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元史有感之——蒙古人的名字

對於元朝蒙古人的名字,大多數人應該是從多年前的一部港劇《射鵰英雄傳》中聽到了不少。如:成吉思汗鐵木真、拖雷、朮赤、察合臺、窩闊臺、闊列堅...他們的名字雖然不太好記,但因為有引人入勝的劇情,漸漸也被大家熟知了。

而真正讀起元史來,會發現有很多從沒聽說過的,又長又拗口的名字:愛育黎拔力八達、愛猷失黎達臘、阿剌忒納答剌、懿璘質班、脫古思帖木兒、妥歡貼睦爾、答失八都魯、...想要熟記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然也有簡單易記的,比如伯顏,而且在元朝留名史冊的有兩名叫伯顏的。第一個伯顏是元世祖忽必烈時的大將,官拜光祿大夫、中書左丞相,後任中書右丞相,深略善斷,南宋汪元量贊其:衣冠不改只如先,關會通行滿塵廛。北客南人成買賣,京師依舊使銅錢。伯顏丞相呂將軍,收了江南不殺人。昨日太皇請茶飯,滿朝朱紫盡降臣。第二個伯顏在元順帝時任中書右丞相,初時“弘毅深沉,明達果斷”,不畏豪強,為擁立順帝捨生忘死。待其助順帝清除了異己,位極人臣後,開始“獨秉國鈞,專權自恣,變亂祖宗成憲,虐害天下,漸有奸謀”,上欺君,下虐民;因與元文宗皇后私通,更加有恃無恐,“自領諸衛精兵,以燕者不花為屏蔽,導從之盛,填溢街衢。而帝側儀衛反落落如晨星,權勢燻灼,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顏而已”,貪婪成性,“天下貢賦多入伯顏家”,抄其家時,數月搬運不絕,奇珍異寶無算,競還有“米糠數房,燒餅一房”,可見此人吝嗇到何種程度!

我讀書時有個習慣,邊看邊做筆記,在讀到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傳記時,因為他的名字又長又複雜,手寫時更無法複製和粘貼,每次寫他的名字時我都要感慨一下,當讀到1311年4月愛育黎拔力八達繼承兄長海山的皇位時,我大大鬆了口氣,因為這下我就可以簡稱他為元仁宗了(這樣說決沒有對輕視蒙古人之意,相反對當時蒙古帝國的最大疆域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東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達黑海沿岸(鼎盛時達匈牙利),南至南海的輝煌充滿了嚮往)。

蒙古是典型的草原遊牧民族,元朝有規定:“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元朝的民族等級壓迫政策非常嚴重,全國分為四等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而蒙古、色目貴族通漢文的又很少,加之元朝的統制者主張,“既行漢法,又存國俗”,因此入主中原後蒙古人的名字並沒有漢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