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得抑鬱症?

CV73




我是心理問答達人:夏蟲不可語冰2008,請關注點贊轉發並閱讀更多有關抑鬱症的文章,喚醒大眾對抑鬱症的認識和理解!



科學研究表明抑鬱症將成為超過癌症、心腦血管疾病對人類的生存威脅,成為21世紀人類的第一殺手。關注抑鬱症就是關注生命。



上一篇文章談了引起抑鬱症的三方面原因。但人格因素涉及較少。本文主要從人格因素及其成因探討抑鬱症的高風險人格一一討好型人格。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具有下列特徵或部分者

一、做任何事都考慮別人(父母長輩及領導、老闆等)的看法,考慮別人會不會生氣。也可以是同事、同學及周圍關係不錯的人。

二、與人交往中處於被動與服從的地位。



三、不敢拒絕別人,需要別人幫忙時又難以啟齒,唯恐別人不高興。

四、內心敏感、脆弱,極易放大負性事件的影響。有同理心,把別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上。

五、非常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尤其關注負面評價。一個小小的否定會造成嚴重的心理打擊。就是當前所謂的玻璃心。對正面評價的事件並不感到很高興而覺得是自己應該做的。



六、大多數行為的動機往往是為了迎合別人的期望,獲得別人的認可。

七、缺乏底線和原則,非常能夠容別人對他的"越規"行為。

八、活在別人的評價和眼睛裡。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學習和工作,自己的生活受父母或配偶的掌控,乞求獲得父母或配偶的愛。



九、在工作中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寧可委屈自己,甚至受到領導不公的待遇也隱忍不言,不予反抗。

十、對別人不敢說"不",唯恐破壞了看似親密的關係。在夫妻生活中處於被動和服從地位、往往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找理由為對方的不尊重辯解,以求心安。



十一、即使對侍處於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任由他們越過自己的底線,甚至懼怕他們的反抗,一味縱容他們(如做領導或班主任時)。所以總是處於被動地位,不敢擔任領導角色。

十二、缺乏自主意識,選擇或做事通常聽從別人的安排。

十三、從眾心理十分嚴重,逃避責任。

十四、以做一個"好人"為目標,唯恐得罪別人。

⋯⋯



討好型人格障礙的形成

撫養人(主要指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而非無條件的愛。比如嬰幼兒時期給孩子好吃的同時要求孩子微笑或做出親暱的動作。會走路拿東西時要求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才能滿足父母的一個親吻或者擁抱。六、七歲上小學之後正確完成作業才能允許吃飯看電視等玩樂活動,上中學後老師對學生的表揚和愛更是有條件的。比如學習好、表現好才能受到老師及尊長的關注⋯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獲得的愛都是有條件的,根據條件反射理論,愛與條件之間巳經成為嚴重的正相關。只有滿足條件才能獲得孩子最需要的親密關係和愛,這種條件反射的泛化必然形成上面所講的特徵。



給父母老師的印象就是"乖乖女""乖乖男",缺乏自我,沒有自信。一切聽從別人的擺佈與安排。

這種孩子由於缺乏安全感(極度恐懼無人關注一一存在性焦慮)和自我,造成嚴重的匱乏感。是當下空心病及抑鬱症形成的根源。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人格的締造者。父母早期教養和後期中小學生的教育是完善人格的關健時期。心理學研究表明十二歲之前人格巳經典定,人生的基調已經形成。生活的大致趨勢(與職業無關)基本定型。

那麼討好型人格與抑鬱症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部分討好型人格嚴重者而且有其他因素的影響如遺傳、環境刺激等惡性事件伴生)



由於內心的匱乏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與關注,但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所以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快樂少之又少。其次生活在別人的評價和眼睛裡,由於泛化,身邊每個人都是自己討好的對象。感覺自己卑微,自我評價極低。形成的自我意象(潛意識)是:我是不可愛的,我是低賤的,被人瞧不起的,我的努力是白費的,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我是愚蠢的。負能量滿滿。這樣的人在群體中由於自身負能量爆棚對周圍人產生壓抑感,所以容易被孤立。越是討好別人,別人越躲著他。



久而久之,情緒低落、萎靡不振。無價值感無意義感升騰而起,讓自己陷於精神渙散、身體乏力、懶惰成性、不修邊幅。外在表現毫無生氣,邋遢拖延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形成惡性循環,思維遲鈍,嚴重者不能正常學習和工作。

進一步發展表現為焦慮、失眠、惡夢、早醒等典型的抑鬱症狀。



如果出現比較明顯抑鬱症狀甚至伴有自殺念頭。出現自殘自傷等事件就要及時按照上篇文章的指導進行治療和干預。

本文主要討論討好型人格障礙的形成與抑鬱症的關係。如要進一步瞭解抑鬱症相關知識請點贊關注轉發,閱讀前面更多精彩文章。謝謝!


夏蟲不可語冰2008


管奎令:抑鬱願意去找這十類人,看看是否願意找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80, "file_sign": "ff92c0ef7c8506618b354d1d1d1ed2f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