因斯坦之所以會對製造出原子彈感到後悔,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和日本人之間沒有太過於深切的仇恨,日本人雖然殘忍,但他們的活動範圍一直在亞洲以及太平洋戰場上,和愛因斯坦之間沒有太過於直接的聯繫。

愛因斯坦真正的仇恨者是納粹德國,他自小在德國長大成長,他作為猶太人的一份子,對屠殺猶太人的希特勒飽含著仇恨。


這種仇恨就如我們仇恨日本人一樣深切,他對日本人的感覺大概就如同我們對德國人的感覺一樣,雖然德國人和日本人一同作為法西斯的主兇,但我們在很多時候,厭惡的也僅僅是日本人,對希特勒的納粹是沒有太多直觀仇恨的。

在納粹滅亡之後,愛因斯坦所想要摧毀的目標從世界上消失了,他的執念也消失了,而當原子彈落在日本的國土上時,愛因斯坦的愧疚感也隨之而來,在他的眼中,那些死去的人都是無辜的人,都是鮮活的生命,在這種情況下他才產生了後悔。


原子彈下無冤魂

但實際中的日本死難者真是無辜的嗎?其實並不是的,當時除了愛因斯坦等一小撮的科學家之外,很多參與在這些行動中的美國人是沒有絲毫愧疚的,因為他們知道日本人的本質是什麼。

當時整個日本都籠罩在軍國主義之下,每個人都是這臺戰爭機器的一顆零件,平常男人上場打仗,女人除了一部分到前線負責後勤、醫療等各種雜事之外,其餘的就是在日本的本土內與老人們一起生產進行戰爭所需的武器、彈藥等各種物資 。

當時日本的小孩雖小,但是他們在家庭、在學校中也被灌輸了軍國主義思想,從小就被當做了人形戰鬥機器培養,培養他們在戰場上不畏生死、以命效忠天皇的意志。

可以說當時的整個日本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無辜的平民,他們是日本整個侵略戰爭的一份子,為日本在中國、東南亞、太平洋島嶼上的作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

如果當時美國人沒在日本投下那兩顆原子彈,他們想要攻佔日本幾乎是要損失慘重才能完成的。



美國登陸沖繩島的巨大傷亡

我們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知道美國人想攻佔日本本土的困難程度有多高了,在美國人準備進攻日本本土前,日本天皇發佈了一億玉碎計劃,準備發動所有的日本國民用生命對美國人誓死抵抗。

我們都知道美國人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充沛的武器彈藥,而且他們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珍惜士兵生命的國家。

在準備進攻日本前,美國軍隊是有著巨大信心的,但是在美國人志氣雄烈準備借沖繩島為跳板進攻日本本土時,他們卻在沖繩島狠狠摔了一個大跟頭。

美國人登陸沖繩島的時候有著40艘航母的輔助以及幾十艘的戰列艦、巡航艦護衛,有著巨量的艦載火炮以及數量龐大的戰鬥機群。

同時他們也有著20萬的兵力和先進的陸戰武器,而沖繩上的日本士兵僅僅只有10萬人。

在美國人有著如此巨大的優勢面前,他們攻佔沖繩卻花費了整整八十幾天的時間,用了將近8萬人的生命才將武器彈藥遠遠不如他們的10萬日本士兵消滅殆盡,看過《血戰鋼鋸嶺》的朋友可能對此會有直觀的感受,因為鋼鋸嶺就是登陸沖繩的一處戰鬥地點。

美國投下原子彈的原因以及很多人的不後悔

從以上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日本人的抵抗頑強程度,據美國單方面的估計,如果他們沒有原子彈,他們將在日本本土犧牲100萬名士兵的性命才有把握攻佔下整個日本,對於愛兵如命的美國人來說,這個數據是遠遠超出了他們承受範圍內的。

所以在原子彈出現之後,他們才會毫不愧疚地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彈,與此同時在日本撒下了1600萬張傳單,在傳單上謊稱他們還有著很多原子彈沒投下,正是在美國人的心理戰術下,日本天皇最終才不得不選擇了投降。

