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抽筋太酸爽,巧妙应对少遭罪

孕期抽筋太酸爽,巧妙应对少遭罪

“哎呦,又抽筋了!”

许多孕妈妈都遇到过类似的孕期抽筋,半夜睡得正香,突然抽筋疼醒了,那叫一个酸爽!

抽筋是孕期不适症候群中的一种病态现象,大部分发生在夜间,通常是小腿和脚部肌肉发生痛性收缩,还有时清晨起床伸个懒腰,脚底、小腿或腹部、腰部肌肉就抽筋了。

一些孕妈妈只要腿抽筋,就觉得自己缺钙了,于是用各种方法补钙,可补了很久都不见好转。其实,导致孕妈妈抽筋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先找到诱因,才能采取正确对策有效缓解!

1. 缺钙。缺钙是导致孕妈妈抽筋的最主要原因,尤其是怀孕中晚期,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增大,随着牙齿和骨骼加速钙化,宝宝对钙的需求量急速猛增。如果孕妈妈缺钙,又没有及时补足,就容易出现抽筋的症状。

孕期抽筋太酸爽,巧妙应对少遭罪

应对方法:多吃富含钙质的食品,如牛奶、豆类及豆制品、鸡蛋等,必要时候遵从医嘱进行药物补钙。另外,还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2. 电解质紊乱。孕妈妈一次吃大量肉类食物,也会引起抽筋。这是因为肉类富含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导致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引起电解质紊乱,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之一就是抽筋。

应对方法:孕妈妈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尤其是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葡萄、苋菜、菠菜等。

3. 过度劳累。随着胎宝宝不断成长,孕妈妈体重也在不断增加,身体负重增大。如果孕妈妈白天走路太多,或进行大量运动,到了晚上,肌肉还处于紧张状态,积累了过多的酸性代谢物,如乳酸,就会发生肌肉痉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抽筋。

孕期抽筋太酸爽,巧妙应对少遭罪

应对方法:孕妈妈在过度劳累后,要用热水泡脚,最好洗个热水澡,并进行腿部和足部按摩,减少乳酸堆积,从而避免腿部抽筋。

4. 睡眠不良。孕妈妈睡眠时间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就会引发抽筋。另外,如果睡姿不正确,如仰卧时间过长、被子压住脚面、俯卧时脚面抵在床铺上,都会使小腿的部分肌肉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导致腿抽筋。

应对方法:孕妈妈应该采取医生建议的睡姿,即左侧卧睡,必要时可以使用孕妇枕,帮助自己睡个好觉,更好地预防抽筋。

5. 寒冷。如果夜里室温较低,孕妈妈睡眠时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在被子外面,小腿肌肉就很容易受凉,而寒冷刺激容易使腿部肌肉出现痉挛抽筋。

孕期抽筋太酸爽,巧妙应对少遭罪

应对方法:孕妈妈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将温度调太低,要保持下肢温暖。

此外,孕妈妈一旦出现抽筋症状,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动作缓解:

1. 孕期伸展运动:平躺、仰卧、双膝弯曲成45度角立起来,背和脚底贴在地板上,保持这个姿势,然后尽可能的突起腹部,使脊柱、背部至臀部肌肉成弓形弯曲,之后再恢复原来的姿势。自怀孕四个月开始,每天两次,每次重复三遍。

2. 脚跟着地:抽筋时,下床脚跟着地,或平躺用脚跟抵住墙壁;也可将脚掌向上弯以抽伸小腿。另外,伸直膝盖,并把脚掌向膝盖的方向翘,向上屈曲,小心地进行踝部绕圈运动,也可减轻症状。如果抽筋情况严重的话,一定要请医生诊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