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人类学

旅行人类学

旅行人类学

33岁的阿丽切·皮丘基和34岁的安德烈亚·安杰利是米兰理工大学的校友,前者学的是工业设计,后者是建筑专业。4年前的2014年,这两位意大利青年获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基里巴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iribati)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成为被海水淹没的第一个国家。纯粹出于业余爱好,两位设计师飞越了1.4万公里,在它消失之前到达这座太平洋中部的岛国,并在那里进行了三个月的田野考察——当然他俩把这次经历称为“旅行”,但人家的旅行总结是一本深入、细致、丰富的图文笔记集,并于2015年出版为《即将消失的世界:海岛人类学笔记》一书。该书中文版2018年3月在中国出版,标注是“适宜12岁以上阅读”,却在儿童、成人以及众多旅行爱好者们之间得到不小反响。

遥远陌生的精彩

基里巴斯共有33个小岛,分成吉尔伯特群岛、菲尼克斯群岛和莱恩群岛三大群岛,共有32个环礁及1个珊瑚岛,它们在世界地图上只呈现为33个小黑点。从其东部著名的圣诞岛,到最西部的巴纳巴岛,分布于赤道上3800公里的海域,拥有世界最大海洋保护区。基里巴斯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低度开发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而又横跨国际日期变更线交叉点上的国家,被探险家称为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其所属的莱恩群岛是全球唯一使用UTC+14时区的地方,这使得基里巴斯成为全球最早开始一天的国家。

阿丽切·皮丘基曾发表过许多与建筑和设计主题有关的文章及出版物。她说小时候学习地理很吃力,随后却对地图产生了浓厚兴趣。这趟旅行让她的职业规划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促使她回来后选修了环境、土地和景观领域的人类学课程。

安德烈亚·安杰利从事过工程、出版、档案、设计研究等不同职业。小时候,他经常低着头在作业本上画飞机,而现在飞机成了他远行的工具。在旅行中,他发现用绘画更能讲出精彩的故事。

旅行人类学

当地人以潮汐节奏安排日常生活

他们在岛上深入当地人的生活,参与婚丧嫁娶,走访渔人、养殖业者、巫医,观察当地的经济、媒体等各个行业,并挖掘和观察这个岛国的过去和现实。经过深入体验与调查,她用文字记录下鲜活的故事,他拿起画笔绘制当地图景——33篇田野调查日记和44幅图版为主体的海岛人类学笔记,将零散庞杂的信息组织分类,形成了充满惊喜的旅行总结,也全面讲述这个即将消失的世界。书中每一个主题都由两个年轻人亲历的一个个小故事引入,将调查结果以丰富的可视化图表展示,最终成为这个热带岛国环境、文化、社会、族群的大型立体拼图。

田野调查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传教士先后来到这里传教,到现在绝大多数岛民都已经皈依,其中天主教占56%,新教占34%。但岛民仍然保留了很多原始信仰,包括巫术。祖先的头颅或其他骨骼会被保存在公共会堂或神社中。和妻子吵架,导致她离家出走的男子,可以在拂晓、正午及黄昏时分用椰壳盛水浇于头顶,之后将椰壳扔在身前,面朝太阳,诵读咒语——据说这样就能让妻子回家。在首都塔拉瓦的南部地区,大约15%的病人会找精通信仰疗法的巫师看病,接受巫师提供的草药。

他们记录了土法治疗耳鸣的过程,当地术士会不停地念叨1、2、3,把三滴精油滴在病人的前额、眉毛和前臂上,再按摩这三个部位——因为3是当地的幸运数字。他们还记录当地古老的信仰,参与葬礼、成人礼等当地人一生中的重要仪式,也浅白地解说了当地的语言特点和民族构成。

旅行人类学旅行人类学

虽没受过系统的人类学训练,他们却采用了人类学家的视角,进行田野调查式的记录

岛上生活没有内陆的方向感,无东南西北方向之说,而是以海洋和寫湖侧指路。海拔只有2米,这里没有高楼,全国只有一部自动扶梯。因为由一座座环礁构成,所以全国没有铁路,最发达的媒体是广播。岛上人们按潮汐节奏安排捕鱼工作、上学放学等。

海岛生活朴素安逸,摘几片树叶捞几只海鲜就是晚餐,也不需要冰箱,就地取材4天置办一张草垛床。他们发现,基里巴斯的人们心境乐观,过着简单的生活,井然有序,并不因为暗淡的前景而放弃什么。“小日子一天天地慢慢过,不需要为明天犯愁。”