當時很多美國人是知道日本人抵抗的頑強程度有多麼駭人的,美國籍的科學家知道、發動命令的杜魯門總統知道、投下原子彈的那幾名空軍也知道。

所以在後來,不少的科學家以及投下原子彈的空軍們在受到採訪的時候,他們都非常堅決地說出了自己不後悔的原因。

在他們的眼中,當時的所有日本人都是惡魔,他們知道如果不投下原子彈,就將會有更多的美國人死在日本,相對於那麼大的美國人傷亡概率來說,區區一點的日本傷亡在他們的眼中就顯得很微不足道、不足以掛齒了。

(投原子彈的美國空軍)

所以說這就是愛因斯坦後悔造出原子彈的原因,他原本就不是美國人,和日本人沒有直接的仇恨,自然就沒有感受到美國士兵在日本戰場上巨大傷亡帶來的震撼,這才會產生出了後悔的感情,最後我們有必要說一下,那就是實際上的原子彈之父是奧本海默而不是愛因斯坦,不過愛因斯坦是美國原子彈研究製造的發起者,說他造出了原子彈也沒有什麼錯誤。


孤客生


這段時間總覺得好像世界又不安穩了,感覺每天都處在各種奇怪的威脅下。這些威脅中最恐怖的莫過於核戰爭,歷史上也只有二戰的廣島和長崎遭受過核武器。

雖然我們已經72 年沒遇到過核威脅了,但在二戰結束時,整個世界都被核彈的威脅所籠罩……

我們在核戰爭的威脅下度過了二戰後初期

現在對大多數人來說核戰爭是一個只存在於電影和遊戲的概念,但在二戰後很長一段時間的世界來說,核戰爭是真實存在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為了反對核武器,二戰後參與核彈研製的科學家和十幾位諾貝爾獎得主共同創辦了一份《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這份報紙建了一個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

這個時鐘到達0 點,那意味著人類隨時都會滅絕。到目前為止,離0 點最近的一次是1953 年的23:58,距離午夜只剩2 分,因為美國和蘇聯在長達9 個月內反覆測試熱核裝置(也就是氫彈),氫彈的殺傷力和範圍都遠大於核彈。

八年後的「古巴導彈危機」也是距離末日很近的一次。1961 年,赫魯曉夫為了給美國人臉色看,腦子一抽把核武器部署到了美國人家門口——古巴。13 天內美蘇經過各種協商和妥協,為了雙方都好,終於沒發動核戰爭。

因為核戰爭代表的是全球攜手倒退2000 年。

被核彈衝擊波及的樹

核戰爭不是一個你死我活的遊戲,而是雙方一起同歸於盡。

蘇聯在上世紀有一個「死手系統」,這個系統的設定是不論蘇聯領土內哪裡受到核打擊都會把核彈按照預設投往預定地點,就算是敵國在第一次襲擊中將蘇聯所有的高級將領全部成功擊殺,死手系統也會自動啟動並按照既定的程序血洗美國,為啥是美國?因為這個「死手系統」是冷戰期間做的,在蘇聯解體這個系統就已經被廢棄了。

雖然這個系統已經棄用,但類似的「核反擊」還是有的,這樣的程序存在就保證了所有擁核國家都無法率先挑起核戰爭。因為對方在受到第一次核打擊之後也會瞬間反擊扔回來核彈,扔出去核彈的一瞬間地球上已經預定減少兩個國家。地球上少兩個國家之後,剩下的國家會繼續安定祥和,歲月靜好麼?

才不可能…打架的雙方死還不夠,還必須要拉上全世界,不然戰後就落後於人了

挑起戰爭的一方知道自己一定會受到核反擊,在戰後變成廢土,但它的鄰國還會保持著當時的發展力。為了保證戰後發展沒有劣勢,不會在戰後秩序重建中墊底,它一定會朝自己的鄰國和地區強國投射核彈,讓大家都處於同一起跑線。

也就是說假如說有一天,美國政府突然腦子抽筋擰不對了,決定向俄羅斯發起核戰爭,後果一定是美國和俄羅斯在地球上近乎被除名,然後俄羅斯同時向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和整個歐洲發射核彈,美國會向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發射核彈。

這樣一來,沒有人能獨善其身。而那些遭到核打擊的無辜國家也是這麼想的:反正我好不了了,那就全世界誰都不能好,大家一起死吧。

所以如果兩國之間發生核戰爭,那麼全世界就會像下面GIF圖一樣引發連鎖反應:劈里啪啦一起爆炸。

只需要一枚核彈投向任意一個擁核國家都會讓全世界陷入核戰爭,因為國家機器一定會優先保證國家利益。

對於人類來說,發動核戰爭的後果一定是整個人類文明攜手倒退2000 年。

那,萬一,我是說萬一,真的發生了核戰爭,我們會怎麼樣?

