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军副军长,解放前任军区司令,本应授中将,却于1952年病逝

一九五五年授衔,虽然在很多地方并不令人满意,但这却是对将军们的肯定,也是一种至高无上荣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有一位将军,他为国家、人民立下过赫赫战功,却因病早逝,没能等到一九五五年授衔,没能见证属于他的辉煌时刻。

他是红军副军长,解放前任军区司令,本应授中将,却于1952年病逝

刘述刚,这个名字是如此的陌生,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此人是一位赫赫威名的战将,刘述刚是谁?他立下过怎样的战功?刘述刚是著名将军县金寨县人,他继承了金寨县人的果敢、勇毅、坚韧,家里一贫如洗,没钱送他上学,他从小就开始挣钱,给地主家放牛、做短工,脏活累活他都肯干。一九二四年,刘述刚向当地的一位裁缝彭师傅学做裁缝,他为人机警、又肯吃苦、爱学习,彭师傅对他很是喜欢,几乎将裁缝技术倾囊相授。

刘述刚学得很快,没多久便基本掌握了裁缝技术,彭师傅自此有了让他接班的想法。不过,当彭师傅提出这个想法时,没想到刘述刚却摇了摇头,说:“师傅,我以后不当裁缝,我要干革命!”彭师傅吓了一跳,说:“干革命是要流血,甚至牺牲的,当个裁缝不好吗?”刘述刚坚毅地说道:“师傅,当裁缝很好,但要我选,我还是选择干革命。”彭师傅不由得摇了摇头。

他是红军副军长,解放前任军区司令,本应授中将,却于1952年病逝

一九二七年,刘述刚参加当地的农民运动,在农民运动中,刘述刚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为了后来参加起义打下了基础。一九二九年,刘述刚参加立夏节起义,不久后便加入了红三十二军,真正走上了一条革命的道路。刘述刚作战勇猛、善于观察,在攻打商城县时,他冲在最前面,解救了被关押在县城牢房的穷人。一九三一年,刘述刚升任二营六连连长,独山镇战役中,他率队冲锋,打得最恨,却伤亡最小,为此,六连受到了表彰。

南亚港一战中,当时二营营长王泽先战场负伤,刘述刚火线被提拔为代营长,负责指挥二营作战。此时刘述刚过人的指挥能力终于得以发挥,他命令一个连占领北街,一个连占领东街高地,一个连进行支援,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五点,敌人仓皇败退。此战二营共歼灭敌军一个团,缴获了五十支枪,战功累累,战后刘述刚也被提拔为二营营长。

他是红军副军长,解放前任军区司令,本应授中将,却于1952年病逝

一九三二年五月,红军攻打麻城,但敌军顽强抵抗,麻城久攻不克,部队损失惨重。此时,刘述刚主动请战,攻打靠山店,夺取制高点,首长同意后,刘述刚亲率两个连,连夜向靠山店行军。刘述刚来到靠山店后,先是抓住了两个正在熟睡的哨兵,然后又让其中一个带队,潜入敌营之中,将敌军一营长、副营长当场抓获。刘述刚带人悄悄进入敌兵的房间,缴获了枪支,把正在熟睡的敌兵一网打尽。就这样,刘述刚兵不血刃,将敌军一个营俘虏,而且还夺取了靠山店高地。

麻城战役后,刘述刚受到时任红十一师政委李先念的表扬,后被提拔为十一师三十团副团长。此后,刘述刚先后担任团长、师长,一九三三年,他已经升任红七军副军长,要知道从一九二九年参军,才过去了四个年头,刘述刚便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战士,成长为一位老成的副军长,简直堪称一个奇迹,当然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刘述刚的军事能力。红军长征过后,刘述刚到达陕北,进入抗大学习,后发生了“红大风波”,刘述刚受到无端指责,并受到了批判,他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一气之下,竟然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后重伤住进医院,大难不死。

他是红军副军长,解放前任军区司令,本应授中将,却于1952年病逝

抗战爆发后,刘述刚在老家号召乡民抗日,很快便召集了一支一千人的部队,后他率领这支部队加入了新四军。一九四零年,刘述刚来到六合县,组织成立了六合县独立团,刘述刚担任团长。一九四三年,刘述刚因长期劳苦,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肺结核,他不得不退下火线,进行休养。不过,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刘述刚主动向中央请求前往东北,此后,刘述刚先后担任辽吉五分区副司令、第一军分区司令、独立二师师长、七纵二十师师长等。

一九四八年四月,在第二次四平战役中,刘述刚肺结核发作,高烧四十度,仍不下火线,后来竟然大口咯血,战士们马上把他抬下了战场。此后,刘述刚一直进行休养,建国之后,他为了治疗肺结核,花光了家里的钱,一贫如洗,几乎到了全家上街讨饭的地步。一九五零年,刘述刚遇到了老战友,时任湖北军区司令员的王宏坤,王宏坤见刘述刚骨瘦如柴,衣衫破烂,心里很不是滋味。王宏坤马上把刘述刚的事报告给了中央,中央安排他担任武汉军区副司令,此后,刘述刚抱着病体,一直坚持负责军区事务。

他是红军副军长,解放前任军区司令,本应授中将,却于1952年病逝

以刘述刚的资历,完全可以被授予中将军衔,甚至有可能冲击上将,不过,不幸的是,刘述刚没能等到授衔那一刻,一九五二年,他因病逝世于武汉,年仅四十二岁,着实令人感到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