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骨科大夫坐門診,最喜歡的就是拍X光片,X光片經濟,快捷,通過X光片,骨科醫生可以發現骨科大多數疾病的癥結所在,但是有時候,X光片的報告也會給患者帶來一些誤導。

最為常見的誤解就是大多數人患者的 X片報告裡面都會有這樣一句話:某某部位可見“骨質增生”表現。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1 骨質增生部位見紅標

然後,一系列問題就來了

張醫生,我頸椎得了骨質增生,你給我開點藥吃,幫我把骨刺消掉吧?

張醫生,我的腰痛就是“骨刺”引起的吧,我該怎麼辦呢?

張醫生,我腳底長了一個骨刺,疼死我了,你能不能把骨刺給我割掉啊?

張醫生,我這麼年輕就骨質增生了,您好好給我治治,不然以後怎麼辦啊?

…………

對於醫生來說,因為受過專業教育,很容易就可以過濾掉這些無用的報告信息,但是患者一旦看到“骨質增生”這幾個字,就想到了“骨刺”,而且往往都是談起“骨刺”就色變。在患者眼裡,只要是長“骨刺”就是身體很不好的表現,並且順理成章的認為,疼痛就是因為“骨刺”引起的,疼痛似乎變成了骨刺的主要代名詞。

事實上,情況真的是這樣的嗎?每每碰到這樣的患者,我都會這樣反問一句:“看到您長白頭髮了,就一定證明您是老頭或老太太嗎?骨刺是“好”東西,不是所有的骨刺都引起疼痛,更不是所有骨刺都需要治療!

今天張大夫就和大家聊聊,對於“骨刺”你還不知道的這些方面。

1

骨質增生(骨刺)

其實是關節在“維穩”

骨質增生,也叫骨刺,是一個我們常常聽說的病症,它是機體為了穩定關節,恢復新的受力平衡所形成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是一種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且當關節新的力學相對平衡建立後,骨質增生自然會停止;同理,當關節失衡時骨質增生將再次履行其“修補工”的職責,尋找新的平衡和穩定機制。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2 腰椎骨質增生演變過程

如果你還不能很好理解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打一個比喻,這也是我經常在門診給患者解釋的時候用的方法:同樣兩顆樹,一棵樹在風平浪靜的環境裡生長,另外一棵樹在一個風雨交加的環境中生長,幾年之後,你將樹連根拔起,對比兩者樹根,你會發現,在惡劣環境中生長的樹根要遠遠比風平浪靜環境下生長的樹根茂密,樹根長度也大大增加,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需要長出更多﹑更長﹑更茂密的樹根(骨質增生)保持自己的平衡,不被風雨刮倒而繼續生長

我們的關節也是一樣的道理,隨著年齡增長,不良的生活姿勢、運動損傷等使人體的關節和脊柱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組織的會發生退行性改變,使關節、脊柱、肌肉的力學平衡遭到破壞,出現關節和脊柱的不穩定,為了重新維持關節的穩定,此時人體的關節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機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重新達到平衡狀態,就會通過骨質增生的方式增加骨骼的接觸面積,減少骨骼單位面積上的壓力,使脊柱或關節更加穩定

——我們上學學物理的時候都知道,接觸面積越大,穩定性越好。

所以,在關節的周圍就自發長出“新的骨頭”來增加關節面的接觸面積——這就是“骨刺”,也就是“骨質增生”!因此“骨刺”是“好”東西,不是所有的骨刺都需要治療!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3 骨質增生與樹根生長比喻

2

有人會問了,張大夫,既然你說“骨刺”是“好”東西,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卻為何會引起疼痛,還如此不招人待見呢?

凡事都兩面性,骨刺也一樣。當關節軟骨遭受破壞,機體修復性地長出了“骨刺”後,其實是為了提升整體的穩定性,避免繼續遭到損傷。大部分情況下,人體並不會對細小的骨刺感到有什麼不適感,只有當進行影像學檢查後才發現存在骨刺。

發生骨質增生後,隨著關節用的次數繼續增加,導致構成關節的各種組織如軟骨等就會很大概率出現老化、發炎等反應,這些變化導致關節周圍的組織受刺激或者受壓迫,從而引起腫脹疼痛等一系列症狀,如頸痛、腰痛、肢體疼痛或神經疼痛、關節疼痛等,這個時候骨刺就需要治療了。

骨質增生最常見的部位是人體負重的大關節,尤其膝關節,其次是人體脊柱關節,尤其是頸腰椎,除此之外,還有負重的跟骨骨刺也非常常見。這些關節要麼是活動度很大,要麼就是負重很多的部位,也就是應力集中區域。因此這些區域最常發生骨質增生,

儘管有那麼多人檢查出有骨刺,但並非所有長骨刺的人都有臨床症狀,且臨床症狀嚴重程度也與骨刺的大小、多少不一定呈正比,通常也都不需要手術治療。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4膝關節骨質增生X片

