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校研學期待「自由行」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了《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孩子們擁有了集體旅行的機會,多了一門實踐性課程。這是一件好事。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孩子們的確應該走出校門,去認識大自然、接觸社會,成為有情懷、有見識的人。今年4月,我校四至六年級學生開啟了“金華佛手園”之旅,園內的水果、蔬菜,尤其是佛手的生長、外形、價值等知識讓孩子們特別興奮。一次旅行,在幫助孩子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從小接受文明出遊教育的同時,更激發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體驗到生活的樂趣。這是課堂所不能與之相比的。

這是我校所做的研學旅行初步嘗試,與大城市較長週期的研學活動還有一定差距。實際上,一所鄉村學校若要開展研學活動不得不考慮到以下困難因素。一是安全壓力大。安全,是學校立校之根本,容不得一點兒忽視。帶著孩子在校外生活三四天,學校承擔的安全責任太大。二是研學經費得不到財政支持。如今收費已是一個敏感詞彙,且部分農村家庭無力承擔研學費用。三是研學課程設計難度大。作為一門開放性高、自由度高的課程,想要將其開展好,則需要長時間的研討和考察。這些難點,束縛住了很多鄉村學校研學的步伐,幾乎很少有鄉村學校開展真正意義上的研學旅行。

而要擺脫這些束縛,鄉村學校的研學之旅尚需專業、規範。縱觀城鎮各校的研學活動,研學基地的建設有賴於政府投入,並專門服務於學生。這有助於提高研學之旅的安全係數、方便學校組織,形成完善的研學活動課程體系。而在學校層面,則可以嘗試從學校層面固定研學基地、定製研學內容、探索研學課程等等,形成有湖鎮地域氣息和不同年段特徵的研學體系,使研學活動向專業、規範化發展。

(作者系浙江省龍游縣啟明小學校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08月01日第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