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這段時間,《中國新聲音》開場,音樂人李健又雙叒因為風趣幽默的言談上熱搜了。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反差萌的時候簡直不要太多。

之前上《我是歌手》,沈夢辰向他提問:為什麼要唱賣火柴的小女孩?

按照一般思路,歌手應該會說“人很浮躁,童真可貴”之類先鋪墊個情緒。

他偏偏一本正經地答:因為冷······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有歌手找到李健,希望互留個微信,但他是不用微信的,至於不用的理由嘛,他是這樣說的:人比較有威信,所以就不用那個微信。

既然人就有威信,手機幹嘛還裝個微信,emmm……沒毛病。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曾沉寂近十年,有次採訪,正好聊到這事兒,許戈輝就問李健:十年對你來說應該算是一個里程碑吧?

他糾正:里程,但沒有碑。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短短六個字便將不被外物好壞、自己得失所左右的豁達境界表露無遺。

三年前看過李健接受的一次採訪。

他說,所有的成長都是自己的成長,他人的故事不具備任何可參考性;生命就像平均律,一切有因有果,急不得……

那次我就在想,在功利如猛虎,起落如潮水的娛樂圈,究竟怎樣的人,

可以這樣鬆弛、自在地活著?

李健最初走進公眾視野,是和盧庚戌組成“水木年華”。

一曲《一生有你》直接讓兩人名聲大噪,兩人大大小小拿了許多獎。

不過,“水木年華”和《一生有你》讓人印象深刻,李健這個名字,卻很少有人記住。

因為他很快便由於和盧庚戌的音樂理念不同,退出了組合——“再做下去,我的心都要丟了,名利是有了,但自我都沒有了,我不想這樣。”

這是李健關鍵詞之一:清醒。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就像當初他靠著一曲《說句心裡話》拿到清華的錄取通知書,但進了電子工程專業,他是很認真地把電子工程當做第一專業的,音樂只是業餘愛好。

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怎麼去得到。

但這種清醒,不是清高。

之後,他找了一間四合院住了下來,每天就是聽曲、彈琴、寫歌、讀書,你以為很清閒,其實是很清苦。

冬天他得自己起來生鍋爐,因為四合院沒空調。水管老被凍住,甚至要自己安裝水泵。

參加過商演,無人喝彩。

2005年,父親患癌,他手裡只有幾萬塊錢,交給父親的時候,父親哭著說:“給你添麻煩了。”

他轉過身,淚水止不住地掉下來。

第二年,父親離開了人世。

那應該是他最冷的冬天,但他卻寫出了《溫暖》。

真的感謝創作,創作本身,就是創作者的救贖。

李健的底色,絕對是悲觀的。

他喜歡《百年孤獨》裡面的一句話:“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清醒和清高之間差距是什麼?懂得生命的苦楚和卑微。

這就是李健的第二個關鍵詞,通透。

多年後,魯豫聽他的《溫暖》,聽著聽著就情不自禁了:我在雨中聽,在雪後聽,在回家車流中聽,憂傷、平靜、煩悶、快樂,我將不為人知的心緒全然交付給他的歌聲。

這不僅僅是才華了,這是一種生命的靈性和悟性

吧。

《傳奇》這首歌便是他在2002年冬創作的,然而這首慢歌和彼時的流行音樂格格不入,並沒有掀起什麼水花,直到2010年王菲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才爆紅。

他所有的沉澱,歲月都還以了最合適的溫柔顏色。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很多人都說李健是拒絕名利的,但李健的看法是:我不拒絕它,我只是不想讓名利影響私人生活和損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

這種對音樂的熱情,是李健艱難生活裡的光。

他曾在訪談節目裡說過——每當我有靈感創作,這些煩惱就都忘了。而且,在所謂最不行的時候,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我的音樂圈內有很多朋友都那麼喜歡,我覺得我的品質是一定沒問題的。

這是李健第三個關鍵詞:純粹。

創作者,得到名利,就跟買可樂,瓶蓋中獎一樣。但好的創作者,不是為了中獎買可樂的,是為了更爽快地解渴。

還是那句話,創作本身,就是創作者的救贖。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因為可以對世界的本質保持如此的剋制,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鬆弛帶來的幽默,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絞盡腦汁的抖包袱,湊機靈。

比如,在這次《中國新聲音》裡,他調皮地將周杰倫的《等你下課》歌詞“高中三年我為什麼不好好上課”,改成了“高中三年我為什麼不說喜歡你”。因為,“我唱不出好好上課,太違和了。”

薛之謙說段子的時候,給人感覺賤賤的,但李健一本正經說段子的時候,他渾身依然散發著某種溫暖。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微博上一本正經賣萌的照片也不少,都具備一種冷麵笑匠的氣質,這些段子,如果不是李健講,我們不想笑。

這是他獨有的場。

很多為李健著迷的人不免問出,“怎樣才能嫁給李健?”

