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校研学期待“自由行”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孩子们拥有了集体旅行的机会,多了一门实践性课程。这是一件好事。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孩子们的确应该走出校门,去认识大自然、接触社会,成为有情怀、有见识的人。今年4月,我校四至六年级学生开启了“金华佛手园”之旅,园内的水果、蔬菜,尤其是佛手的生长、外形、价值等知识让孩子们特别兴奋。一次旅行,在帮助孩子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从小接受文明出游教育的同时,更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这是课堂所不能与之相比的。

这是我校所做的研学旅行初步尝试,与大城市较长周期的研学活动还有一定差距。实际上,一所乡村学校若要开展研学活动不得不考虑到以下困难因素。一是安全压力大。安全,是学校立校之根本,容不得一点儿忽视。带着孩子在校外生活三四天,学校承担的安全责任太大。二是研学经费得不到财政支持。如今收费已是一个敏感词汇,且部分农村家庭无力承担研学费用。三是研学课程设计难度大。作为一门开放性高、自由度高的课程,想要将其开展好,则需要长时间的研讨和考察。这些难点,束缚住了很多乡村学校研学的步伐,几乎很少有乡村学校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研学旅行。

而要摆脱这些束缚,乡村学校的研学之旅尚需专业、规范。纵观城镇各校的研学活动,研学基地的建设有赖于政府投入,并专门服务于学生。这有助于提高研学之旅的安全系数、方便学校组织,形成完善的研学活动课程体系。而在学校层面,则可以尝试从学校层面固定研学基地、定制研学内容、探索研学课程等等,形成有湖镇地域气息和不同年段特征的研学体系,使研学活动向专业、规范化发展。

(作者系浙江省龙游县启明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8年08月01日第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