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事件堪比烧脑侦探剧!

对于求职者而言,拥有一份完美的求职简历是非常重要的,这份简历将会是进入新公司的门槛,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面试官对求职者的判断与印象,并且影响到求职者是否能够顺利应聘到新的公司。很多人为了能够获得面试官以及企业的好感,提高自己的面试成功率,便昧着良心,特意隐瞒了自己的离职原因以及离职时间,对自己的求职简历进行注水、掺假…

这一次,我们又查出了一宗入离职时间及社保造假的案例。

这次事件堪比烧脑侦探剧!

案例分享

我们在前段时间收到了一家知名企业的委托,这家企业相中了一名研发工程师,由于该岗位属于企业敏感岗位,会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核心业务,所以该企业希望我们对这名候选人进行全面、详细的背景调查工作。

我们很快对该候选人展开了核查工作,没有发现候选人在个人身份信息、教育信息以及违规记录的造假行为,但在就业信息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些疑点。该候选人的入离职时间有虚假成分,该候选人所提供的入离职时间为“2010年1月至今”,并且提供了一名相关的证明人,为了核对信息,我们的核查顾问首先联系到了该候选人的第三方公司(该候选人最近一任雇主的第三方人事外包公司)的HR李女士,可李女士却表示该候选人的资料上显示的入离职时间为“2010年1月-2010年7月”。李女士还表示,自己是于2016年6月入职的该第三方公司,那时该候选人就没有在公司工作了…于是我们通过多重渠道,又找到了之前负责第三方公司人事工作的刘女士,根据刘女士的印象,该候选人确实是2010年1月入职,2010年7月离职的,刘女士还表示,自己并没有听说过候选人所提供的这名证明人。

这次事件堪比烧脑侦探剧!

虽然有所疑惑,但我们随后还是联系了候选人所提供的证明人,该证明人称自己是候选人最近一任工作单位的HR,并非是该企业的第三方人事外包公司的HR。这名自称是HR的证明人表示,该候选人在公司整体的工作时间是2010年7月到2017年12月,入职时是与第三方外包公司签的合同,而2010年7月人事关系由第三方转入到公司,所以候选人在第三方的离职时间定格在2010年的7月份。这个说法似乎符合逻辑,但是我们还是重新找到第三方公司的HR李女士进行信息核实,李女士表示自己也会在近期将详细的原因查明。

为了保险起见,我们的核查顾问也与候选人进行了沟通,请他去打印一份自己的社保记录,并且提供相关的离职证明,以便我们进行信息核对。候选人很快通过邮件给我们发送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是该候选人的社保打印缴费凭证。于是我们要求候选人将该凭证原件寄给我们,可候选人却表示自己将打印凭证弄丢了…自己会再去社保打印缴费凭证,预计两天内会寄过来。

这次事件堪比烧脑侦探剧!

第二天我们就收到了候选人邮寄来的社保打印凭证的原件,以及候选人所提供的社保证明及离职证明,我们将这些相关的证明一同发给了第三方公司的HR李女士。

很快,李女士便回复了邮件,李女士对候选人的离职证明提出了质疑,认为候选人离职证明上所使用的公章与该候选人原公司的公章不一致,且不是第三方公司的公章…附件里,李女士还提供了一张原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我们核对了副本上的公章信息,果然与候选人所提供的离职证明上的公章有一定的出入。李女士还表示自己已经查清楚了一部分信息,候选人确实是2010年1月入职的,但是没有通过试用期就与公司以及第三方公司解除了合同。

这次事件堪比烧脑侦探剧!

我们后来将候选人之前所提供的社保打印缴费凭证的照片与之后寄来的打印凭证进行了一番核对,发现打印的时间居然是一样的,并且精确到秒!但是上面的相关公章所盖的位置却是不同的…我们将这张清单上所显示的“参保单位”位置处的信息放大查看,发现了明显的修改痕迹…这证明凭证也掺了假。后来我们得到了第三方公司HR李女士所提供的候选人原公司的电话,通过电话核实我们得知,候选人所提供的那名自称是公司HR的证明人并没有存在过…

这次事件堪比烧脑侦探剧!

最后,我们与候选人进行了沟通,我们告知他社保打印凭证时间是相同的,他称是让窗口直接按照时间重新打印的。我们告知请他通过“财税政务网”的“网上办税”处登陆个人账户下载完税证明之后,他最终还是“挺不住了”…表示会放弃offer。

这份极其复杂的委托工作,我们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将其解决了。

这次事件堪比烧脑侦探剧!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造假的材料,一定会出现蛛丝马迹,请大家务必擦亮双眼。

坚守职场诚信,维护公平竞争

杜绝造假行为,诚信人人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