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七十周年,从1949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进驻北平之时,就开始酝酿筹建中国科学院,当年曾由钱三强和丁瓒二人共同起草了《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由此确定了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框架。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成立大会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发布通告,任命郭沫若为中国科学院院长,陈伯达、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为副院长,并确定1949年11月1日为中国科学院成立之日。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中央政府颁布中国科学院印信启用通知

中国科学院成立不久,就制定了其所属研究人员的分级体系,分别定为特级研究员、一级研究员、二级研究员等10多个等级,其中大多数等级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只有特级研究员没有被沿用下来,成为历史阶段性产物,由于特级研究员是最高等级,当选人数不多且存在时间不长,几乎不被人所知。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徽

1952年8月,中国科学院评定了出首批特级研究员8人,他们是华罗庚、钱三强、庄长恭、赵承嘏、贝时璋、钱崇澍、冯德培、赵忠尧,同时还评定了12名一级研究员,他们是王淦昌、彭桓武、周仁、罗宗洛、陈世骧、王家楫、伍献文、童第周、赵九章、罗常培、杨钟健、周赞衡。

这是一次含金量颇高的学术等级评定,在8名特级研究员当中,除了钱三强和赵承嘏之外,其他6人都曾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而在12名一级研究员当中,前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也占了一半,最能体现他们的价值所在,当属1956年全国实行的工资改革制度,特级研究员工资定为500元,而一级研究员工资为350元,似乎差距有点大。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办公楼

这8名特级研究员的名字,有些人是我们所熟悉的,有些人却是感觉陌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当时的学术地位,本文对这8名特级研究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让我们共同了解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

1.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丹阳人,以自学数学成才著称,他以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之论文引起数学界的轰动,被时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延聘到清华园进行培养,当时孙光远、杨武之、郑桐荪等教授都对其进行过精心指导,1936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师从著名数学家哈代教授研究现代数学。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华罗庚

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担任教授,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由此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1946年2月应邀赴苏联访问和交流,同年9月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访问学者,1948年至1950年被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教授,期间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春回到了阔别15年的清华园,出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成立时出任所长。

2.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钱三强(1913—1992)浙江湖州人,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玄同之子,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9月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师从居里夫人女儿约里奥·居里攻读博士学位,1940年以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7年担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钱三强

1948年回国出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和平解放之后,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时出任副所长,所长吴有训升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后出任所长,而近代物理研究所可以说是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中枢和大脑。

3.化学家庄长恭

庄长恭(1894—1962)福建泉州人,1916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1919年前往美国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并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博士位于1924年获得,是中国最早获得欧美化学博士者之一,1925年回国后曾执教于东北大学、武汉大学,三十年代初曾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担任访问学者,从事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多环化合物化学领域的发展,受到国际有机化学界的高度重视。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庄长恭

1933年从德国回国后出任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不久就被蔡元培委任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4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被任命为国立台湾大学校长, 1949年新旧政权更迭之际,庄长恭毅然选择了新政权,并于1950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

4.药物化学家赵承嘏

赵承嘏(1885—1966)江苏江阴人,清末秀才出身,1905年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生,1906年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化学系学习,1910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后,入瑞士日内瓦大学师从著名有机化学家毕诞从事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并于1914年获得日内瓦大学博士学位,他也是中国获得欧美化学博士第一人,曾留校任教两年,是第一个在欧洲大学讲授科学课程的中国人,期间娶法国女人为妻,并于1916年至1922年在法国罗克药厂研究部担任研究员和研究部主任。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赵承嘏

赵承嘏于1923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国立东南大学、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并曾担任北平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代主任,1932年6月应李石曾之邀出任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为止,期间曾于1935年出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成立时,赵承嘏受命出任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5.生物学家贝时璋

贝时璋(1903—2009)浙江镇海人, 1915年秋考入湖北汉口“德华学堂”,该学堂为德国传教士创办,1919年春考入上海“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德文科,不久升入医预科,于1921年秋毕业后即赴德国弗莱堡大学留学,1922年秋转入慕尼黑大学,一年后又转入图宾根大学,1928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并被留校担任助教,师从著名实验生物学家J.W.哈姆斯进行科学研究,贝时璋受到德国学院派极为严格的学术训练和学术思想熏陶,对其一生科学生涯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贝时璋

1929年秋回国,从1930年至1950年一直在浙江大学生物系执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生物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为推动中国生物科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6月受竺可桢之邀赴北京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工作,同时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筹建,1950年调离浙江大学,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6.植物学家钱崇澍

钱崇澍(1883—1965)浙江海宁人,晚清秀才出身,1905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09年被保送到唐山路况学堂,1910年8月与同学竺可桢一起赴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的选拔考试,当年有400多人参加了考试,最终只录取了70人,随即与竺可桢、胡适、赵元任、周仁、胡明复等人从上海乘船远赴美国留学, 并与竺可桢一起入读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于1914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后,又到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深造,并于1916年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在江苏甲种农业学校教授植物学。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钱崇澍

1919年被南京金陵大学聘为教授,同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兼课,1922年北上京城在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担任教授,1923年到清华学校教授植物学,清华创办大学部开始本科教育时出任生物系第一任主任,不久南下私立厦门大学任教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教授兼植物部主任,抗战胜利后担任复旦大学农学院院长,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之后,应邀出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

7.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

冯德培(1907—1995)浙江临海人,1922年考入私立复旦大学文学系后转入心理学系,师从蔡翘教授学习心理学,1926年毕业时被留校担任蔡翘助教,1927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师从林可胜教授攻读研究生,并1929年考取了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入芝加哥大学生理学系深造,师从R.W.杰拉德教授从事神经代谢研究,仅用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生理学硕士学位,1930年秋转入英国伦敦大学,师从著名生理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A.V.希尔教授进行神经和肌肉产热的研究,希尔曾于192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冯德培

1933年获得伦敦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后,被希尔教授推荐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翰逊基金医学物理学研究所进修一年,1934年夏回到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担任讲师、副教授,在系主任林可胜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北平协和”独特的工作和科研环境,开始筹备建立神经肌肉生理学实验室并进行科学研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冯德培到重庆出任国立上海医学院生理系教授,1944年参与筹建中央研究院医学研究所,期间曾赴英国和美国进行学术访问,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

8.核物理学家赵忠尧

赵忠尧(1902—1998)浙江诸暨人,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4年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回母校给叶企孙教授担任助教, 1925年夏随叶企孙到清华学校筹建物理系,并协助其教学和科研,1927年自费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师从校长密立根教授研究核物理,密立根是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这让他能够接触和研究世界物理学领域最前沿学科,并曾有机会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1930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52:中国科学院首批评定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哪些科学家?

赵忠尧

193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担任访问学者,师从核物理大师卢瑟福教授研究核物理学,卢瑟福曾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32年带着导师赠送的50毫克镭回到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开设了中国大学中第一个核物理专业课程,建立了核物理实验室并以50毫克镭进行了科学实验,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任教,抗战胜利后出任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曾代表中国政府在比基尼岛观摩原子弹爆炸试验,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11月回国后出任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上述8名特级研究员都是中国各学科领域的主要奠基人或是主要学科带头人,他们的资历、声望及学术成就,在国内外科学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中国科学院聘为首批特级研究员,应该是实至名归,因为当时新中国刚建立不久,基本上没有考虑除学术之外的其他各种因素,因此是非常客观和公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