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军队的战斗力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要说历史上战力最强的部队,估计当属秦军以及汉武帝治下的大汉军队。这么说也没错,毕竟一个一统六国,一个铁血军团。但是如果告诉你五十万的秦军曾败以对方五万人的军队,你信?还真的有这么一回事。

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其实即使是在强大的军队,可以做到十战十胜、百战百胜、甚至千战不败。可他也终究会有遇此一败的时候。不是不到,也只是时辰未到而已。不然哪来的朝代更迭呢?虽说很多朝代的更替不完全是因为打了败仗,但不可否认的是,同一个军队,前后一年的战斗力也可能出现天差地别的变化。这与当下的统帅、国家的掌权者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再说了,秦军可以说是虎狼之师,但也不是也成不了永世不败之师,相信估计中外、古往今来,甚至放眼将来,也不会有这样一支军队。那些能保持由登上历史舞台到退出时未与一败的军队,是少之又少,而且成功可以永远是下一次,那失败又何尝不是呢。

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虽然秦军在那个时候就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了,可在此之上还有着一支战斗力更为惊人的军队,他们就是在吴起治下的魏国将士们。魏国曾是强极一时的超级大国,尤其是被魏文侯执掌政权的时候。魏文侯是出了名的爱才,还懂得如何礼贤下士,一时曾有一段时间,各国的各路人才都往魏国而来,甚至还一度踏破了魏文侯的门槛。

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有一次,魏文侯派遣军队攻打了秦国的一处战略要址,国家安全被严重威胁的秦国又焉能善罢甘休,于是发展又调整了数年,便准备还击了。一开始,战斗就呈现了持久而又惨烈的态势。而在这一次的战事结束后,又过了十二年,秦国更是集结了大多五十余万兵力在自己的咽喉要地与魏国再一次决战。虽然人数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魏国吴起的原因,他想出了一系列能用上的鼓舞士气的方法。而被“洗脑”了的士兵在听说秦国来犯时,有的甚至迫不及待的就打算独自应战起来。试想一下,这吴起是有多大的能耐呀,竟能让士兵热衷于甚至爱上了打仗。

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原来,吴起用的是升级版的“论功行赏”:只要是获得战功的,获得卓越战功的,频繁获得战功的将士就能享受到更有的犒赏,甚至军中吃饭都用上了皇家象征的金银餐具,而成为“烈士”的士兵家属,则能每年定时定候获得国家的补助与慰问。这也让上阵杀敌的将士们没了后顾之忧。

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大战在即,吴起亲自统领在此之前没获得战功的将士们迎战秦军,另外还勇士了百余架的战车,外加奇兵小若干。另外,在大战的前一个晚上,吴起还开了次战前动员会,让他们成为了一支真正的“不死军团”,严格来说,是对于死亡毫无俱意,一心只想建功立业的军队。

这支军队战力惊人,但人数不多,就是常胜的秦军见了也是闻风丧胆

在正式的交战中,魏国的这五万人带着高昂的战意、不怕死的精神,真的就发挥了以一敌十甚至还过之而无不及的战斗力,完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其实这里面比不是双方士兵在战力上就存在着一比十的巨大差距,主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统帅的人上。吴起,真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另外他还是个全才,涉猎有兵家、法家、儒家的三家思想,而且在内政的治理上也是一把好手。不过其结局也颇为可惜,竟然是因为自己搞起的“变法”得罪了权贵而惨遭的杀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