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爲真正的戰鬥民族!

溫馨提示:此文較長,涉及中國領土來源和故事,均來自史書與資料記載,獻給真正愛好歷史的朋友們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除廣東、廣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甘肅之外的關內十一省:來源於周武王、周公旦封邦建國後各個諸侯國的開疆拓土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都是一個個縱橫上萬平方公里,擁有大小城池無數的龐然大物。在激烈戰鬥中,作戰國往往動輒便是戰車千乘、虎賁幾十萬人的龐大陣勢。但是根據現有資料分析與統計,發現周初授予五級封國與附庸國的國土面積大概是:

等級 爵位 法定面積 舉例

一 公國和少數侯國 50平方公里 宋、齊、魯

二 侯國 35平方公里 晉

三 伯國 35平方公里 鄭

四 子國 25平方公里 黃、羅、祝、邾

五 男國 25平方公里 許

六 附庸 不足25平方公里 蕭

可以看出,西周初期所有諸侯國的領土都普遍性很小。即使一等公國按《禮經》所言為100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湖北省縣域下面的一個或半個鄉鎮。四等子國為25平方公里,其面積相當於中國農村中的幾個行政村,不少封國甚至只是一個孤零零的城鎮。雖然封國的國君都被稱之為“諸侯”,但實際上他所能管轄的地盤卻不過是如今的一個鄉村而已。

周王朝的先人就曾經從地處邊陲的諸侯國,不斷壯大發展成為剪滅商朝的主要策源地,在歷史的經驗面前,高層決策者知道,分封制的實質就是給地方放權,必須堅守一條非常清晰的低線——即非特殊情況,受封的諸侯國一般只能讓其安逸於日常比較闊綽富足的生活,而無法積累必要的財富以萌生出“替天行道”做“天子”的慾望。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四川、貴州:來源於司馬錯征服巴國、蜀國等蠻夷國家

司馬錯,秦惠王時期將領,秦國夏陽(陝西韓城)人,學屬縱橫家,亦能領兵戰鬥。曾與張儀有過辯論,主張先伐蜀再伐韓。前316年從石牛道上縱橫千里,滅掉蜀國。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秋,司馬錯率隴西兵二十萬人南下東攻楚國,迫楚獻出漢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

蜀王蘆子霸王別封其弟葭萌於漢中為苴侯,苴侯與巴王私下友好。然而,巴國與蜀國世代戰爭。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蜀王討伐苴侯。苴侯遂出走巴國。因秦惠文王與巴、蜀有很好的關係,所以巴國請求秦國出兵,秦惠文王派遣張儀、司馬錯率兵救援苴、巴兩國。秦軍討伐蜀國,蜀王兵敗退至武陽,為秦軍所殺。其相及太子皆死於白鹿山。

其後,張儀貪巴國與苴國地方富饒,背信棄義順道向東滅了巴國,俘虜巴王及苴侯返歸秦國。巴國及苴國遂皆亡。秦國置巴、蜀、及漢中郡,分其地為四十一縣。秦惠文王貶蜀王子弟為侯,以陳莊為蜀相,張若為蜀國守。又封巴王為“君長”;置巴郡,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北)。巴、蜀地區遂定,秦國日益富強。

秦國滅亡巴國、蜀國,向西南拓展其領土,達成司馬錯最初討伐蜀國的“廣地”、“富國”、“強兵”三個目的。此外,秦國亦因此去除出關討伐六國的後患,巴、蜀兩地更成為由西南方討伐楚國的基礎,從水道可通向楚國,對其後的黔中之戰與鄢郢之戰有極大的影響。

廣東、廣西:來源於秦朝南征百越、漢武帝滅南越國

秦攻百越之戰亦稱秦始皇三徵嶺南,包括3次戰爭,第一次為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領50萬大軍南下攻擊百越,稱為秦甌戰爭;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百越之戰,該戰結果為秦朝佔領了百越之地,設置了南海、桂林及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將趙佗攻甌駱國之戰。這些戰爭使到嶺南地區首度成為現代中國地理區域內大範圍統一政權 (秦朝) 的領土。

(漢平南越之戰後,嶺南真正意義上全部納入大一統政權版圖,約在清朝改土歸流後,土司制度基本瓦解,該地完整納入到中央集權體制下)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第一次戰爭也稱秦甌戰爭。《淮南子·人間訓》中有關該戰役的記載如下:

“(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塞, 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幹之水。三年不解甲馳弩,使臨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甌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

秦軍第一路在餘干(今屬江西省)集結,進攻閩越地區(主要在現在福建),攻陷後設立了閩中郡。第二路在南野(今江西省南康市南)扼守,對閩越和南越形成壓迫之勢。第三路佔領了南越的番禺。第四路在九嶷山(今湖南省寧遠縣南)駐守,第五路在鐔城(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西南)附近的越城嶺駐守,準備一起進攻西甌。秦軍在開始時期是屠睢一路和趙佗一路這兩路一共20萬人馬最先發動進攻。剩下的30萬人應該在前線部隊陷入戰爭泥潭,也就是在屠睢寫部隊缺糧的戰報給秦始皇以前就出動了,因為在屠睢寫的信中說到了自己的“五十萬大軍已經傷亡甚重”。

百越軍在譯籲宋的率領下與秦軍進行了慘烈的激戰,譯籲宋戰死後,選了新的將領桀駿,並且全線退入山地叢林中與秦軍繼續作戰,及偷襲又切斷秦軍的糧道,迫使秦將屠睢上報秦始皇秦軍糧草已經不足。秦始皇被迫派遣史祿負責運送糧餉,史祿率領士兵在湘水和灕水之間開始修築靈渠,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保障秦軍的後勤供給。

秦軍士兵多為北方人,大部分都為現在陝西、山西及河南等地人,不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士兵中瘟疫橫行,直接影響了秦軍的戰鬥力。

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百越軍對秦軍發起了反擊,秦軍大敗,根據《淮南子》記載,秦兵“伏屍流血數十萬”,而秦軍總指揮官屠睢也在現在的廣西桂林一帶被一支百越軍夜襲部隊擊斃,迫使秦軍“宿兵無用之地,進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終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

秦軍陣亡約30萬人,剩下20萬人全部退到嶺南北部邊界;百越軍的傷亡同樣慘重,沒有力量繼續發動進攻,雙方形成了對峙局面秦軍徵發了更多罪犯戍邊,對峙持續了3至4年。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第二次秦攻百越之戰,《史記·秦皇本紀》相關記載如下: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靈渠(建於公元前219年至公元前214年)糧道全面開通且糧草充足之後,徵集“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萬加上原先剩下的20萬秦軍部隊,秦軍再次集中了30萬大軍向百越軍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秦軍幾乎未遇到大的抵抗就深入嶺南,並且設置了南海、桂林及象郡等三郡,然而實際上行政仍然可能主要由地方土酋控制。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前112年秋,漢武帝調遣罪人和江淮以南的水兵共10萬人,兵分五路進攻南越。