膝關節骨質增生:膝關節骨刺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治療的,尤其膝關節關節面邊緣及中間增生的骨刺,只有當骨刺引起關節軟骨磨損,或者形成遊離體卡主關節的時候,才需要手術治療,通常情況下,保守治療即可緩解症狀。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5 腰椎骨質增生X片

腰椎骨質增生:腰椎骨刺是最為常見的,超過35歲的正常人幾乎所有人拍片都可以發現骨質增生,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年輕患者骨質增生也不計其數,只有當腰椎骨質增生長入椎管,刺激神經,引起小腿或者足部持續疼痛,麻木,才需要外科手術介入,一般邊緣骨質增生完全可以忽略。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6 嚴重頸椎管內骨質增生

頸椎骨質增生:隨著手機的廣泛普及,低頭一族越來越多,頸椎骨質增生髮生越來越年輕化,與腰椎骨質增生一樣,只有當骨質增生引起頸椎神經壓迫,出現肢體持續疼痛,麻木,甚至四肢無力的時候,才需手術切除減壓,對於脊柱而言,骨質增生的保護作用往往大於對人體的害處。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7 跟骨骨刺X片及圖解

跟骨骨刺:跟骨骨刺往往會引起嚴重疼痛,走路不方便,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跟骨骨刺都不需要手術切除,通過休息,穿軟底鞋,外用扶他林乳劑,口服非甾體消炎,配合外用貼劑,通常都能夠緩解。

因此骨刺是否需要手術,還是需要遵從醫囑,只有極少數人在產生骨贅的同時伴隨著對其周圍組織的壓迫或刺激,引起臨床症狀才需要治療。

畢竟根據骨刺形成的修復機制,即使手術被動“磨掉”骨刺,機體仍然會因為修復需求而繼續長骨刺。

那話又說回來了,骨刺真能被藥物消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增生的“骨刺”本質上就是骨質,並不是其他什麼必須清除的病變物,因此不需要專門用藥消除,如果服用藥物,貼膏藥真能夠消除“骨刺”,那也意味著可以消除骨骼了……消除骨骼的後果想想就知道,豈不是鬧了笑話?

既然藥物不能消除“骨刺”,為什麼張大夫你還給我開藥呢?骨質增生通常不需要治療,但是骨質增生引起臨床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的常常原因是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當軟組織急慢性損傷後產生的非特異性炎症刺激,或軟組織損傷後機化粘連增生肥厚阻礙了局部的血液循環時即產生疼痛,也就是中醫說的“不通則痛”。所以通過非甾體消炎藥,保護關節軟骨藥物,活血化瘀藥物等藥物治療,配合針灸、推拿、中藥外敷等方式均能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

疼痛雖然消失,但我們並沒有改變“骨質增生”的現象,目的也不是消除“骨刺”,可見疼痛和骨刺沒有必然聯繫。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3

骨質增生,重在預防

1.適當補鈣

長期以來廣大群眾都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補鈣會造成骨質增生,尤其已經出現骨質增生了,就更不能補鈣了。骨質增生只是機體對骨質疏鬆的一種代償,本應進入骨骼內部的鈣沉積修補在某些受力最大的骨面上,如頸椎、腰椎足跟骨等,從而形成骨刺。因此患骨質疏鬆要補鈣,患了骨質增生也要補鈣。補鈣方法:輕度骨質疏鬆患者建議堅持每天高鈣飲食,比如:奶製品、海產品、堅果,等等;對於已經出現中重度骨質疏鬆患者,需要藥物進行抗骨質疏鬆治療。

2. 保持正確姿勢,適當運動

避免長期面對電腦長時間工作,避免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工作,女性朋友少穿高跟鞋,睡覺時枕頭儘量用矮枕頭或者健康枕,避免久坐和久站。改變生活方式,適當的活動,特別是關節的正確運動,可以增加關節腔內的負壓,有利於關節液向關節軟骨的滲透,減輕關節軟骨的退變,從而減輕或預防骨刺的發生。

3.控制體重

體重超標加重了機體負重關節的負荷,使得關節軟骨過度受損,勞累,引起骨刺。同時,在體重增加的同時,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等維持關節穩定的組織並沒有增加,關節的穩定性減弱,在活動時關節容易發生拉傷、扭傷等,這些也是誘發骨刺的因素。因此對於體重超標的人,適當的減輕體重可以預防脊柱和關節的骨質增生。

“骨刺”竟然是“好”東西?

圖9 骨質增生預防

最後,張大夫再次提醒大家,某種程度上講,骨刺是“好”東西。骨質增生與疼痛之間有關係,但絕大多數疼痛與骨質增生是沒有關係的。“骨質增生”不是“疼痛”的必然原因,“疼痛”也不是“骨質增生”必然的後果。不是所有的骨刺都引起疼痛,更不是所有骨刺都需要治療!請別再被廣告“忽悠”了!!

作者張波博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