首先恭喜,你在電影中看到末世場景已經不是夢了,我們做過的最恐怖的噩夢終於實現了。

核戰爭中最危險的就是大都市中的人們,地球人口會驟降

核彈一定會投往大都市,因為這裡人口密集,商業發達,殺傷力大。現在還在上班的各位,如果現在核戰爭開始的話,只要沒扔偏,跑是沒用的…

根據核彈仿真的軟件,假如在北京市中心投下一顆335 千噸當量的美國核彈,那麼四環內基本上誰都躲不過去。身在五環外的人也別慶幸,因為爆炸之後的事情更糟糕。

由於核彈的衝擊,城市基礎設施會完全失效,停水停電斷wifi,交通系統全部癱瘓,到處都是火災和搖搖欲墜的建築物,光靠兩條腿從這座已經失效的城市跑出去,你覺得行麼?

那時的場景可不會這麼浪漫…

即使遠離核戰區,也可能會因為氣候變化死亡。

核爆炸在城市中引發的巨大火災,會釋放一億五千萬噸煙塵升入平流層,並迅速播散到世界各地,在南北半球形成巨大的煙塵罩。煙塵將在平流層停留數年,並且阻攔陽光到達地球表面。新的研究預測,即使2012 年以前美俄依照SORT 協議( 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 Treaty,消減戰略進攻性核武器)大幅度消減核武庫中核武器的數量,這種平流層煙塵沉積仍然有可能發生。

核戰爭之後預測煙塵的覆蓋和流動

煙塵罩將持續十幾年阻擋太陽光到達地球表面,還會大範圍破壞臭氧保護層,使得大量有害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球表面。

地球表面的溫度驟降,不用多久冰河時期的氣候將降臨到全世界各個國家。長期寒冷、陽光和降雨量減少、大量有害紫外性輻射的增加,會連續十幾年或更長時間縮短或毀壞農作物的生長季節。本來處於飢餓和營養不良的8 億人的生活狀況更加嚴峻,從而產生核饑荒。

也就是說,即使你沒在核戰爭中炸死,也可能會在後期活活餓死。

那時候拍出來照片的光線可就沒這麼足夠了

愛因斯坦曾在過世之前說:「我一生之中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我簽署了那封要求羅斯福總統制造核武器的信。」他還預測說:「第三次世界大戰將要使用的武器我並不知道,但是第四次世界大戰將會用木棍和石頭開戰」。

青年愛因斯坦

所以別希望永遠不要有核戰爭,常規戰爭只會讓國家流血,而大規模的核戰爭卻會讓人類滅絕。


派拉特之書


嚴格地說,愛因斯坦並沒有“後悔造出原子彈”,因為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愛因斯坦自始至終沒有參與。他只是後悔向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

1905年,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表了《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及核動力公式,即著名的質能方程——E=mc²。為原子能的發現和利用奠定了理論基礎。1932年,愛因斯坦為免遭納粹迫害,離開德國到美國定居。很多在歐洲的猶太裔科學家也和愛因斯坦一樣陸續移居美國。他們警告美國,德國正在研製原子彈。特別是從意大利移居美國的猶太裔物理學家費米,從1939年3月27日開始,一直在美國四處呼籲,建議美國能趕在德國前面研製出原子彈。但在當時,核裂變產生的巨大能量能用以製造毀滅性武器,還僅僅是一種理論,美國軍界的領導人對這個新生事物並不理解,對這種呼籲根本不重視,甚至認為這種呼籲是危言聳聽。於是,科學家們認為,只有直接將建議交給羅斯福總統,才有可能使原子彈的研製工作付諸實施,並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愛因斯坦。1939年8月,二戰爆發前夕,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總統羅斯福,告訴他德國已經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鈾礦,位於德國柏林的威廉皇家研究院已開始研製原子彈,同時強調,原子彈有多麼強大的威力。這一建議獲得羅斯福採納。