第一路任命路博德為伏波將軍,率兵從桂陽沿湟水(今廣東省境內的連江)直下。

第二路任命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從豫章郡過橫浦關沿湞水直下。

第三路和第四路任命兩個歸降漢朝的南越人鄭嚴和田甲分別為戈船將軍和下厲將軍,率兵從零陵(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北)出發,然後鄭嚴的軍隊沿灕水直下,田甲的軍隊則直抵蒼梧(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

第五路以馳義侯何遺利用巴蜀的罪人和夜郎的軍隊,直下牂柯江。五路軍隊的最終目標皆為南越國的都城番禺。

與此同時,東越王餘善也向漢武帝上書請戰,並派兵8000人協助楊僕進攻南越國,但東越王的軍隊行至揭陽時,便藉口遇上風浪而不再前進,還暗中派使者向南越國報信。

該年冬天,即前112年與前111年之交時,楊僕率領精兵,搶先攻下尋峽,然後攻破番禺城北的石門(在今廣東省廣州市內),繳獲了南越國的戰船和糧食,乘機向南推進,挫敗南越國的先頭部隊,率領數萬大軍等候路博德的軍隊。路博德率領被赦的罪人,路途遙遠,與楊僕會師時才到了一千多人,於是一同進軍。

楊僕率軍隊在前邊,一直攻到番禺,趙建德和呂嘉都在城中固守。楊僕選擇有利的地形,將軍隊駐紮在番禺的東南面,天黑之後,楊僕率兵攻進番禺城,放火燒城。而路博德則在城西北駐軍,派使者招降南越人,南越人久聞路博德的威名,於是紛紛投奔路博德的旗下,黎明時分,城中的南越國守軍大部分已向路博德投降。呂嘉和趙建德見形勢不妙,在天亮之前率領幾百名部下出逃,乘船沿海往西而去。路博德在詢問了投降的南越人之後,才知呂嘉和趙建德的去向,並派兵追捕他們。最後,趙建德被路博德的校尉司馬蘇弘擒獲,而呂嘉被原南越國郎孫都擒獲。

呂嘉和趙建德被擒之後,南越國屬下各郡縣包括蒼梧王趙光,桂林郡監居翁,揭陽縣令史定等皆不戰而向漢朝投降。鄭嚴和田甲的軍隊,以及何遺調動的夜郎軍隊還未到達,南越國已經被平定了。這樣,由趙佗創立的南越國經過93年、五代南越王之後,終於被漢朝消滅了。

當平定南越的捷報傳給漢武帝時,漢武帝正在前去視察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東南)的途中,當時身處左邑縣桐鄉(今山西省聞喜縣北),於是漢武帝在桐鄉設立了聞喜縣。前111年春,呂嘉被漢軍處死後將其首級呈送給漢武帝,當時漢武帝行至汲縣新中鄉(今河南省新鄉市東),於是漢武帝又在新中鄉設立了獲嘉縣。同年,趙建德也被處死,其首級高懸在漢朝皇宮的北闕上。

其後漢武帝還在益州郡設立嶲唐(今雲南省永平縣西北)、不韋(今雲南省保山市東北)兩縣,將呂嘉的子孫和宗族遷徙過去,以絕南越後患。漢武帝在平定南越國後,將南越國領地設置了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前110年,楊僕率軍從合浦郡徐聞縣(今屬廣東省)渡海,佔領了海南島。漢朝將其設為儋耳、珠崖兩郡,和前面七郡同隸屬於交州刺史部。

第三次秦攻百越之戰《史記·南越列傳》相關記載如下: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十三歲。”

“佗,秦時用為南海龍川令。至二世時,南海尉任囂病且死,召龍川令趙佗語曰:“聞陳勝等作亂,秦為無道,天下苦之,項羽、劉季、陳勝、吳廣等州郡各共興軍聚眾,虎爭天下,中國擾亂,未知所安,豪傑畔秦相立。南海僻遠,吾恐盜兵侵地至此,吾欲興兵絕新道,自備,待諸侯變,會病甚。且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郡中長吏無足與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書,行南海尉事。”

“囂死,佗即移檄告橫浦、陽山、湟溪關曰:“盜兵且至,急絕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與長沙接境。”

根據關於越南傳說時代的記載,古蜀的王族後裔蜀泮滅文郎國並且擊敗其它駱越族的部落首領,以螺城(今越南河內市東英縣內)為都城建立了甌駱國(公元前258年)。

秦將趙佗率軍從公元前210年開始,進攻兼併了甌駱國,約在公元前204年,以番禺為都城,在嶺南地區建立南越國。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閩越,或稱閩越國,亦有稱為無諸國,其國土大致位於今中國福建省,是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被楚國所滅的越國人在逃到該地時與當地的百越族土著所共同建立的一個國家,主體民族為閩越族,存在的時間大致上在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11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後的六、七十年之間,國力達到鼎盛,是當時中國東南一帶勢力最強的國家,閩越王無諸在城村(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邊的興田鎮)所建的王城,也是當時東南一帶規模最大的城市。

中國歷史上的戰國中期,由越王勾踐所恢復起來、位於今浙江省紹興一帶的越國,再一次遭到滅國之災。西元前334年,越王勾踐七世孫無強與楚威王作戰,失敗被殺,越國遂被楚國所滅。越國王族於是航海入閩,越國國民則徙居越遷山(今福建省長樂市)。

去家園的越人在閩地北部定居下來後,與當地原住民逐漸融合成閩越人,建立了閩越國。

西元前221年,秦在統一六國後,向閩越進軍。第二年,在閩越人活動的區域設置了“閩中郡”。當時秦王朝認為閩中遠離中原,是“荒服之國”,地處偏遠,山高路險,而且越人強悍,難於統治。因此,“閩中郡”雖為秦王朝的四十郡之一,建制卻不相同,秦未派守尉令長到閩中來,只是廢去閩越王的王位,改用“君長”的名號讓其繼續統治該地。因此,秦只是名義上建立了閩中郡,實際上並未在閩中實施統治。但是,為了加強對閩中的控制,秦王朝一方面把大量閩越族人遷移到現在的浙江省北部和安徽、江西等省境內;另一方面又把中原的罪犯流放到閩中來。從設立閩中郡起,到秦二世元年失閩中郡為止,其間只有十二、三年(公元前221~209年)。

西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各地人民紛紛響應。無諸率閩越兵從閩中北上,參與打擊秦政權。西元前206年,秦滅,楚漢戰爭爆發,無諸再次北上中原,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為漢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貢獻。西元前202年,因為無諸幫助劉邦戰勝了項羽,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無諸建都東冶,統治閩越故地。

