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导读:合作一年后,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的部分医护人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一年前的7月23日,慈林医院与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联姻”,正式成立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

一年后的7月23日,我们采访了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的部分医护人员,看看这一场“联姻”,到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我是老慈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即现今慈林医院)的大夫,在慈林医院这片土地上已经工作了23年。在和哈特瑞姆合作之前,我不了解医生集团,也不知道医生集团会带来什么,现在,我体会到这个新型时代产物的活力,以及对我们的帮助。

尤其是电生理方面。之前慈林医院一直是空白,慈溪市也没有医院开展,病人都是被推荐到其他大城市,而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揭牌成立的第一天,就实现了电生理手术零的突破,现在还越来越多地做复杂、疑难病例,真正让当地老百姓有病能医,不用在到处求医,蒋晨阳教授、郑兴教授为首的哈特瑞姆专家团队,就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中心李莉主任的军 人风范也让我特别尊敬。她不仅个人能力强,兢兢业业,还狠抓业务、塑造学习氛围,是我们团队的表率。

我是老慈溪人,知道改变当地老百姓某些观念是很难的,希望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一步步走稳,能持续不断打造口碑。

从部队一家三甲医院,转业到一家私立地方医院,我下这个决心,必须说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最初接到猎头电话,我就上网对哈特瑞姆做了初步了解。医生集团毕竟是近两年来的新兴事物,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哈特瑞姆更是其中佼佼者,且与我的冠脉专业方向一致,使我略有心动;

面试时,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李莉主任非常诚恳地说明了科室和集团的具体情况。病人数量、手术量等自然不及原先就职的医院,但我留意到,彼时合作半年余,科室的手术量和住院病人数量就有了明显提升,其中一些手术难度完全可媲美甚至超越宁波市级医院!

合作模式也非常不错,不仅有李莉主任扎根医院,来自上海、杭州大医院的郑兴、蒋晨阳教授等也每周都会来手术、查房、带教,再加上科室定期培训和哈特瑞姆的远程培训,科里整个科研水平和技术水平都有提升保障。

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来到这里已经三四个月了,适应良好,完全没有想象中私立医院的营收压力,起码在我们科室我个人没有感受到;收获也不小,尤其是在心律失常、起搏方面,一些手术让我都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在我看来,当地病人更是获益巨大。以往请北京上海专家过来手术,病人还得自掏腰包;现在病人不用多掏一分钱,上海杭州的专家赶来慈溪亲自上台手术。不用跑到外地,不用打听对口专家,不用发愁挂号,病人自然多了,医院经济也跟着提高了,我认为这是一种双赢。

现在还只是合作的一周年,未来是光明的,而医生、科室、医院的口碑需要长时间累积,我们接下来唯有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

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慈心敦医、蕴德于林。厚德博学,励志笃行。

从最初六个心内科医生,十几个护士,到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成立后两位定期查房手术的特派教授、一位上海常驻教授、十名心内科专科医生、近三十名护士;

从心脏起搏电生理零起步,到一年完成房颤、室速等射频消融59例,再到成功举办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房颤的规范化治疗”,我见证了慈林的成长,也见证了心内科的长足发展。

每周两次科内的业务学习,每月两次现场远程学习,让我们行医路上,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人文关怀上至善至美。

还记得年初那位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李莉主任亲自指挥下,手术医师、放射技师、手术室护士共同开展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战。术中患者反复心室颤动、除颤后继续手术,经过团队倾力协作,手术非常成功,入住心内科11天后,患者康复出院,出院时患者带着颤抖的声音、噙着眼泪送来一面“德艺双馨,妙手回春”的锦旗。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每一次团队合作、抢救成功,都是对我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回馈,是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希望我们这支拥有医者仁心、技术精良、协同合作的心内科团队,继续为救死扶伤,执着追求!

