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李健的標準李袁傑已經抄襲,談談中國好聲音導師們的相聲路數

其實筆者因為之前瞭解一些這個節目包括海選評委極其不專業的評判標準和言論的黑幕,比如之前爆出來的評委隔空diss周杰倫,和一些筆者親眼所見但沒曝光上網但內容,本來是不打算關注這一期的中國好聲音的。但是因為好聲音請來了筆者有生以來粉的第一個歌星––––謝霆鋒,再加上搞笑能力爆表的清華段子手––––李健,所以還是關注一下吧。

按李健的標準李袁傑已經抄襲,談談中國好聲音導師們的相聲路數

先來簡要談一談幾位導師的狀態吧,李健老師恬淡如水、溫文爾雅,哈林老師激情似火、一如既往。在這裡特別提一下謝霆鋒,闊別音樂圈這麼就之後還能保持這樣的面貌和狀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我們知道,很多歌星一夜暴富之後,在不長的時間裡很快就頹廢墮落了,吸毒的吸毒,嫖娼的嫖娼,身材也經常是一年不見就寬大了不知幾圈變得不成人形。所以Lewis博士看到謝霆鋒現在有這樣的狀態感到非常欣慰,曾經讓“酷”這個字流行起來的叛逆偶像,如今依然不忘初心並且充滿態度。最後是周董,感覺精神上倒是周董需要向霆鋒學習,現在的周董怎麼說呢……感覺遊戲玩多了,有點頹……歌詞也寫得……一言難盡……我是聽著Jay周的歌長大的,我相信廣大粉絲也希望周董可以繼續努力,精神上可以學習謝霆鋒的依然少年,態度上可以學習哈林的勇往直前,修養上則可以學習李健的儒雅風骨,能夠奉獻給廣大粉絲們更多的作品。

按李健的標準李袁傑已經抄襲,談談中國好聲音導師們的相聲路數

關於整個節目呈現出來的節奏,有些人可能認為是不是太拖沓了,到底是個相聲節目還是音樂節目?其實不然,所謂四個導師“講相聲”其實是要在這個搶人嬉鬧的過程當中給各位觀眾朋友們介紹曲目和歌手演繹表達出來的音樂內容。所以這個相聲的意義之一就是在幽默的氣息中給觀眾介紹更多的音樂知識和內涵。《中國好聲音》第一期視頻鏈接:

http://www.iqiyi.com/v_19rr1mj6sc.html?vfm=2008_aldbd

第一個,黎真吾,《山海》

草東沒有派對的歌,不過模仿的是華晨宇的風格。所以華晨宇那一版的缺點他也有,比如這首歌明明是很淒涼頹廢的歌,結果他和華晨宇卻都用一種很激揚的風格去表達。雖然確實感覺很爽,但是配合歌詞感覺其實有些違和,所以導師們才會這樣評價:

哈林:其實轉身也沒什麼好說的,就很爽嘛。

李健:說心裡話,這首歌我沒有那麼熟悉,我也沒有很清楚這首歌到底講什麼,只不過你的音樂、你的能力太強了,這種感官的愉悅和刺激覆蓋掉了一切。

而黎真吾自己也很同意:因為這首歌我跟老師一樣,我聽不懂它在說什麼。我就是找到這首歌它帶給我的最直觀的感受。我就想的是它怎麼粗、怎麼野,我怎麼來。

也就是說,導師主要是通過這首歌看到了黎真吾的能力。雖然這第一首歌的點評給了很多搶人的戲份,但我個人覺得有點過了,我甚至認為更多是華晨宇給這首歌帶來的影響太大了,這種爽的感覺也主要是華晨宇的改編給這首歌帶來的。

第二位,康樹龍,《魔鬼中的天使》

簡弘亦的版本太深入人心了,雖然這個版本也有他的特點,但我認為還是比不上簡弘亦。李健說他的特點是蒼涼,謝霆鋒也說他其實不夠完美。最後音色不夠清亮卻選擇了李健老師,總的來說實力不強,給鏡頭主要原因應該是李健和謝霆鋒搶人時關於美食的討論以及最後選擇的反差,個人感覺走不遠。

第三位,Tiger,《Loving Strangers》

自彈自唱加分,嗓音有磁性,但其實轉音不夠流暢,可能跟緊張有關係。發音不夠標準,但是是國人可以理解。作為中國人去唱英語要做到不帶口音其實是很難的。最後果然不太喜歡英文歌的周杰倫沒有轉身。