無諸死後,子孫內訌迭起,頻頻挑起戰爭。曾經北征東甌,南擊南越(即南越國),百越諸民因此臣服,周邊的劉姓諸國均以財物珍寶討好閩越國,閩越國已成為西漢王朝南方的一股強大勢力。閩越王無諸的後代東越王餘善最後發展到刻“武帝”璽,自立為帝,併發兵反漢。

這時的西漢王朝經過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國富民強,特別是漢武帝在位期間,漢朝進入鼎盛時期,他不能容忍各邊遠地區政權的日益強大。漢武帝在擊敗北方匈奴、解除北方邊患之後,調遣四路大軍共數十萬人圍攻閩越國。餘善建六座城池拒漢兵。同時漢王朝對閩越國內部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爭取了閩越(越繇)王居股和部份貴族殺餘善後降漢。

漢武帝為了徹底消除後患,詔令大軍將閩越舉國遷往江淮內地,焚燬閩越國的城池宮殿。城村古城及其宮殿正是在西元前110年被漢武帝所派遣的大軍所毀。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開始分封子弟為公侯,東甌公被封在東甌越地。

周顯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勾踐七世孫無強與楚威王作戰,戰敗被殺,後於周顯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越國瓦解。史書稱:「越王族受楚封者,惟甌陽亭侯,餘則散而內遷」。內遷的即後世蜀江歐陽氏的先祖。

分散在江南海邊,溫州一帶的越國王族與當地的甌人(百越諸部族的一支)融合,史稱「甌越族」,首領為東甌王。越王族中還有一支逃入閩地,同閩人(也是百越諸部族的一支)結合,形成「閩越族」。閩越王與東甌王同為越王勾踐的後裔,但為爭族長或正統地位常年爭紛不斷。據《史記·封禪書》引用越人之勇言稱:「昔東甌王敬鬼,壽至百六十歲。後世謾怠,故衰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次年廢除了第六世東甌王「安朱」(雒搖的王父)及當時的閩越王無諸為君長,其地被置為閩中郡,東甌從建國到被廢共歷時二百五十二年。但「秦雖置郡,仍為無諸和搖所據,秦不得而有之」。

公元前202年,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公元前200年,雒搖受封為「海陽齊信侯」,時稱「閩君」或「閩越君」。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1年),漢廷以「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自此雒搖定都東甌(今溫州市區),重建東甌國,成為甌越中興之祖。漢初因功對無諸和雒搖封王,閩、甌兩地保留了越族部落的自治,並不完全服從於中央漢廷。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二月,吳王劉濞起兵叛亂,當時的東甌王舉兵脅從,史稱「七國之亂」。據《史記·東越列傳》記載,吳王被太尉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在丹徒擊敗後投奔東甌國,漢廷密使遊說東甌王,於是東甌王弟「夷鳥將軍」乘勞軍之際殺了劉濞將功折罪。事後東甌王封為「彭澤王」,夷鳥將軍封為「平都王」。

「七國之亂」失敗後,吳太子劉駒逃亡至閩越國,並得到保護。因劉駒的挑撥,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閩越、東甌發生內訌,閩越王郢出兵圍住了東甌城,年邁的東甌王貞復馬失前蹄,戰死在海塗中。漢武帝派中大夫嚴助從會稽發兵,從海路馳援「東甌國」,閩越軍聞訊撤退。

東甌國新君望迫於閩越壓力,「請舉國徙中國,乃悉舉眾來,處江淮之間」,率領族屬軍隊四萬多人北上,被安置在江淮流域的廬江郡(今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並被降封為「廣武侯」,東甌國從此在漢朝行政上取消了,但甌越人仍居住於王國故地,並多有人為避戰亂遷徙至周邊東海各島群。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即成吉思汗,後被尊稱元太祖。成吉思汗為了要攻滅敵國金朝,勢必要切斷金夏聯盟,所以西夏成為他的目標之一。隔年夏襄宗奪位不久,成吉思汗率大軍攻破西夏要塞斡羅孩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境),因各路夏軍奮力抵抗而擊退之。

1209年蒙古降服高昌回鶻,河西地區也暴露在蒙古威脅之下。蒙古第三次徵夏即自河西入侵,出黑水城,圍攻斡羅孩關口。夏襄宗派其子李承禎率軍抵抗失敗,夏將高逸被俘而死。蒙軍又攻陷西壁訛答守備的斡羅孩城,直逼中興府的最後防線克夷門。夏將嵬名令公率軍伏擊蒙軍,最後仍被蒙軍擊潰。中興府被蒙軍圍困,夏襄宗派使向金朝金帝完顏永濟求救,但是金帝拒絕,還以鄰國遭攻打為樂而坐視不救。最後夏襄宗納女請和,貢獻大量物資,並且附蒙伐金。

夏襄宗附蒙伐金後,對金朝進行長達十餘年的戰爭,使雙方損失很大。國內方面,西夏百姓十分貧困,經濟生產受到破壞,軍隊衰弱,政治腐敗。夏襄宗本身也沉湎於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1211年齊王李遵頊發動宮庭政變,廢夏襄宗自立為帝,即夏神宗,史書稱為狀元皇帝。夏神宗不顧國內大臣反對,仍然堅持附蒙抗金,金宣宗也多次反擊之。此時西夏國內社會經濟凋蔽,民變不斷。1216年因為西夏不肯幫助成吉思汗西征,次年成吉思汗率軍第四次進攻西夏。夏神宗以太子李德旺守中興府,自己逃至西京靈州。最後李德旺派使向蒙古和談才終戰。

1223年由於夏神宗不願做亡國之君,便讓位給太子李德旺,即夏獻宗。此時夏廷已經認清蒙古將會滅亡西夏,夏獻宗決定採取聯金抗蒙的策略,趁成吉思汗西征時派使聯合漠北諸部落抗蒙,以便鞏固西夏北疆。當時總管漢地的蒙將孛魯(木華黎之子)察覺西夏的意圖,於1224年率軍從東面攻入西夏,攻陷銀州,夏將塔海被俘。隔年成吉思汗得勝返國,同時率軍攻打沙洲。最後夏獻宗同意蒙軍條件投降,蒙古撤軍。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1226年成吉思汗以夏獻宗沒有履約為由,兵分東西向西夏夾攻,此即蒙古滅西夏之戰。成吉思汗率主力部隊至兀剌孩城(今內蒙古烏拉特中後旗西)西進攻陷黑水城,又迂迴進軍賀蘭山(今寧夏銀川西北),擊潰夏將阿沙敢不,最後屯軍渾垂山(今甘肅酒泉北)。西路軍由阿答赤率領,與忽都鐵穆兒、西夏降將昔裡鈴部、察罕等人借道西州回鶻,陸續攻陷沙州、肅州與甘州。但在圍攻甘州時遭到守將和典也怯律頑強抵抗,最後成吉思汗親自攻陷,並且降服涼州守將斡扎簣投降。至此河西走廊全數淪陷。夏獻宗憂懼而死,由其侄南平王李睍繼位,即夏末帝。

