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於五代的「傳國玉璽」

消失於五代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簡稱“傳國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而它的材料就是和氏璧,史書記載,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趙,得和氏璧。後來天下統一,嬴政稱始皇帝,就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了傳國玉璽,正面刻上“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個字。

消失於五代的“傳國玉璽”

傳說中,“傳國玉璽”方圓四寸,環刻“雙龍戲珠圖案“,最下面有三道尖波浪線、雙邊。整個圖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現雙龍。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又以八個字代表秦始皇是順受天命,當了皇帝;應該使黎民長壽、國運永久昌盛。然而,秦始皇沒能長壽,秦王朝也沒能延續。

秦始皇死後,歷代帝王都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尊為國之重器。但凡想稱帝者,都先尋找此玉璽,方可名正言順地說是“受命於天”。然而,它在流傳1000多年後,卻在五代亂世中神秘地失蹤了。

消失於五代的“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的傳承可謂波折,它隨著江山易主,流轉了不下十數次。秦子嬰元年冬,劉邦率軍入咸陽至霸上,秦王子嬰投降,奉上始皇璽。秦亡後劉邦即天子位,傳國玉璽歸漢室所有。到西漢末年,王莽專權,當時皇帝是個年幼的孩子,傳國玉璽就留在長樂宮,由元帝王皇后代為掌管,這期間,玉璽被摔碎了一角,後來用黃金鑲補了。後來王莽被殺,璽被校尉公賓所得,獻給綠林軍將領李松。又由李松派人送給更始帝劉雲。劉云為赤眉軍所擄後,傳國璽落入赤眉軍擁立為帝的劉盆子手中。後來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東漢光武帝劉秀。

等到漢末,宦官專權,宮中大亂,漢少帝逃離皇宮,倉促間未帶傳國璽,返宮後傳國璽查無下落。董卓之亂平定後,孫堅率兵駐紮在洛陽城南的宮殿中,在一口井內撈出一位宮女的屍體,脖子上戴著一個錦囊,裡面一個用金鎖鎖著的硃紅小匣,打開小匣,正是缺一小角的傳國玉璽。孫堅得了玉璽,便動了稱霸一方的念頭,然而他沒能留往玉璽,沒多久又被袁術奪去,輾轉到了漢獻帝手中。到曹丕建魏時,逼漢獻帝交出了玉璽,篡了漢室江山。

待到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後來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抱著傳國璽,帶著曹太后、劉皇后以及兒子李重美等人在玄武樓自焚而死,傳國玉璽亦從此銷聲匿跡。

此後,在清朝前期,皇太極從蒙古林丹汗手中得到一枚“傳國玉璽”,但到乾隆年間,經考據,這是贗品。到清未,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這枚贗品也下落不明。

“傳國玉璽”自從五代時期失蹤,國寶的蹤跡真假難辨,或許連贗品都已經失蹤好幾枚了,誰又能說得清呢?

消失於五代的“傳國玉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