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漆器)欣赏,从战国到秦、西汉,不同朝代果然有代沟


1993年江陵枣林铺绿化街1号墓出土,现藏于江陵县博物馆。 战国,口径15.6,通高18.8cm。 木胎,盖顶与底为厚木胎,斫制;盖壁与器壁为薄木胎,卷制。圆筒形,由盖与器身套合而成。直口,直壁,平底,底下有三个铜蹄足;盖面隆起,正中有一个铜环钮饰;腹部有一个铜环形鋬。通体髹黑漆,素面。

彩绘几何纹铜箍三蹄足漆樽 现藏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文物管会,1978年河南泌阳官庄北岗3号秦墓出土。 高14.9厘米,直径10厘米,木、铜。圆筒状,顶部为盖,盖上有三个铜纽,其一脱落,近足部有一铜箍,其上铸有三个蹄形足。樽腹部有一把纽。器内髹褐漆,器外黑漆地,其上有金黄色及椶色纹饰。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彩绘漆云凤纹樽,西汉,通高1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3.4厘米。 此樽于荆州江陵高台6号墓出土。樽圆筒形深腹,漆樽壁为薄木片卷接成型,有盖,盖边以薄木片卷接成型后与盖粘合,盖上有3钮,对称分布。底部有3个铜质兽蹄形足。盖与底均较厚。上腹一侧有一环形铜柄。樽通体髹赭红色漆,盖顶、樽外壁中部绘相互穿插的卷曲形云凤纹,上下绘朱线弦纹。所饰变形云凤纹为西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