同年八月,成吉思汗率軍穿越沙陀,進軍黃河九渡,攻佔應理(今寧夏中衛)。而後分兵攻陷夏州,主力包圍靈州。夏末帝派嵬名令公率軍救援,雙方於凍結的黃河決戰。而後嵬名令公與守將廢太子李德任會合,最後城陷被殺。蒙軍包圍中興府,並且分兵南下攻陷積石州(今青海循化)、西寧(今青海西寧)等西夏領地,並駐夏六盤山。西夏只剩中興府,1227年夏末帝在中興府被圍半年後投降蒙古,西夏亡。

成吉思汗此時已病死六盤山,但密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拖雷按照成吉思汗遺囑殺李睍。蒙軍攻陷中興府後展開屠殺,宮室、陵園付之一炬,後經察罕勸諫而止,但城中人口已經不多。

元憲宗二年( 1252年),蒙哥命其弟忽必烈、大將兀良合臺率領蒙古軍隊征討大理國。忽必烈從東、西大軍中每十人抽二人,組成總數達10萬的精銳之師,開始對大理國開始大規模透襲,行前,忽他的幕僚姚樞,張文謙等勸忽必烈改變以往蒙古軍隊的嗜殺和屠城政策,以減小孤軍深入的阻力,被忽必烈採納。

蒙古軍隊秋季九月出發,冬十二月渡黃河,第二年春天經歷過寧夏,四月出簫關,駐紮六盤山。八月橫渡洮河,越過吐蕃。分兵為三路,其中兀良合臺為西路軍,三軍嚴禁殺戮搶掠和焚燒房屋。先派使臣前往大理招降,因道路不通返回。十月,兵過大渡河,在瀘定卸下輜重後,忽必烈率領精銳騎兵由中路先行進發。在山區和河谷繞行千餘里後,蒙軍順利到達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

十一月,忽必烈軍隊渡過瀘水,地方部族酋長基本被迫降,中路蒙軍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抵抗。忽必烈再派使臣前往招降,到大理後被高氏殺死。十二月,忽必烈率領的軍隊迫近大理國都城。

兀良合臺的西路軍取到阿壩草原,穿越吐蕃境內南下,道路最為艱難,但大部也順利渡過金沙江,擊潰大理零星軍隊後進圍大理城。

東路大軍沿川西平原邊緣南下,在會川一帶(四川會理)遭到了大理國高氏軍隊的殊死抵抗,接戰不利後繞道姚州(雲南楚雄),被守軍阻斷去路。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大理城西枕蒼山,東臨洱海,上關下關扼守要道,異常險固。大理國主段興智和掌握權柄的大臣高泰祥背城出戰,被殺得大敗。又再派使臣招降,返往三次,大理國君臣猶豫不決,於是下令攻城。

中路西路合圍大理後,忽必烈帶兵登上點蒼山,居高臨下,俯視城池。高泰祥恐懼棄城,晚上城內潰敗,大理王段興智逃奔鄯闡(今昆明)。

蒙軍進入大理城(當時稱陽且咩城)後,忽必烈聽從幕僚建議,頒佈止殺令(某部無節操的電影,呸),所以城內局勢很快平定,和蒙古軍隊以往的殘暴相比,較少傷亡。

蒙古軍追及高泰祥於姚州(雲南楚雄),俘獲後將他斬首,以警告敢於頑抗的人們。東路會合主力後,分頭進軍各地,所到之處,皆紛紛投降,只有鄯闡尚未歸附。

大理城攻下後, 見大局已定,1254年春季忽必烈從大理原路返回北方,留兀良合臺統兵繼續征服大理國境內的其它地區。

兀良合臺的主要目標是拿下大理東部重鎮鄯闡,。並讓桀驁不馴的滇東三十七部部族投降,以便穩定雲南後開展“斡腹之謀”的計劃。

當然兀良合臺廢棄忽必烈的止殺策略,導致蒙古征服滇東各部族時付出了極大代價,10萬蒙古精銳只剩2萬在雲南。

元憲宗七年(1257 年), “以雲南平,遣使獻捷於朝,且請依漢故事,以西南夷悉為郡縣,皇帝從之。賜其軍銀五千兩,幣二萬四千匹,授銀印,加大元帥。還鎮大理。”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四川西部、貴州東南部:來源於漢武帝收服西南夷

唐蒙,西漢官吏。初為番陽(今江西鄱陽東北)令。武帝時,上書建議開通夜郎道,被任為中郎將,奉命出使夜郎,以厚禮說服夜郎侯多同歸漢。漢在其地設置犍為郡。

唐蒙通夜郎,受命掠取和開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徵發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為他徵調陸路及水上的運輸人員一萬多人。他又用戰時法規殺了大帥,巴、蜀百姓大為震驚恐懼。皇上聽到這種情況,就派相如去責備唐蒙,趁機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為並非皇上的本意。他在那兒發佈了一張《諭巴蜀檄》的公告,並採取恩威並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畢,回京向漢武帝彙報。唐蒙已掠取並開通了夜郎,趁機要開通西南夷的道路,徵發巴、蜀、廣漢的士卒,參加築路的有數萬人。修路二年,沒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費的錢財要用億來計算。蜀地民眾和漢朝當權者多有反對者。這時,邛、笮的君長聽說南夷已與漢朝交往,得到很多賞賜,因而多半都想做漢朝的臣僕,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請求漢朝委任他們以官職。

皇上向相如詢問此事,相如說:“邛(qiong,瓊)笮(zuo,昨)、冉、駹(mang,忙)等都離蜀很近,道路容易開通。秦朝時就已設置郡縣,到漢朝建國時才廢除。如今真要重新開通,設置為郡縣,其價值超過南夷。”皇上以為相如說得對,就任命相如為中郎將,令持節出使。副使王然於、壺充國、呂越人等,乘坐四匹馬駕馭的傳車向前奔馳,憑藉巴、蜀的官吏和財物去攏絡西南夷。