但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認為,愛因斯坦已公開宣佈自己是反戰主義者,讓他參與研製原子彈的工作存在安全隱患。但是,愛因斯坦的幾位朋友都進入了位於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參加“曼哈頓計劃”,並將該計劃告訴了愛因斯坦。

1947年,愛因斯坦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作為原子科學家緊急委員會委員,對原子彈轟炸作了如下表述:“芸芸眾生皆為同胞,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相信並接受這個道理,則人類發展將更進一步。反之,任民族主義的仇恨狼吞虎噬,人類將自取滅亡”。


馮瑋


當愛因斯坦第一時間得知自己主導研製的原子彈在廣島爆炸後,喃喃自語道:“我有罪!”我們很容易理解老邁的愛因斯坦當時的心情,畢竟是他提議並主導研發的原子彈。但是對待敵人是來不得半點仁慈的。就如同一個子彈,用在好人手裡它就是正義的,用在壞人手裡它就是邪惡的。

不過,當年機組成員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執行的任務是錯誤的,並且終身不認為自己做錯了。2005年,當年機組乘員範·柯克(照片中左邊那個大帥哥)與另外兩位尚存的機組成員一起發表聲明,稱如果有機會再來一次,一樣會執行投彈任務。(注:柯克老爺子1921年出生在倫敦,2014年在佐治亞無疾而終,真是好人長命百歲。)

而當年執行投彈任務的查爾斯.斯韋尼,這位和當年愛因斯坦一樣白髮蒼蒼的老人1995年在美國會做了一個長達5000字的演講。演講中少將多次提到了日軍所到之處虐殺平民、戰俘等種種戰爭暴行。這位退役的少將尖銳的指出,日本天皇和軍方抱著僥倖心理,拒絕投降,要日本老百姓陪他們一起“玉碎”。直到三天後第二枚原子彈落下,日本天皇才宣佈投降。查爾斯一針見血的指出,對日本民眾生命漠不關心的正是他們的天皇與軍方。

而科學家的情懷總是容易被道德綁架,一廂情願的以為如果沒有自己研發的新式武器戰爭可能就不會這麼殘酷。然而正如退役少校斯韋尼所言,如果是日本掌握了原子彈,則很難想象各國人民將面對怎樣的浩劫。


楠竹一


愛因斯坦當時之所以拼盡全力去建造原子彈,是因為他自己就是猶太人,而法西斯政府中的老大德國卻瘋狂屠殺,當然愛因斯坦心中會很氣憤,而且另一反面,愛因斯坦也是一位有愛心,也是有正義的科學家,面對法西斯政府挑起的戰爭,而且對於平民百姓的瘋狂屠殺,愛因斯坦已經是恨透了法西斯政府,然而,當時的戰爭美國還沒有參與,世界形勢並不樂觀,德國實力太過於強大,甚至一個國家基本都快把整個歐洲佔領,只剩英國和蘇聯在苦苦支撐,而日本也正在侵略中國,當時世界都不看好中國能夠抵擋住日本進攻,如果在日本取下中國後同德國夾擊蘇聯後果不堪設想,在如此情形下愛因斯坦絕對心如火焚。

更加不幸的是愛因斯坦得知許多科學界的科學家被法西斯控制,他明白這是在研究核武器,他知道核武器的威力,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阻擋,幸好日本發起了珍珠港,把美國拖入了戰場,愛因斯坦明白能夠有實力建造原子彈的國家只有美國,而且必須趕在德國之前研製出來,於是開始向美國政府請求建造原子彈。


徵得美國政府同意後,愛因斯坦迅速徵集科學家開始了研究,愛因斯坦到底是世界上號稱最聰明的人,他趕在德國之前研製出了原子彈,然而世界上局勢已經變了,法西斯政府開始潰敗,中國也成功拖住了日本甚至把他打到苦戰,德國在進攻蘇聯吃了敗仗,而意大利更是不值一提,此時發財法西斯政府以是板上釘釘,愛因斯坦已經認為研製出的原子彈作用只是震懾作用,畢竟威力太大殺害更多的是無辜的平民。可如今已經不是他能夠控制,美國政府為了讓日本迅速投降,在日本廣島長崎各投下了一顆原子彈,霎時間便寸草不生,變成兩座死城。

而這一切讓在研製原子彈過程中的領導者愛因斯坦心中有了沉重的負罪感,他難以釋懷,他認為已經沒必要這麼去屠殺了,他反對這麼做,他一直是個愛好和平的科學家,如此一來卻讓世界陷入了更深的危機之中!