设计师的人类学

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人类学训练,他们却采用了人类学家的视角,进行田野调查式的记录。上海辰山植物园工程师、科普作家刘夙,是这本书的翻译审校。“我自己也不太懂人类学,只是凭着一点刚学到的肤浅知识,判断这本类似民族志(ethnography)的著作,在内容和格式上是达标的,涵盖了人类学田野考察的主要方面。”按照人类学者王铭铭的说法,民族志有几个重点调查领域,包括亲属关系、经济生活、权力系统和信仰体系等,这本小书确实都谈到了。人类学调查让我们在保持主位视角的同时,从客位视角反思主体,从而更好地理解主体,达成主客相互理解的主体间性。换句话就是,人类承受的,我必承受。

最具创意的是,他们把自己的专业也运用其中,用建筑师和设计师的眼光打量记录建筑本身,细述当地建筑的特点、材料、功能和分布。从马路到海边,依次可以看到不同规模的房屋,每种都有特定的用途:kia-kia用作寝室;bwuia规模最大,可用作寝室,也可作为消遣活动室;umwa用作厨房;bata是带墙的储物间;bareaka用作船库。一般小木屋由露兜木作为柱子,不设墙。屋顶由露兜叶编织而成,屋脊是棕榈叶做的,这样的屋顶很厚实,完全可以抵御暴雨,大约每七年换新一次。他们还灵活运用建筑制图方法绘制图版,以直观角度剖解各类屋舍,每幅图都直观生动,一目了然且不失美感。

两人曾到教堂寻求帮助,修女们就带他们参观教区,并讲述继承制度。他们参与当地的晚祷仪式、家庭聚会和社区舞蹈比赛等,甚至还帮助一个人到另一个环礁传口信,教一个岛上的小朋友认水果等。

旅行人类学
旅行人类学

当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几个时刻

作者还寻求海岛国家的方方面面与母国意大利的对比联系,比如他们比较两地的人工设施,对比英语、意大利语和当地土语,总结两地对性的态度和文化的异同等。

在旅行的末尾,作者和当地一群十五六岁的学生交流,问他们如果马上要移民,登上挪亚方舟,会带走当地什么东西。后者列出了清单,除了当地食物,还有人们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包括领养、欢迎方式、平等制度,最后一项是敬老美德。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曾说:“走慢点并无害处,因为他的辉煌不在于行走,而在于亲身体验。”回国后,阿丽切·皮丘基和安德烈亚·安杰利用更多的时间搜索阅读专题论文、书籍、科学杂志、报告、网站等,对素材进行整合、分类和修正,最终整理出涉及风俗、民族、信仰、习惯等60多个认识这个热带岛国的关键词,还为这片土地写下历时3000年的小传。

为人类记录

基里巴斯主要民族是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这让人想到了住着同样民族后裔的拉帕努伊岛,即复活节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出,岛上居民从未超过1.5万人,但在几百年间他们却开采、雕琢并竖起了1000多座巨型石像。那些著名的、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雕像,以及它们背后的失落的精神世界,却至今仍是巨大的谜团。文明的衰落无声无息,即使在信息科技尤其发达的今天,如若不是这本《即将消失的世界:海岛人类学笔记》,在基里巴斯消失之后,不也一样留下无数谜团吗?

旅行人类学

沿海鱼类图鉴

海平面上升本是全球问题,被殃及国家和气候难民的文化应该被作为宝贵的遗产加以备份,其命运本该受到人类共同的关注。然而这个被“上帝遗忘的角落”,对它的探索和备份工作由这两个似乎毫不相关的意大利青年义务完成了。这样的工作除了好奇心,若没有作为世界公民的责任感,没有服务他人的意识,恐怕难以坚持下来。

书中信息丰富的可视化图表仅用黄、蓝、红、黑四色于白底上呈现,插图也出自常见的制图软件,可见没什么技术门槛——但貌似大多数旅行者都可以做出的内容,却是这个世界真心的稀缺。

本文选自《IT经理世界》杂志2018年 7 月 5 号刊 数字艺术 栏目,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纸质版杂志!现在订阅即可享受八折包邮优惠!邮发代号:1-28,购买地址:

http://ceocio.taobao.com(店铺:IT经理世界杂志商城)或http://buy.ceocio.com.cn(杂志网上商城)

作者 | 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