司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長都請求成為漢王朝的臣子。於是拆除了舊有的關隘,使邊關擴大,西邊到達沫水和若水,南邊到達牂(zāng,髒)柯,以此為邊界,開通了靈關道,在孫水上建橋,直通邛、笮。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隋朝攻打高句麗失利後,國內發生民變而滅亡。高句麗對於繼起的唐朝仍然敵視。631年,高句麗開始在遼東建千里長城以防止唐朝的進攻,並與突厥聯盟。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則以高句麗據有的“遼東”(當時的“遼東”的概念略同於漢朝四郡的範圍,即中國東北遼河以東地區以及朝鮮半島的北部)為“舊中國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決心將對高句麗的征伐作為中國九州統一戰爭的最後部分,但是唐對高句麗的進攻起初很不成功,在無數次的戰役中失守戰略要點。在擊敗高句麗的盟友東突厥後,唐與新羅聯盟。642年高句麗將軍淵蓋蘇文刺殺榮留王后,淵蓋蘇文對唐的挑釁使唐與高句麗的關係緊張。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再一次對高句麗發動進攻,但高句麗在淵蓋蘇文和安市城主(18世紀以後朝鮮的筆記小說稱其名為楊萬春)的帶領下擊退了唐的入侵。649年,直至唐太宗離世前也一直經營海軍意圖大舉拿下高句麗。660年,唐和新羅的聯軍滅了高句麗西南的盟友百濟。又隨後的661年—662年,唐與新羅的聯軍持續進攻高句麗。雖然唐的攻擊給高句麗帶來損失,但在淵蓋蘇文在世期間,唐和新羅一直都沒能擊滅高句麗。662年後,淵蓋蘇文離世後淵家族內部鬥爭間接導致了高句麗失去對遼東的影響力。

666年,淵蓋蘇文去世後,淵蓋蘇文長子淵男生到前方視察軍情備戰。讓兩個弟弟淵男建和淵男產留守平壤。淵男建和淵男產趁大哥不在誣陷他叛逃到唐,並逼高句麗寶藏王通緝淵男生。淵男生走投無路,只好投靠唐朝並被唐重用。淵男生率領唐軍攻打高句麗,以期望能奪回大權。許多高句麗護城將領見到淵男生紛紛放棄抵抗。

淵男生投靠唐朝成為唐與高句麗的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由於淵男生為唐朝提供了可靠的高句麗軍事信息,唐朝於是大幅增加了攻打高句麗的兵力。十二月十八,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以司列少常伯郝處俊副之,與契苾何力、龐同善率兵15萬併力以擊高句麗。詔獨孤卿雲由鴨淥道,郭待封由積利道,在百濟故地駐守的劉仁願由畢列道,新羅金仁問由海谷道,併為行軍總管,與運糧使竇義積,皆受李績節度,河北諸州租賦悉詣遼東給軍用。

667年,李績在推進途中遇到極其頑強的抵抗,推進受到限制,但仍然攻下高句麗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由於新城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新城的失守對於高句麗西線戰線來講是毀滅性的打擊;後薛仁貴以策略拿下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領路的淵男生順利在鴨綠江附近集合;李績等攻取扶余城後,又攻下大行城(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經過了漫長的冬天,668年春夏,各路唐朝兵力在鴨綠江邊會師。高句麗發動最後的反擊,唐軍依然繼續推進到平壤城。高句麗經過了數個月的守城,淵男產被寶藏王委派投降,但淵男建拒絕投降。同年九月十二,高句麗僧人信誠打開平壤城門,唐軍有機會攻入平壤,淵男建被俘虜投降。

與此同時,在南線由於金庾信的攻勢,淵蓋蘇文的弟弟淵淨土向新羅投降。就這樣高句麗由於內部紛爭,長年饑荒和唐與新羅南北聯合攻擊下最終滅亡。

高句麗被滅後,唐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試圖控制朝鮮半島。但遭到了新羅的反擊。新羅擁立投降的淵淨土的兒子安勝為高句麗王(史稱報德王),賞賜金姓。並協助高句麗移民策動叛亂。經過數年的反唐戰爭,新羅最終控制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大同江以北則由唐和後來崛起的渤海國佔據。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遼寧北部、吉林、黑龍江:來源於愛新覺羅家征服女真所有部落、清末闖關東

明初的女真分為三大部:長白山北部、牡丹江和綏芬河流域的稱“建州女真”,開源以東和松花江中游一帶的稱“海西女真”,黑龍江兩岸和烏蘇里江流域的稱“野人女真”(亦稱東海女真)。16世紀末,女真各部分裂:建州女真的“建州五部”和“長白山三部”;海西女真的“扈倫四部”;野人女真的窩集、瓦爾喀和虎兒哈等東海諸部。各部相互爭戰,明廷利用其相互衝突,挑撥離間,加劇混亂。於是,統一各部的歷史使命由努爾哈赤及繼承者完成。

首先,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明萬曆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以祖、父在建州諸部內爭中被殺為藉口,正式起兵,開始他統一女真的戰爭。至萬曆二十一年(1593),努爾哈赤先後打敗建州五部和長白山三部,完成了建州女真各部的統一;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又完成了對海西女真的統一。於是“環滿洲而居者,皆為削平,國勢日盛。”(《滿洲實錄》卷二)

其次,努爾哈赤征服東海女真。烏蘇里江以東和黑龍江下游各部,主要有東海瓦爾喀部、虎爾哈部、窩集部、使犬部和使鹿部。萬曆二十六年(1598)正月,努爾哈赤命長子褚英統兵出征瓦爾喀諸部,拉開統一東海女真的序幕。努爾哈赤“威行迤東諸部”,烏拉“不敢窺望其去留,兵鋒所指,莫敢誰何,”隨之東海諸部皆“望風歸附。”同時,努爾哈赤還征服了散居於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游、混同江兩岸包括赫哲、費雅喀等族在內的使犬部,攻取了外興安嶺以南、烏第河流域包括鄂溫克、鄂倫春等族在內的使鹿部,為統一東北打下基礎。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七月,努爾哈赤命扈爾漢徵黑龍江中游的薩哈連部,“行至兀爾簡河,刳舟二百,水陸並進,取河南河北諸寨,凡三十有六。”以後又渡過黑龍江“遂取薩哈連部內十一寨。”(《清太祖高皂帝實錄》卷五)不久,努爾哈赤又派兵繼續收服東海散居各部,攻佔庫頁島及附近島嶼,並對哪些“島居負險不服者,乘小舟盡取之。”(《清太祖高皂帝實錄》卷五)

努爾哈赤用了四十多年的時間,統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全部,以及野人女真的大部,控制“自東海至遼邊,北自蒙佔、嫩江,南至朝鮮、鴨綠江”(《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三)的廣大地區。

第三,皇太極繼承努爾哈赤未竟之業,完成對黑龍江流域的統一。皇太極即位後,因“瓦爾喀人民,原系我國人民,”多次派兵出征東海女真的瓦爾喀、窩集諸部,使其歸順;明崇禎七年(1634)皇太極還派兵招撫黑龍江中游北岸的虎爾哈部,對“俘獲之人,須用善言撫慰,飲食甘苦,一體共之”(《清太宗實錄》卷二一),虎爾哈各部相繼歸順;在黑龍江中上游兩岸和外興安嶺居住地的“索倫諸部”,於明崇禎七年至十年(1634—1637)紛紛歸降;明崇禎十三年(1640,崇德五年)皇太極收復了貝加爾湖以東的廣大地區。至此,“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圍,在在臣服”(《清太宗實錄》卷六一)清政權。

