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推荐|在新时代说说“时代”这个词

观察推荐|在新时代说说“时代”这个词

观察推荐|在新时代说说“时代”这个词

众所周知,越是常用的概念,越是看起来简单的概念,往往越是内涵和外延难以厘清,学术界难有共识。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常用而多义的词,理解起来非常复杂。例如,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时代一词被高频地、广泛地使用着,中文版中直接使用时代的就约有3000次,还不包括那些与时代相近、相通的词。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加分析地套用、比照各种范围、各种意义的时代概念,就会在学术和政治上造成不必要的混淆乃至出现错误。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首要的是与制度时代、技术时代等作出区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制度时代

从社会制度视角,马克思主义有社会发展五阶段论,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社会,有时也将它们称之为时代。很显然,十九大的新时代不是这样的时代。更进一步地说,每一社会制度会分成多个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有时也称之为时代。比如,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阶段,也可称之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与之对应,社会主义也可以分为若干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这样的阶段。同样很显然,十九大所说的新时代也不等同这样的时代,不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列的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是科技时代

观察和划分时代有多种视角,如政治的、科技的、发展的等等。这里需要指出现在影响很大的科技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注意从技术发展观察时代。马克思曾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恩格斯指出:“现在我们可以把摩尔根的分期概括如下: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从科技角度阐述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诸如“历史证明,工程科技创新驱动着历史车轮飞速旋转,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源泉,推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游牧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化时代”。当今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十九大所说的新时代不是从科技角度判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际上是从发展角度衡量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不能混淆于“时代主题”

关于时代主题,斯大林1924年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曾说,“现在世界是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新时代,是社会主义革命势力向上高涨与资本主义反动势力向下衰落的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一方面,时代与时代主题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十九大所说的新时代不是对国际大势的判断,不是“战争与革命”、“和平与发展”这样的判断,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没有改变我们有关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新时代与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是什么关系

还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等的关系,也要仔细斟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使用过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等。改革开放之初曾大量使用新时期,后来曾大量使用新阶段,新世纪曾大量使用新的历史起点,这些词都是表示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时代与这些词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相近的,在有些场合是可以互换的。但是从词意上,新时代显得变化更为突出。“时代是思想之母”,用新时代对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有力、更具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