张 波 (主治医生)

作为年轻医生,我在面试时就被李莉主任的诚意深深打动了。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李莉主任认真地介绍了医院和哈特瑞姆的合作,向我分析了心脏中心乃至我个人未来的发展规划,让我感觉到,在这里,我是被重视、被期待、也被充分赋予成长空间的。没有过多犹豫,我就决定加入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我是下了决心就要全力以赴的那种人,所以干脆“拖家带口”,卖掉房子,举家从福建迁来慈溪。

入职几个月的经历没有让我后悔。首先,科室氛围特别好,虽然手术医生分成了四组,但各组医生之间并非各自为政,而是经常相互帮忙,相互补位。

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其次,因为我还年轻,也不打算给自己设限,所以各个专业的手术总是尽可能地跟,冠脉、电生理、起搏器,哈特瑞姆的专家们也都不吝给与指导。专家们的水平和眼界都很高,可以说,我接触到的学习资源和动手实践,在过去是无法想象的,每一天都有看得见的进步,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希望医院和哈特瑞姆的合作长长久久,越来越好!

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哈特瑞姆的到来,可以说给医院和医生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个科室好不好,院内的人最清楚。最近呼吸科收治了一名3岁男孩儿,心电图显示Brugada样图形,邀请我们前往会诊,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都清楚我们没有这种实力;而现在,院内其它科室都知道,心脏中心有实力提供专业指导,前些天值班的时候,我全院跑了五个会诊。急诊邀请协助抢救也越来越多了,李莉主任已经牵头申请建设国家级胸痛中心。

面对病人,中心的医生们也更有底气了。过去心脏方面的重病号,只能转到上级医院救治;和哈特瑞姆合作后,我们有了李莉主任坐镇,每周一三都有大医院专家坐诊,有全国数一数二的各领域心脏专家做后盾,不论多难的病、多难的手术,我们都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解决之道。

很多过去接触不到的病例,我们都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管起来了。比如,同样是做房颤射频消融,有的病人需要术后两小时跟依诺肝素,有的病人就不需要;再比如心衰怎么联合用药,用量多少,不亲身经历,永远不知道该如何入手。

虽然现在培训、跟手术、管病人,比过去转病人的“安逸”日子辛苦得多,但身为医生的职业自豪感又回来了,一个个病人经我手治愈或好转,我像是回到过去举着拳头宣誓成为一名医生的那一刻: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任 丽 (心脏中心兼大内科护士长)

与医生集团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都说医护不分家,尤其是护士长和科室主任搭班子,得到主任的支持特别重要。我很幸运遇到李莉主任,刚开始还会担心,长期在三甲医院,上海来的专家会不会高高在上。谁知道李主任人特别接地气,还很会为别人着想。而且,李莉主任对护理工作非常重视,对护士们也都很好,当我们有什么困难求助时,李莉主任总是第一时间响应,帮着协调解决,她就像我们的“靠山”,让我们感到特别温暖。

慈林·哈特瑞姆心脏中心成立后,像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不仅近距离感受到了医生集团的魅力,还知道了多学科专家组协作诊疗模式(MDT),护理原来也是其中一环。目前,在哈特瑞姆集团帮助下,我们建立了心脏病随访体系,设立了一名专职随访护士,常态化随访的患者已经达到1507人,真真切切拉进了和患者的距离,患者满意度也在大幅提升。

现在,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干劲儿十足。对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彭正燕 (心内科护士长助理)

整个科室的氛围都不一样了!

“我要睡觉”,“我要休息”……过去,一通知培训学习,总有人这样不情愿;现在,一到每周二三四固定的学习时间,大家忙完手头的事情,都会主动放弃午间休息去会议室参加培训,这是李莉主任带头坚持才有的变化。经过几个月的持之以恒,大家技术提升了,习惯养成了,也都自觉了。

护士们也都学得特起劲儿。原因很简单,技多不压身,合作以前科室是大内科,现在需要我们专攻心脏科,像射频消融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这样的专业技能,那可都是以后的立身之本!

一起学习的时间长了,整个科室团队的信任和默契也就都出来了,配合起来都觉得特别流畅和放心!(原标题:与哈特瑞姆合作1年后,这家医院的医生护士说……)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 021-506881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