所以在這種種情況下,讓愛因斯坦十分後悔建造出原子彈,甚至愛因斯坦還警告人類,如果這麼下去,下一次世界大戰將會是石器時代的戰爭!!


良城啊少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愛因斯坦1955年3 月19日給朋友馮 勞厄的信吧:“關於原子彈和羅斯福,我所做的僅僅是:鑑於希特勒可能首先擁有原了彈的危險,我簽署了一封由西拉德起草給總統的信”

再來看看斯溫採訪了愛因斯坦的記錄,他(愛因斯坦)說:“我不能從任何第一手知識來講原子彈的發展情況,因為我不在這個領域(指原子彈的研究)裡工作”


最後我們看一下核能的發現與研究過程:

1899年居里夫婦在實驗室裡發現了鈾、釙具有放射性,並在瀝青鍋裡提取了10克純鐳。這是人類第一次接觸與觀測到核能。

1905年愛因斯坦在《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關於質能關係的推論,對核能做出瞭解釋。

1938年底,德國柏林的哈恩與斯塔斯曼用中子束轟擊鈾,使鈾第一次發生人工核裂變,鈾元素裂變成了一些鹼土元素。

1939年初,費米、約里奧居里與西拉德分別獨立地研究核裂變反應,並發現鈾核裂變時又會放出大量新的中子,從而想到了用這種新中子又去轟擊其它還未反應的鈾核,使之產生鏈式反應。差不多同時,邁特內與其外甥弗裡許研究了哈恩實驗的結果,得出核裂變會釋放巨大能量的推論。

1942年在美國建成了第一座原子反應堆,曼哈頓計劃開始,直到1945年8 月6 日凌晨廣島原子彈爆炸。真正在整個研製過程中起領導作用的是奧本海默,還有玻爾等人也在此“曼哈頓工程”中發揮了作用。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

說愛因斯坦研製出原子彈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更何況說他為此時後悔!

強哥好高興


首先說一句話愛因斯坦還是美國的原子彈之父,他們後悔造出原子彈是在一個什麼實習呢?是在原子彈剛剛實驗完,還沒有投入真正的戰場時候,他們就開始已經反悔了,說我們把潘多拉的魔盒裡面將災難給釋放出來。

1945年7月份歐洲戰場早就已經結束兩個月了,這個時候美國人試驗了原子彈,對於愛因斯坦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他們沒有真正憎恨的國家,如果說有那就只有一個納粹德國,因為是納粹德國將他趕出了自己的家鄉,讓他有家不能回,最終只能流浪至美國。

因此,即便是製造原子彈,我相信當時美國國會給愛因斯坦的承諾就是製造原子彈,我是為了對付納粹德國不是用來對付其他國家,你不要想歪哦,當然,美國政府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從國庫撥了14噸白銀下來,難道就是為了造一個禮炮來弄一聲響。

愛因斯坦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以後,對於美國政府的做法肯定是自己有點兒感覺的,這個時候歐洲戰場結束美國卻還要執意實驗,使用原子彈的野心昭然若揭,就是用來對付自己的敵人的,而這個時候,世界上哪一個角落還在那進行戰爭,日本,此時此刻,當然花費這麼多心血,愛因斯坦和美國原子彈之父肯定是要把這個實驗給進行完畢的,否則花了這麼多數據,那麼多金錢,這麼多時間,沒個成果拿出來怎麼對得起其他的科學家,包括自己對於那份真理的求知慾也迫使著他們同意這一次核試驗,得,美國政府要的就是這句話。

因此1945年7月16號美國人正式開始自己的第一次和實業,當然,這一次和實驗是成功的,左爆發出來的能量是新人的,也讓在望遠鏡裡面看到這一次和試驗成果的美國原子彈之父趕到了冷汗從背上噌噌的往下流啊,什麼叫毀天滅地什麼叫做寸草不生,但所爆發出來的能量超乎的人們的預計。可以說刷新了所有在場人的三觀。