這個問題最完美的答案是——

  • 你是一個懂得生活為何物的人。泡茶,養花,煮咖啡,懂攝影,會彈琴畫畫,會翻譯葉芝的詩,要知道怎麼做出清香晶瑩最好吃的白米粽。

  • 你要優秀得成為清華的博士,也要美得在路上被星探搭訕。

  • 最重要的是,你還要在5歲的時候遇見他。

這就是李健的妻子,孟小蓓。

他10歲時和5歲的她相遇,真的是太深的緣分。

他叫她小貝殼。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的每張專輯,都有一首歌,是致小貝殼。

小貝殼的微博呈現的,簡直不是都市人生該有的現代生活。

“我在小園澆水,昨晚回來的出差先生隔著紗窗說,與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否則只是時鐘無意義的遊擺……風兒吹過來,小花草紛紛跳起舞~”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你是野生的嗎”,“當然了”,“那我呢”,“你是天上掉下來的”……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曾有記者問過李健,當初夫妻倆度蜜月是去的哪裡。

李健笑笑回答:我一生都在度蜜月。

李健在圈內女性好友眾多,但他不參與一對一的私下聚會。

他非常喜歡蘇菲瑪索,但有機會見到的時候,他拒絕了“遠遠地看著更好”。

有沒有誘惑?我覺得,肯定是有的。

我也不認為李健按照人設在生活,真實的感情總有自己的複雜,李健現在極少曝光感情,是對感情的保護。

一個經常說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人,最懂無常。

但至少,我可以看到的是,他不追求撕心裂肺的高潮,就像對生活的追求一樣,他對愛情的追求,也是隨遇而安,深刻而平凡。

我們見了太多娛樂圈的明星,親手毀掉自己接近完美的生活,在太容易擁有一切的時候,環境會變得傲慢和狂熱,人總有一些自毀傾向。

李健的身上感受不到這種傲慢和狂熱,因為,從頭到尾,他都跟浮華世界保持距離,活在獨立的自己的次元。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他至今不用微信,有人說,李健是禁慾系,其實不是,他的慾望,都在自己的創作裡,被消解了)

三年前,他因為《我是歌手》而爆紅,名利唾手可得,可他重新回到了當初退出“水木年華”後的狀態,又一次選擇了離開大眾視野,沉寂他方,安心聽歌、創作、讀書、旅行。

去看世界;去和樹袋熊對話“聽說,你喜歡我的歌?”;去鄉村和孩子們相伴。

就如曾經退出“水木年華”時一樣,有聲音表示不理解。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他簡單地回答過: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但我覺得成名應該晚一點,尤其是做這行的人。

因為一旦你成名之後,你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屬於你的真正的積累也會很少。

從這個層面,李健的腳又完全踩在大地上,離真實世界很近很近

聞泥土的芬芳,去感受山裡空氣的沁涼,去看日出的感動和喜悅,去體驗生命的珍貴和美好。

李健說,我只想成為一個生活體驗主義,我覺得人應該最大程度享受生活給你的一切。

怎麼可以活成李健這樣?超級難。

才華,外貌,財富,愛情……這些東西很多人都有,最重要——

穩定的心智,對生命的一個很高層面的理解。

所以,李健跟世界保持著若即若離

的關係,這個距離,不僅用於看透世界,更用於看透自己。

林語堂講過,看透了大悲傷,才有小快樂。

所以,他有那麼大而連貫的穩定,又有那麼小而生動的幽默。

最後,想用李健自己說的話來結尾。

“做一個人,要甘於寂寞,也勇於寂寞的。

因為,世界運行的規律,

從來不徹底在我們手裡掌握。

真正的獎賞,

從來都是時間成全的。”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與世界保持距離

這段時間,《中國新聲音》開場,音樂人李健又雙叒因為風趣幽默的言談上熱搜了。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反差萌的時候簡直不要太多。

之前上《我是歌手》,沈夢辰向他提問:為什麼要唱賣火柴的小女孩?

