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了,爲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提到中國傳統民俗物件,你腦海裡首先想到的會是什麼?

如果稍加觀察,你會發現,在眾多小說、懸疑電影、各類影視劇的場景中,經常會出現的元素,除了各個朝代特有的衣著服飾之外,還會出現一雙做工精緻、色彩豔麗的繡花鞋。比如,張寶瑞老師的《一隻繡花鞋》和況浩文老師的 《一雙繡花鞋》。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繡花鞋的前世今生

人類從赤腳到裹腳皮,再到穿鞋,是文明的一大飛躍。而裹腳之鞋從草鞋、皮履到布鞋、木屐,再到當下五花八門的現代鞋,歷經了上千年的歷史和發展。

歷代文人筆下所形容的仕女,走起路來總是婀娜多姿。那是“結伴踏青去好,平頭鞋子小雙鸞。”遊玩必備的平頭繡花鞋,又是“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沉思時候的那雙金縷,甚至於富貴人家也以鞋來炫個富,“君不見領軍家有鞋一屋,相國藏椒八百斛。”彰顯出主人家纏萬貫的優越感。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鞋履和服飾一樣,都是一種文化載體。每一個歷史時期的鞋履,往往代表了這一歷史時期的文化和潮流。

秦漢時期,鞋履從質樸走向華麗,且在穿著鞋履上頗重視等級之分。

魏晉南北朝時期,絲繩編織工藝較為突出。故而,當時人們多穿經緯彩絲繩編織的鞋,稱為織成履。

到了隋朝,實行以布帛代替為役,亦即允許交納布帛絲絹頂替賦役。

大唐時期,繡花鞋的款式更加豐富,刺繡紋樣更加絢麗多彩,鞋面多以錦緞製作,泛稱錦履。

南唐時期,出現了另世人驚歎的的“三寸金蓮”文化。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於四寸的為“鐵蓮”,四寸的為“銀蓮”,而三寸的便為“金蓮”。“三寸金蓮”之說要求腳不但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彎。

宋代時期,鞋飾多以絲緞為面料,繡各種圖案,宋鞋靴幫面多喜用紅色。

元代時期,履制以靴為主,款式有鵝頭靴、雲頭靴、氈靴、皮靴等。

明代的時候,出現了高跟弓底的蓮鞋造型,在鞋材的採用及色彩的配置上,更顯絢麗多彩。

清代繡花女鞋主要有兩種:馬蹄底鞋、花盆底鞋(也稱元寶底鞋),鞋幫兩側繡有各式各樣的花卉。

隨著歷史的變遷,如今已很難尋覓上述繡花鞋的蹤影,只能從殘留的壁畫及考古挖掘的墓葬中偶見其影。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幸運的是,作為非遺星球體驗師,我遇到了繡花鞋技藝四代傳人(也是繡花鞋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冠琴老師。在她的工作室裡,通過與她深切交談和參觀體驗,重新領略了繡花鞋的魅力。

手工之美,匠人之心

一雙繡花鞋,乾坤在掌中。先是打袼褙、剪樣、刻底刻幫,鋪面,接著配色、刺繡,而後為幫子刺繡,納鞋底、包邊等數十道工序。不僅需要耐心,更需要細心和手巧。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一如79歲高齡的王冠琴老師所說:“一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一定要得有著魔的勁。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做工最繁複的,莫過於專供古代皇帝所穿的龍靴,上邊繡有8條龍,靴筒繡有橘紅色的火龍,靴幫繡有藍綠色的水龍,寓意天地陰陽之和合,象徵著風調雨順。王老師把京繡之華貴、魯繡之大氣、湘繡之豔麗等特點都繡制在龍靴上,該作品也獲得了國家文物局頒發的“中華民族藝術珍品證書”。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正所謂龍飛鳳舞,與龍靴相襯的,便是鳳頭履。鳳頭履一套兩雙,含翹首鳳和回首鳳。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翹首風昂首挺立,彰顯出皇后至尊的威嚴和富麗華貴。

回首鳳給人以無限遐想,恰似妃嬪即離皇帝寢宮時的戀棧之態。

“鳳頭履的鳳頭為立體形態,由鳳頭至鳳尾滿幫刺繡,多彩絲綴繡尾羽,口銜墜飾,似綵鳳在空中飄曳飛翔。” 這樣一雙構思巧妙、造型別致、配色高雅、做功細膩的繡花鞋,深受收藏界人士的眷顧,在非遺拍賣會上以8萬元拍出。這是對王老師的繡花鞋製作技藝的認可,也是傳統手工價值的側面印證。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在王老師的工作室,還有很多適合民間的、大眾的、俏皮的特色繡花鞋——十二生肖童繡鞋。它主體是鞋,採用平面與立體相結合的手法,既保證鞋的正常穿著功能及舒適度,又凸顯十二種動物的形似與神似,整體視覺效果活潑可愛。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漂亮的造型,獨特的童趣味,讓很多小朋友愛不釋手。

不求功利,堅守匠心

工業時代,還有多少手工可以獲得傳承?好在有一些匠人,一直用一顆匠心來延續傳統手工藝。比如,鞋履匠人、繡鞋設計工藝大師王冠琴老師。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她一生熱愛、痴迷、鑽研、創新繡花鞋。多年來,王老師通過在文學典籍中尋找靈感,製作了幾百雙各個朝代、各種民族風格的繡花鞋。2007年,王老師的繡花鞋及技藝被授予“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從動手製成第一雙繡花鞋到現在,期間一共做了多少雙鞋,王老師已經記不清了。她只知道,光送出去的繡花鞋就有300多雙。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除了繡花鞋,王老師還有另一門手藝——紙笸羅。紙笸籮多用來盛放衣物用品,或小物件。全國目前發現最早的紙笸籮距今137年,是帶有"光緒辛巳"字樣的萬字紋紙漿脫模描金紙笸籮。據王老師介紹,紙笸羅是用葦箔或舊炕蓆做成形,口沿邊角處包上布,然後內外糊上白紙,再用剪紙或手繪圖案裝飾。

王老師做的紙笸羅除了充滿藝術感之外,還特別結實,都可以充當凳子使用,一個成年人坐上去都沒事。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繡花鞋和很多中國傳統手藝一樣,需要傳承和發揚。 為了做好繡花鞋,王老師經常“著魔”。

有時候,剛刷完牙就起身去繡鞋,等繡好鞋後,忘記了已經刷過牙,又接著刷第二遍。有時候,回到家剛換上一隻拖鞋,突然想到靈感,立刻飛奔下樓,前往工作制繡鞋。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79歲了,為何她對繡花鞋還是一如既往地著魔

在這種廢寢忘食和忘我的工作狀態下,王老師才能把繡花鞋這門手藝很好的傳承下來。而我也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非遺賦能,讓更多人瞭解到傳統手藝的藝術魅力和堅守的不易。就像王老師鐫刻在心裡,並付諸於行動的初心——不求功利,堅守匠心。

【作者】行者,出版散文集《願無歲月可回頭》。媒體人,專注於旅行、攝影、寫作。獨立攝影師,多個微信公眾號特約撰稿人。搜狐自媒體,樂途靈感旅行家,百度百家、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看點號、網易號等專欄作者,驢媽媽旅遊達人。除了這一生,我們又沒有別的時間,能走多遠就走多遠。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weiyujiao1985 微博:@韋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