如果說這款武器用於殺戮的話,那麼發明這款武器的人將會永遠被釘在人類的恥辱架上面,你包括髮明馬克沁重機槍的馬克沁本人也是被人類慣以戰爭罪之名,所以在核試驗結束以後,包括愛因斯坦,美國原子彈之父在內的一系列的科學家簽署了一項聲明,就是反對原子彈進入軍事用途,當然這個東西也沒啥用場,美國政府只是覺得你的這個幾個科學家是不是有點太不配合了,接著將兩顆原子彈扔到了日本。

原子彈之下沒有任何冤魂,不是出於一箇中國人,而是出於一個人類對於日本人在二戰所犯的戰爭罪行的一種憤怒。

但是這個時候美國原子彈之父覺得我範錯了,我真的錯了,我把這個孩子帶到這個世界就是一個錯誤,因此決定不再參與任何和試驗,終其一生都在研究如何阻止核試驗所帶來的汙染和破壞。

這個時候美國總統杜魯門說了一句大快人心的話比,殺人多,來,我手裡的兩把刀裡面沾的鮮血,咱倆要不要比一下,真他孃的矯情。


漩渦鳴人yy



愛因斯坦作為一名偉大的物理學家,以相對論的發現而聞名於世,E=mc2是他從狹義相對論推導出來的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定律。

基於這個質能方程原理也為原子彈的研製打下理論基礎。但是曾經建議羅斯福總統研製原子彈的愛因斯坦最後悔的可能也就是參加了這項研究。   


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向羅斯福總統建議,促使總統下令開展了“曼哈頓工程”。愛因斯坦深知原子彈的破壞力,而他建議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德國在盟軍之前研製出來原子彈。

1945年愛因斯坦得知德國的原子彈計劃只是在圖紙上時,愛因斯坦又建議停止研究原子彈,防止發生對人類世界的危害與各國之間的軍備競賽


  當原子彈在日本投下後,殺傷力極大,促使日本投降,他說:“我現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後悔,後悔當初不該給羅斯福總統寫那封信。……我當時是想把原子彈這一罪惡的殺人工具從瘋子希特勒手裡搶過來。想不到現在又將它送到另一個瘋子手裡。……我們為什麼要將幾萬無辜的男女老幼,作為這個新炸彈的活靶子呢?”


他不止一次的表示後悔參與了原子彈的研究,並說:“早知如此,我寧可當個修表匠。”直到去世前他還在奔波於反對核戰爭。

其實愛因斯坦也不必懊悔,這一發明的產生是當時社會發展現實情況推動的產物,即使愛因斯坦沒有推動他產生,別人也會取而代之,社會發展的趨勢決定了武器的更新換代。


原子彈作為一種大規模殺傷武器,他的殺傷力絕對不是一般常規武器可以比較的,一旦發生核戰爭,整個地球都會受到影響,但願未來能世界和平。一旦一場核戰爭開始,那麼下一場戰爭必將回歸原始的木棒戰爭,人類社會也必將倒退。



九零後養生老人


先不說答案,我昨天從我弟弟的初中作文選上看到一篇作文:講的就是說一個人穿越到1939年。一個人阻止,愛因斯坦向羅斯福傳信,光於原子彈如何製作的信。證明愛因斯坦已經後悔了。他曾經說過:“我不知道如果有世界大戰,第三次世界大戰用什麼武器。我只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會用,最原始的武器。”其實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武器會用原子彈。愛因斯塔是知道的,只是他不想說的那麼難聽。就拿往廣島和長崎投的兩顆原子彈來說。1945年投的,轉眼間,73年過去了,那裡的汙染還是那麼的嚴重。環境是多麼的爛。證明原子彈的危害是巨大的。美國人能造出原子彈,那麼其他國力相同的國家也能造出。而造出之後,一旦世界大戰爆發。都會使用原子彈。等到世界炸沒了,所以第四次世界大戰,只能用原始人武器來打。這就是愛因斯坦的擔憂,最後一句答案:他的擔憂是怕世界被原子彈炸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