按照一般思路,歌手應該會說“人很浮躁,童真可貴”之類先鋪墊個情緒。

他偏偏一本正經地答:因為冷······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有歌手找到李健,希望互留個微信,但他是不用微信的,至於不用的理由嘛,他是這樣說的:人比較有威信,所以就不用那個微信。

既然人就有威信,手機幹嘛還裝個微信,emmm……沒毛病。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曾沉寂近十年,有次採訪,正好聊到這事兒,許戈輝就問李健:十年對你來說應該算是一個里程碑吧?

他糾正:里程,但沒有碑。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短短六個字便將不被外物好壞、自己得失所左右的豁達境界表露無遺。

三年前看過李健接受的一次採訪。

他說,

所有的成長都是自己的成長,他人的故事不具備任何可參考性;生命就像平均律,一切有因有果,急不得……

那次我就在想,在功利如猛虎,起落如潮水的娛樂圈,究竟怎樣的人,可以這樣鬆弛、自在地活著?

李健最初走進公眾視野,是和盧庚戌組成“水木年華”。

一曲《一生有你》直接讓兩人名聲大噪,兩人大大小小拿了許多獎。

不過,“水木年華”和《一生有你》讓人印象深刻,李健這個名字,卻很少有人記住。

因為他很快便由於和盧庚戌的音樂理念不同,退出了組合——“再做下去,我的心都要丟了,名利是有了,但自我都沒有了,我不想這樣。”

這是李健關鍵詞之一:清醒。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就像當初他靠著一曲《說句心裡話》拿到清華的錄取通知書,但進了電子工程專業,他是很認真地把電子工程當做第一專業的,音樂只是業餘愛好。

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怎麼去得到。

但這種清醒,不是清高。

之後,他找了一間四合院住了下來,每天就是聽曲、彈琴、寫歌、讀書,你以為很清閒,其實是很清苦。

冬天他得自己起來生鍋爐,因為四合院沒空調。水管老被凍住,甚至要自己安裝水泵。

參加過商演,無人喝彩。

2005年,父親患癌,他手裡只有幾萬塊錢,交給父親的時候,父親哭著說:“給你添麻煩了。”

他轉過身,淚水止不住地掉下來。

第二年,父親離開了人世。

那應該是他最冷的冬天,但他卻寫出了《溫暖》。

真的感謝創作,創作本身,就是創作者的救贖。

李健的底色,絕對是悲觀的。

他喜歡《百年孤獨》裡面的一句話:“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裡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

清醒和清高之間差距是什麼?懂得生命的苦楚和卑微。

這就是李健的第二個關鍵詞,通透。

多年後,魯豫聽他的《溫暖》,聽著聽著就情不自禁了:我在雨中聽,在雪後聽,在回家車流中聽,憂傷、平靜、煩悶、快樂,我將不為人知的心緒全然交付給他的歌聲。

這不僅僅是才華了,這是一種生命的靈性和悟性

吧。

《傳奇》這首歌便是他在2002年冬創作的,然而這首慢歌和彼時的流行音樂格格不入,並沒有掀起什麼水花,直到2010年王菲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才爆紅。

他所有的沉澱,歲月都還以了最合適的溫柔顏色。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很多人都說李健是拒絕名利的,但李健的看法是:我不拒絕它,我只是不想讓名利影響私人生活和損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

這種對音樂的熱情,是李健艱難生活裡的光。

他曾在訪談節目裡說過——每當我有靈感創作,這些煩惱就都忘了。而且,在所謂最不行的時候,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我的音樂圈內有很多朋友都那麼喜歡,我覺得我的品質是一定沒問題的。

這是李健第三個關鍵詞:純粹。

創作者,得到名利,就跟買可樂,瓶蓋中獎一樣。但好的創作者,不是為了中獎買可樂的,是為了更爽快地解渴。

還是那句話,創作本身,就是創作者的救贖。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因為可以對世界的本質保持如此的剋制,在日常生活中,那些鬆弛帶來的幽默,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絞盡腦汁的抖包袱,湊機靈。

比如,在這次《中國新聲音》裡,他調皮地將周杰倫的《等你下課》歌詞“高中三年我為什麼不好好上課”,改成了“高中三年我為什麼不說喜歡你”。因為,“我唱不出好好上課,太違和了。”

薛之謙說段子的時候,給人感覺賤賤的,但李健一本正經說段子的時候,他渾身依然散發著某種溫暖。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微博上一本正經賣萌的照片也不少,都具備一種冷麵笑匠的氣質,這些段子,如果不是李健講,我們不想笑。

這是他獨有的場。

很多為李健著迷的人不免問出,“怎樣才能嫁給李健?”