談話中Tiger講了自己平常唱作的風格就是偏北歐民謠,這種恬靜抒情的風格自然是李健的特點。

李健的話語也直指人心:其實北歐這種音樂看似是平淡的寒暄,卻能夠傳遞出無限的涵義,在下比較擅長,啊~

最後她也理所當然地選擇了李健。

第四組,黃安琪&劉安琪,《權御天下》

黑嗓搭配二次元,加入這種死亡重金屬的元素,這種混合只能存在於這種快歌吧……雖然是很有特點,但是筆者暫時還欣賞不了……但是能體現一下現在二次元的風潮和多樣性。

最後她們選擇了謝霆鋒,確實感覺謝霆鋒去hold這種風格比較合適。

第五位,宿雨涵,《等下一個他》

聲音很好,很乾淨,但是說實話,缺乏特點,如謝霆鋒所說,確實是一張白紙。果然第二集很快就被battle下去了。

第六位,王朝,《黃河謠》

重頭戲,第一集最有內容的一首歌,來看看李健導師的點評:

“他的這首黃河謠其實在我看來,即使去掉今天所有的電吉他和鼓我也認為是一首搖滾樂。為什麼會這麼說?因為這首歌曲唱出了當時人們的困惑和疑問,它不會被當時的環境所左右,你看這個歌詞寫的就是這樣,早知道如何又怎樣?很有自己的定力和想法。有時候搖滾樂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不一定正確。但它直抒胸臆、沒有估計、勇敢。”

謝霆鋒也補充道:“這種叛逆的精神是搖滾的基礎,如果沒有控訴或者想說的東西一定沒有你剛剛的態度,反而這種不滿是應該有的。”

李健:“因為你讓我感覺到了,你的歌聲是真正生長在這片土地之上的,而非嫁接過來的。”

​李健講得很直白,現在有多少音樂,包括電影、電視劇、綜藝、娛樂,都是嫁接的?​這種原生態搖滾是非常珍貴和值得保護的。​謝霆鋒的轉身則是基於自己男性荷爾蒙傾向的本能,而且他道出了搖滾樂在國內各種套旋律氾濫的芭樂的擠壓下的市場困境。正如崔健所說,搖滾其實是來自身體本能的聲音,它應該要在中國市場至少有一席之地才是正常的,更不用說搖滾在歐美一直都是主流。

總的來說,搶人當中的點評和相聲除了增加笑料以外,其實也是一個介紹音樂、講解音樂的過程。

整個第一期呈現出來的內容在音樂性上是十分豐富的,有通俗流行、北歐民謠、二次元、黑嗓,還有原生態西北風搖滾。

李健說過,周杰倫很獨特,但市場不需要第二個周杰倫。在技術水準達到一定高度之後,要想成就藝術,一定發掘自己骨子裡的個性,血液裡的東西。可以從模仿出發,但不能以模仿終結。這一點其實不單是音樂,各項藝術和創造性的工作都是必須的。所以就這一點來說,我認為導師主要看到了這些學員的潛力,是個苗子,而不是說現在已經是個成熟的歌手了,具體發展如何還要看後面的表現。

就音樂而言,我個人最推崇這一期的《黃河謠》,其餘的表演則都跟開場周杰倫和李健的演出無法相提並論,即使杰倫最後一個“啊”差點笑場。不過哈林唱得明顯很隨意,謝霆鋒也畢竟闊別樂壇多年。

雖然謝霆鋒對於筆者屬於幼年回憶,但是應該說李健導師才是拯救這個節目垮掉的口碑的關鍵。李健,清華大學電子系畢業,除了音樂還有極其專業的文學修養,甚至還專門做過文學類的訪談節目,參見b站的《李健對話盛可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412622?from=search&seid=13340959062324223542

​李健在2017年的《知識產權跨界談》中還談過關於知識產權的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附上視頻鏈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4413621?from=search&seid=12050263545208573620

在這個視頻的第21分鐘,李健談到了抄襲判定的問題,他認為雖然國際標準是4小節,但是有些音樂,比如流行音樂的旋律,只要2小節就可以聽出來是抄襲。流行歌曲如果完全靠自發的靈感,2小節都完全一樣是非常不容易的,應該區別於所有音樂的國際4小節標準。大家看了很多談論分析李袁傑抄襲的視頻,為什麼無法判定李袁傑法理上的抄襲?其實很明顯,他是2小節2小節的抄,就是在國際抄襲標準的邊緣試探。​但是這種小動作可逃不過李健的法眼,至少在這個視頻裡面我們可以聽出李健的話外音,按照李健的看法,李袁傑已經抄襲了。

在鏘鏘三人行的談話裡李健也表達得很清楚,對於流行音樂來講,旋律是創作者的靈魂,撞車其實是很難的,所以2小節完全就可以判定是抄襲。

最後當時的主持人還說:“應該加大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健哥馬上補充了一句:“應該是非常沉重才可以。”​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院長宿遲也講道:“我寧願讓侵權者鬼哭狼嚎,也不願看到權利人怨聲載道。”​

Lewis博士也深以為然,我寧願看到郭敬明、於正、唐七鬼哭狼嚎,也不願看到宋方金、汪海林再繼續以抱怨的黑色幽默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