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機,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媽媽,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機,我的朋友圈就屏蔽你了。”

沒錯,這是最近令辦公室裡一位80後媽媽心有慼慼的一句話。

9歲孩子赤果果的“警告”,讓她頭皮發麻,內心免不了失落一番。

小學生如此,初中生和大學生、畢業生更是。

騰訊新聞公佈的《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提到,有52%的子女表示曾經屏蔽了父母查看自己的朋友圈,甚至有些還沒加過父母好友。

媽媽,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機,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龐大的屏蔽比重,令人不禁沉思: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他們為什麼如此抗拒父母進入自己的“朋友圈”?

孩子只是想分享喜悅,父母卻總是“掃興”。

“我發了逛街吃飯的信息,我媽就說我老是顧著去玩又浪費錢。放學發了在學校附近桌遊店玩的信息,我爸就問我是不是沒去上課。我只是想分享喜悅,爸媽卻總是說些掃興的話,弄得我以後都不想發朋友圈了。”一位高中生皺著眉頭說出原因。

其實,人和人之間,一旦出現“你關注的點跟我想傳達的訊息不一致”時,便很難繼續溝通,因為思維不一致、頻率不一致,容易產生摩擦。特別是用放大鏡觀察孩子一舉一動的父母和被父母目光緊鎖的孩子之間,出現衝突的幾率更大。於是,多數孩子在遇到一丁點來自父母的不理解訊息時,基本都會選擇就此封鎖渠道,儘量避免同父母“狹路相逢”的概率。

轉念想想,日常生活裡其實也不乏類似的朋友圈分享“事故”。

有孩子在地鐵背乘法口訣,前三次均以失敗告終,第四次成功後,他驚喜地抬頭,卻只見低頭玩手機的爸爸;有孩子放學回家後,興沖沖地告訴父母今天發生的趣事,卻發現他們只是毫無表情地點了點頭,敷衍得像在看電視機裡的新聞;有孩子數學考試得了98分,父母回的是一句“那兩分丟哪去了” ……

媽媽,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機,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父母的涼水潑多了,孩子自然會不自覺“準備好傘、穿上雨衣”,做好全套防備措施。說白了,許多孩子屏蔽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帶來的忽視、冷漠和否定。

父母不明白孩子說的梗,還會進行過度解讀。

有知乎網友是這麼回答“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是怎樣形成的,雙方各有哪些責任”的:代溝就是,我在微信群裡艾特我媽“@麗 帶包板藍根回來”。我媽說我不尊重她,對她不禮貌,原因是我直呼她“麗”,還為此跟我吵了一架。

看完是不是有點哭笑不得?但代溝卻是真真實實的存在。畢竟,我們身處的國家發展得太快,快到兩代人眼裡的世界幾乎是兩個世界、兩個次元。70後父母最早接觸的通訊工具是BB機,90後一出生就有了大哥大;80後父母看著《舒克和貝塔》長大,00後孩子看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二者接觸到的東西、信息,諸如手機、電腦、書本等等都是不一樣的,對很多事物的認知顯然也會有所區別。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在社交軟件裡表情包和網絡語的使用層面,父母跟子女的差異極其明顯。在父母的世界裡,“微笑臉”只是“微笑臉”,在子女的世界裡,“微笑臉”代表著蔑視、不屑、你走開的意思;有孩子感慨這人太牛了真是要跪了,孩子的媽媽卻說,女孩子家要自重自強讓自己也變得很牛,不要看到別人牛就要去下跪……

孩子發表的一切感性化詞彙,都會引起父母的無限遐想。

孩子:“今天差點哭暈在廁所。”

父母趕緊連打幾個電話慰問關懷,順帶評論“怎麼那麼不小心”。

孩子:“為TFBOYS打CALL”,並附上比心心的愛豆照片。

媽媽,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機,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父母:“這幾個男孩是哪個班的,我怎麼沒見過?”

孩子:……

這就很尷尬了。

再者,一些年紀稍微大點的少男少女,正處青春期,心事多點也無法避免。可父母是什麼人啊?因為擔心,孩子的風吹草動,都能令他們草木皆兵。

曾經聽到這麼個故事,“兩天前,我悄悄看了一下閨女的微信,發現有個男同學剛發了一條朋友圈:孩子們,大家好,我是牛牛的媽媽,他正在洗澡。求助大家,能告訴阿姨,他的女朋友是哪個嗎?”

很難想象牛牛知道媽媽做的事以後,會如何想、如何做。毋庸置疑,這種不夠尊重孩子隱私的做法,跟早些年偷看孩子日記的行為一樣,斷然是會引發矛盾和衝突的。而朋友圈和日記本,在某種意義上,都是孩子擁有自主權、希望不用被幹涉的陣地。父母要主動和孩子交流來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過程,而不是採用這種有點LOW的方式。因為當孩子發現後,孩子更多的是和父母保持距離,而不是敞開心扉、願意分享。

話說回來,就像作家龍應臺說的那樣,

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也正是這些小心翼翼的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三步一回首、五步一小跑,深怕孩子落了什麼、又會在前面撞見什麼,偶爾,還會由著心性硬生生擋住孩子的去處,提醒孩子:嘿,別跑偏了,你可不能去那裡,你應該這麼做……

媽媽,如果你再看我的手機,我的朋友圈就要屏蔽你了

世人皆知,在父母與子女之間,愛得多的、深的一方終歸是父母。可即便是父母,也不能否定那些抱著“愛”的初心做的事裡,沒有錯致傷害的成分。因此,作為父母,請記住紀伯倫的提醒,“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而生的子女,他借你而來,卻非因你而來,他與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請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需求,理解孩子、和孩子建立信任感,找準和孩子的相處邊界,因為越界過多,必然會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