清入關前,皇太極通過不斷招撫和征討,將分散的互不相統的東北邊疆諸民族**在後金(清)政權之下,最終完成了對黑龍江流域的統一,確定了有清一代在東北的疆域。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康熙年間開始實行“攤丁入畝”,取消人頭稅,放鬆對人口的控制,中國人口急劇增長,百十年間人口便翻一倍,人多地少的問題日漸尖銳,而中原地區尤甚。19世紀時,黃河下游水旱頻仍,餓殍遍野,此時東北卻有大片肥沃土地閒置,開始使中原地區的農民湧起闖關東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時期,大批災民湧入朝廷也默許,從此闖關東成為社會上生活困難者尋求出路的廣泛認知。

闖關東的移民源地主要是現在山西、山東、江蘇、河北、河南幾省,其中山東和河北最多。而闖關東路線有兩條:一為陸路,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各關口出關,進入遼瀋;二為海路,從山東半島乘船到遼東半島,例如由煙臺到大連只需一夜時間。闖關東後的移民在東北多做墾荒、打獵貿易、淘金、放山(進山挖人參)等以謀生,期間流傳下“山神”“金王”等傳奇故事。

1860年,面對沙皇俄國在《璦琿條約》之後對外東北與庫頁島的領土的奪走,黑龍江將軍特普欽上疏朝廷,呼籲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獲得採納。而在光緒年間則完全廢除東北禁令,使漢人移民東北合法化,漢人移民不再偷偷摸摸進入東北,於是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地區無地或者少地農民紛紛進入依然地廣人稀、法制薄弱的東北開墾荒地,移民東北愈演愈烈,形成高潮。

到民國初年,軍閥張作霖統治時期,為了大量發展東北經濟:農業與工業的開發,不斷修建鐵路,使漢人闖關東也達到高潮。

這個過程持續到1931年滿洲事變之前。數百萬關內農民移民到東北。 截止到日本戰敗投降,從關內移民至東北的人口已超兩千萬,東北的荒原因此開發成千里良田,出現人煙稠密的村鎮和繁榮都市。

內蒙古:來源於滿清征服漠南蒙古、清末走西口

漠南蒙古,簡稱“漠南”,即大漠(戈壁沙漠)以南,地域大概為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歷史上為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在理藩院則例中,此名一直在官書中使用,與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相對。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明朝建立,元朝殘餘勢力退至長城以北,史稱北元。北元后分裂成許多部落。察哈爾部為漠南蒙古中一支顯赫的部落,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即在此。後金甫興起時,與察哈爾部交戰,林丹汗兵敗後逃亡,其子額哲於1635年向後金皇太極投降,並獻出當年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帶走的傳國璽。漠南蒙古遂被併入後金(後為清朝)版圖。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1626年8月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登基即位。此時的後金對蒙古已由過去的消極防守改為主動出擊。對皇太極來說,在南下入關之前,必須先解決蒙古這個後背隱患,以避免重蹈金朝的覆轍。為消弱林丹汗的勢力,皇太極對蒙古各部採取聯姻、勸誘、征討一系列軟硬兼施的策略,以蠶食瓦解林丹汗所控制的各蒙古部落,而皇太極本人也於1625年娶了科爾沁部寨桑之次女布木布泰(孝莊文皇后)為妻。

在薩爾滸戰役後,內喀爾喀等五部就已經揹著林丹汗與後金單獨媾和。1624年科爾沁的好兒趁部又歸順後金,林丹汗率軍征討,好兒趁向後金求援並與後金軍聯手對付林丹汗,迫使林丹汗退卻;皇太極的精心引誘以及林丹汗為急於統一蒙古而對其他各部動輒以武力相逼,使得短短的三年期間,察哈爾部外圍的那些部落紛紛棄林丹汗而投往後金。在瓦解林丹汗統轄各部的策略得手之後,皇太極曾試圖以那些歸降的蒙古舊部勸說林丹汗歸降,但被林丹汗所拒絕。

1628年2月皇太極以勸降使臣被察哈爾的多羅特部所殺害為理由,親率大軍征討察哈爾,此戰役擊敗了林丹汗所轄的多羅特部,俘獲萬餘人;同年7月喀喇沁部歸順皇太極;9月皇太極再次出兵察哈爾,這次除後金的軍隊之外,那些歸順後金的敖漢部、奈曼部、內喀爾喀部、喀喇沁部以及科爾沁蒙古各部也一同參戰。皇太極親率的大軍攻入察哈爾的錫爾哈錫伯圖等地俘獲眾多人畜,只因科爾沁部的奧巴有意放水,林丹汗與其弟和其他部下得以逃脫到察哈爾邊界。

自1628年到1632年這四年期間,又有阿魯科爾沁部、四子部落、阿魯伊蘇特部、噶爾瑪伊勒登等部相繼歸降皇太極,使得林丹汗愈發成為孤家寡人。1632年3月皇太極決定對林丹汗進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決定性的征討戰,這次出征加上歸降後金的蒙古各部落總兵力為10萬之眾。4月皇太極率大軍越過興安嶺,在皇太極的大軍壓境之下,林丹汗撤退到漠北的喀爾喀部,然而喀爾喀部不願接納他。在皇太極的追擊之下,林丹汗只得帶10萬餘眾向西逃循,渡黃河、抵鄂爾多斯。此次林丹汗的西部大潰逃,丟人棄馬,部下有數萬人馬為皇太極的追兵所收攏。最後,林丹汗來到大草灘(今甘肅境)一帶安營紮寨,休養生息以圖東山再起。然而常年的戎馬征戰極大地損害了他的健康,在1634年夏林丹汗因病去世。

林丹汗死後,其子額哲率部撤回到鄂爾多斯。在得知林丹汗病故的消息後,皇太極於1635年派多爾袞等人前往鄂爾多斯尋找額哲,並於當年4月找到了他。皇太極將察哈爾置於義州,分設左右翼察哈爾八旗,封林丹汗之子額哲為親王,並以自己之女許嫁給額哲。1636年3月,漠南蒙古16部49個大小郡主會聚瀋陽,承認皇太極為汗。至此漠南蒙古納入了後金的管轄統治之下。

明代中前期,被朱元璋趕到漠北的北元政權長期與明朝敵對,長城各關口戒備森嚴,直到1571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與明朝達成隆慶合議,雙方始通關互市,與此同時,開始有少量內地漢人私自越過長城去蒙古謀生。

清兵入關後,將蒙古視作同盟,為了隔絕蒙古和漢人的聯繫,清朝封禁蒙古,禁止漢人私自越關,沿長城北側劃了一條南北寬五十里、東西長兩千裡的禁地,以分隔漢蒙。禁地內不準農耕放牧,每年燒荒,因此禁地的土壤富含腐殖質而呈黑色,稱為“黑界地”。