這個問題最完美的答案是——

  • 你是一個懂得生活為何物的人。泡茶,養花,煮咖啡,懂攝影,會彈琴畫畫,會翻譯葉芝的詩,要知道怎麼做出清香晶瑩最好吃的白米粽。

  • 你要優秀得成為清華的博士,也要美得在路上被星探搭訕。

  • 最重要的是,你還要在5歲的時候遇見他。

這就是李健的妻子,孟小蓓。

他10歲時和5歲的她相遇,真的是太深的緣分。

他叫她小貝殼。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李健的每張專輯,都有一首歌,是致小貝殼。

小貝殼的微博呈現的,簡直不是都市人生該有的現代生活。

“我在小園澆水,昨晚回來的出差先生隔著紗窗說,與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否則只是時鐘無意義的遊擺……風兒吹過來,小花草紛紛跳起舞~”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你是野生的嗎”,“當然了”,“那我呢”,“你是天上掉下來的”……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曾有記者問過李健,當初夫妻倆度蜜月是去的哪裡。

李健笑笑回答:我一生都在度蜜月。

李健在圈內女性好友眾多,但他不參與一對一的私下聚會。

他非常喜歡蘇菲瑪索,但有機會見到的時候,他拒絕了“遠遠地看著更好”。

有沒有誘惑?我覺得,肯定是有的。

我也不認為李健按照人設在生活,真實的感情總有自己的複雜,李健現在極少曝光感情,是對感情的保護。

一個經常說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人,最懂無常。

但至少,我可以看到的是,他不追求撕心裂肺的高潮,就像對生活的追求一樣,他對愛情的追求,也是隨遇而安,深刻而平凡。

我們見了太多娛樂圈的明星,親手毀掉自己接近完美的生活,在太容易擁有一切的時候,環境會變得傲慢和狂熱,人總有一些自毀傾向。

李健的身上感受不到這種傲慢和狂熱,因為,從頭到尾,他都跟浮華世界保持距離,活在獨立的自己的次元。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他至今不用微信,有人說,李健是禁慾系,其實不是,他的慾望,都在自己的創作裡,被消解了)

三年前,他因為《我是歌手》而爆紅,名利唾手可得,可他重新回到了當初退出“水木年華”後的狀態,又一次選擇了離開大眾視野,沉寂他方,安心聽歌、創作、讀書、旅行。

去看世界;去和樹袋熊對話“聽說,你喜歡我的歌?”;去鄉村和孩子們相伴。

就如曾經退出“水木年華”時一樣,有聲音表示不理解。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他簡單地回答過: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但我覺得成名應該晚一點,尤其是做這行的人。

因為一旦你成名之後,你的時間會越來越少,屬於你的真正的積累也會很少。

從這個層面,李健的腳又完全踩在大地上,離真實世界很近很近

聞泥土的芬芳,去感受山裡空氣的沁涼,去看日出的感動和喜悅,去體驗生命的珍貴和美好。

李健說,我只想成為一個生活體驗主義,我覺得人應該最大程度享受生活給你的一切。

怎麼可以活成李健這樣?超級難。

才華,外貌,財富,愛情……這些東西很多人都有,最重要——

穩定的心智,對生命的一個很高層面的理解。

所以,李健跟世界保持著若即若離

的關係,這個距離,不僅用於看透世界,更用於看透自己。

林語堂講過,看透了大悲傷,才有小快樂。

所以,他有那麼大而連貫的穩定,又有那麼小而生動的幽默。

最後,想用李健自己說的話來結尾。

“做一個人,要甘於寂寞,也勇於寂寞的。

因為,世界運行的規律,

從來不徹底在我們手裡掌握。

真正的獎賞,

從來都是時間成全的。”

李健:有一種活法叫做與世界保持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