這封禁並不絕對,順治皇帝曾允許少量晉陜冀百姓去蒙地墾荒,但必須春去秋回,不可在口外定居,亦不準攜帶親屬,因此有一批春種秋歸的“雁行者”。

從明後期到清初,走西口已有苗頭,但未成氣候。

康熙年間,社會漸趨穩定,人口增加。在康熙推行攤丁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後,人口爆炸增長,越發人多地少。此時朝廷放鬆蒙古封禁,開放部份蒙地,內地漢人開始大規模遷徙到口外。

從光緒年到民國。當時全國內憂外患,政治腐敗,土地兼併嚴重,人口快速增長造成大批失地農民,連年災荒迫使百姓移民。尤其1901年簽訂《辛丑條約》後,清朝急於募集鉅額賠款,於是全面開放蒙地,向墾荒移民徵收押荒銀,交錢後可擁有土地永久使用權。同時為抵禦沙俄蠶食北方邊境,清朝號召“移民實邊”,鼓勵內地漢人定居邊境。到民國初年,內蒙漢人數達300萬人。

大多數移民從事體力勞動:或佃地、或墾荒、或放牧、或受僱從事小手工藝,也有一部份從事商貿,全國聞名的晉商中,很大一部份是發家自旅蒙貿易。

走西口使得晉陜冀綏四地社會得到了融合,經貿得到了交流,文化得到了交融,也催生了社會變革的因子。並且導致了更多的漢族移居到口外,使得從綏遠省時期的人口比例主要以漢族為主。

“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大大改變了口外蒙古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同時,佔移民比例極高的山西移民,作為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將山西的晉文化帶到了內蒙古中西部地區,使當地形成二人臺這樣的富有濃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明末清初,準噶爾首領最早是哈剌忽剌,後巴圖爾琿臺吉1635年即琿臺吉位,準噶爾汗國正式成立,以伊犁為根據地兼併厄魯特蒙古各部,壓迫西方的哈薩克族。1670年巴圖爾琿臺吉的兒子僧格被殺後,他的異母弟噶爾丹奪得了準噶爾的統治權。1678年,西藏的五世達賴賜噶爾丹可汗號(噶爾丹為準噶爾汗國統治者中唯一一位稱汗者)。此年噶爾丹出兵南疆,佔領葉爾羌汗國,把廣大維吾爾族地區置於其統治之下。

1688年噶爾丹突然率兵越過杭愛山,大舉進攻土謝圖汗,迫使喀爾喀蒙古諸部南遷。1690年6月,噶爾丹又向漠南喀爾喀蒙古進攻,俘掠人口,搶劫牲畜。同年,康熙帝決計親征,組織左右兩路大軍,分別出古北口和喜峰口。8月1日,雙方大戰於烏蘭布通(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內)。清軍大敗噶爾丹軍,噶爾丹乘夜向北潰逃。

噶爾丹戰敗後因原根據地為策妄阿拉布坦佔據,不得不滯留科布多地區,集合殘部,休養生息,以期東山再起,不斷騷擾邊地安寧。1696年2月,康熙帝發兵10萬,分三路大舉出擊。5月13日,西路軍在昭莫多(今蒙古國烏蘭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敗噶爾丹軍。1697年2月,康熙帝發動第三次遠征,命費揚古、馬恩哈分別統率兩路大軍,共6000人,由寧夏出發,進剿噶爾丹殘部。4月康熙帝親赴寧夏,指揮這次軍事行動。正當清軍進發之時,噶爾丹眾叛親離,軍隊只剩下五六百人,遂飲藥自盡(一說被人殺害)。

噶爾丹敗亡後,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繼續任準噶爾部臺吉,準噶爾部又逐漸強大起來,和清朝再次發生矛盾衝突。1716年,他派兵於西藏,佔領拉薩。1718年清朝由青海路出兵入藏,不過全軍覆沒。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才趕走準噶爾軍。清朝和準噶爾軍在吐魯番方面也有戰鬥。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1755年春,清軍5萬人分西北兩路向伊犁進軍。不到100天就到達伊犁。達瓦齊率兵6000人扼守伊犁西南的格登山(今新疆昭蘇縣境內),清軍以25人夜襲達瓦齊大營,達瓦齊軍驚潰,不戰自降。達瓦齊僅帶少數人倉皇南逃。此後,阿睦爾撒納自任領袖繼續反對清朝。1757年初,清政府開始新的軍事行動,分兩路推進。準噶爾軍在清軍的追剿下,全線潰敗。阿睦爾撒納投奔俄羅斯。

1759年8月,清軍抵達喀什噶爾,平定了支持阿睦爾撒納的大和卓波羅尼都和小和卓霍集佔兄弟的叛亂。這年秋天,天山南路完全平定,清朝完全控制今日的新疆地區。

此後,清軍在兆惠等的帶領下,按照乾隆帝的旨意連根剷除了準噶爾部,屠殺了數十萬準噶爾人。據魏源記載:“計數十萬戶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繼竄入俄羅斯哈薩克者十之二,卒殲於大兵者十之三。除婦孺充賞外,至今惟來降受屯之厄魯特若干戶,編設佐領昂吉,此外數千裡間,無瓦剌一氈帳。”昭槤的描寫更加誇張:“凡病死者十之三;逃入俄羅斯、哈薩克者十之三,為我兵殺者十之五,數千裡內遂無一人”。留下的空地由大量移民填充。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羅卜藏丹津,是固始汗第十子達西巴圖爾的兒子,是拉藏汗的叔叔,駐在安多東部。1717年,和碩特汗國滅亡,羅卜藏丹津聯絡清朝,反攻佔領西藏的準噶爾。1720年,清朝康熙帝派第十四子胤禵為大將軍王,入藏驅逐出了準噶爾的名將大策零敦多布。羅卜藏丹津想讓清廷封他為藏王,康熙事前雖有允諾,但是康熙這時卻廢除了藏王,以康濟鼐、阿爾布巴為貝子,隆布鼐為輔國公,頗羅鼐為一等臺吉,讓他們共管西藏事務。

達什巴圖爾去世後,羅卜藏丹津承襲親王王位。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朝廷令羅卜藏丹津與右翼貝勒察罕丹津、達顏等,同領青海和碩特蒙古右翼,以平衡青海蒙古各派勢力,使羅布藏丹津深感不快。這時,因擁立七世達賴喇嘛,青海蒙古各部已經發生了分歧。準格爾部策旺喇布坦趁機派大策凌敦多布入藏,殺死拉藏汗並佔據了拉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羅布藏丹津參加了清朝庭護送達賴七世進藏坐床的行動。

雍正元年十月,朝庭任命川陝總督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從陝甘各地調集精兵往青海平定羅布藏丹津的反叛。原跟隨羅布藏丹津的各部蒙古首領紛紛叛離,投降清軍。雍正二年(1724年)農曆正月,清朝庭又任命嶽鍾琪為奮威將軍。二月,嶽鍾琪進軍至青海湖,擊敗哈喇河畔的羅布藏丹津駐軍,然後分三路西征。三月,嶽鍾琪率中路軍直取柴達木,擒獲羅布藏丹津的生母阿爾騰喀吞;副都統達鼐率兵追只至花海子,擒獲其主要部將數人,羅布藏丹津徹底失敗,只帶領少數隨從逃往新疆,投奔了策妄阿拉布坦。

到了雍正二年(1724年)初,戰爭的最後階段到來,年羹堯下令諸將“分道深入,搗其巢穴”。各路兵馬遂頂風冒雪、晝夜兼進,迅猛地橫掃敵軍殘部。在這突如其來的猛攻面前,叛軍土崩瓦解。羅卜藏丹津僅率200餘人倉惶出逃,清軍追擊至烏蘭伯克地方,擒獲羅卜藏丹津之母和另一叛軍頭目吹拉克諾木齊,盡獲其人畜部眾。羅卜藏丹津本人因為化裝成婦人而得逃脫,投奔策妄阿拉布坦。這次戰役歷時短短15天(從二月八日至二十二日),大軍縱橫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橫掃敵營,犁庭掃穴,大獲全勝。年羹堯“年大將軍”的威名也從此震懾西陲,享譽朝野。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北伐南京失敗後,鄭成功所部元氣大傷,並且面臨軍糧不足的問題;為了解決大軍的後勤給養問題,鄭成功決定聽從何斌之建議奪取時由荷蘭東印度公司支配的臺灣島。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向臺灣進軍。荷蘭當局於臺島西南建有兩大防禦要塞,一為位於大員(今臺南市安平區)的熱蘭遮城(Fort Zeelandia),二為位於臺江內陸赤崁地方(今臺南市中西區)的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同年陽曆四月十二日和二十二日,鄭成功兩次寫信給揆一,令其投降。使者說:“此地非爾所有,乃前太師練兵之所。今藩主前來,是復其故土。”[20]後來《臺灣通史》收錄〈與荷蘭守將書〉則與當時荷蘭所記書信不同,因此〈與荷蘭守將書〉被學者認為可疑。

陽曆4月30日(農曆四月初一),鄭軍經由鹿耳門水道進入臺江內海並於禾寮港(今臺南市北區開元寺附近)登陸,意圖先求取防禦薄弱的普羅民遮城。隨後鄭軍在臺江海域與荷蘭軍艦展開海戰,擊沉荷軍艦赫克特(Hector)號,取得臺江內海控制權,並同時在北線尾地區擊敗荷蘭陸軍,以優勢兵力包圍普羅民遮城。不久,於陽曆5月4日(農曆四月初五)即迫使普羅民遮城守軍出降。農曆五月初五,鄭成功改赤崁為“東都明京”,設承天府及天興、萬年二縣。

在取得普羅民遮城做為據點之後,鄭軍隨即由海、陸兩面圍困熱蘭遮城。由於考慮到兩萬大軍的糧餉調度不易,鄭成功並沒有做持久戰的打算,一開始即對熱蘭遮城施壓,試圖脅迫荷蘭軍隊投降。遭荷蘭大員長官揆一(Frederik Coyett)拒絕其投降要求之後,鄭成功一度下令強攻熱蘭遮城,卻遭遇荷軍極頑強抵抗,鄭軍損失慘重。由於強攻不下,加之大軍糧食短缺,使得鄭成功被迫改變策略,派出大部分的軍隊至南北各地屯田、徵收錢糧,以解大軍乏糧的燃眉之急,對熱蘭遮城改採長期包圍的戰略。

同年(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農曆七月,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調遣的援軍抵達大員,除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軍艦以外,增援部隊亦為熱蘭遮城帶來大量補給品與火藥。時鄭成功的軍力仍分散臺灣各地實行任務,駐守於大員以及普羅民遮城市鎮的軍力預估不到三千,遂使荷蘭軍重新燃起反撲的希望。七月中旬,停泊於外海的荷蘭援軍遭遇強風侵襲,被迫離開大員海岸,前往澎湖躲避風雨;其中荷蘭軍艦Urck號不幸擱淺,船上人員皆遭鄭軍俘虜。此一變故,使鄭軍獲得整備的暫機,待荷蘭軍艦於八月回到大員海域時,鄭軍雖未能調回多數兵力,卻已然完成作戰的準備。八月中旬,荷、鄭兩軍於臺江內海展開激烈海戰,鄭軍大獲全勝,擊沉一艘荷蘭軍艦,並奪取船隻數艘,自此荷軍喪失主動出擊的能力。

農曆十二月,德裔荷蘭士官漢斯·朱利恩·拉德叛逃,鄭成功在其提供之情報的幫助下,炮轟擊毀熱蘭遮城的烏特勒支碉堡,使熱蘭遮城之破終成定局。1662年陽曆1月28日(明永曆十五年農曆十二月初八),荷蘭大員長官揆一修書予鄭成功,表示同意“和談”。幾經談判,荷蘭大員當局終於1662年陽曆2月9日(明永曆十五年農曆十二月二十日)向鄭成功屈服,退出臺灣。

鄭成功下令屯墾臺灣的範圍,北達噶瑪蘭(今宜蘭縣),南至琅嶠(今屏東縣恆春),後因大肚平埔族拍布拉(Papora)族大肚王與琅嶠“番人”的反抗而減緩擴張;鄭成功實際的統治區域大約是從二林(今彰化縣二林鎮)到茄藤(今屏東縣佳冬鄉)的範圍之間。

說說古代中國的戰爭和領土衍變,不愧為真正的戰鬥民族!

外蒙古(番外):來源於喀爾喀蒙古內附

喀爾喀三部之間發生紛爭,漠西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乘機插手,於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向喀爾喀大舉進攻。喀爾喀戰敗後,經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倡議,舉旗投清。1691年,康熙帝與內外蒙古各部首領於多倫諾爾會盟,宣佈保留喀爾喀三部首領的汗號,實行札薩克制。1732年(雍正十年),清廷從土謝圖汗部分出21旗隸屬於額駙策凌的賽音諾顏部,與三汗部並列。

1911年(宣統三年),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為首的蒙古王公和上層喇嘛,在沙俄策動下宣佈獨立,私自與沙俄簽訂非法的《俄蒙協約》(即《庫倫條約》)。1915年(民國四年)中俄蒙《恰克圖協約》規定,外蒙古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承認中國宗主權;中、俄承認外蒙古自治。1919年外蒙古放棄自治,哲布尊丹巴接受中央政府冊封。1924年11月喬巴山、蘇赫巴託推翻哲布尊丹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2月美、蘇、英首腦雅爾塔會議應蘇方要求規定:“外蒙古的現狀須予以維持”,作為蘇聯對日作戰的條件之一。1946年1月,當時的中國政府終於承認其獨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