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一款神奇武器,被称作斯大林的管风琴,至今还在被使用

日前,中东国家叙利亚正在进行一场内战,在对南部地区的叛军进行打击时,叙军使用卡车搭载了一种自行火炮,结果到了前线之后,原本躲在小镇中试图负隅顽抗的叛军几轮炮击之后就没了动静,全部灰飞烟灭。而这款神勇的武器实际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这就是苏联二战时期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今天的中东战场上,喀秋莎依然显示着他的威力,在特殊的环境下,至今没有能够替代的武器。

苏联一款神奇武器,被称作斯大林的管风琴,至今还在被使用

喀秋莎的名字源于其炮管上的一个字母"K",而这个K实际代表的意义是来自俄文“共产国际”的第一个字母。1941年7月14日,正在朝莫斯科推进的德军遭到了一阵猛烈的炮击,短短10秒钟的时间,满载德军物资的火车居然被炸上了天,随后战场进入了沉寂,让当时的德军非常不解。决战莫斯科的时候,德军缴获了一辆卡车,卡车上搭载了一种秘密自行火炮---这种火炮的特征明显,拥有大口径联排炮口,德军才知道了这种苏联的秘密武器,德军根据其形状将其取名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德军希望给对手起这种文艺的名字来增强自信心,柔化对手,但实际上俄国人从来不在意这些,在他们心目中女性本身就是慈悲而坚强的,这款火炮的名字“喀秋莎”本身就是来自于苏联女性的名字。可惜莫斯科城外的德军发现这种武器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远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6集团军,此刻正在承受来自喀秋莎的审判。

苏联一款神奇武器,被称作斯大林的管风琴,至今还在被使用

1942年11月23日,被分割包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试图将部队汇集到一起,但是这个“斯大林的管风琴”被苏联进行了升级,当时每辆苏联卡车上搭载的喀秋莎火箭炮最多能发射48枚火箭弹,这些火箭弹的杀伤范围都在几十米,然而落点间隔却只有1米,没有任何目标能够逃脱他的轰炸,被包围的德军肝胆俱裂。

当时苏军得到了来自美英的全力援助,美国将大量的吕、铁甚至成品的大卡车运送到苏联,美国的大卡车越野性能非常好,极度适合莫斯科冬季的冰面和春秋季节泥泞不堪的道路,这种喀秋莎火箭炮在美国大卡车上如虎添翼,机动性比德军坦克还要好,火力则是对方的数百倍。

苏联一款神奇武器,被称作斯大林的管风琴,至今还在被使用

德军被死死的包围在其中,1943年1月,德军内部开始出现动摇,一些纳粹军官造谣称苏军不留活口,饱受法西斯奴化教育的德军士兵信以为真,人人拼死一战。结果他们顶着喀秋莎火箭炮向前冲锋,20天的时间不到,第6集团军30多万大军死了20万。在巨大的压力下,德军保卢斯元帅宣布向苏联投降。

喀秋莎火箭炮在后来的战争历史中屡屡出现,70多年后依然凶猛异常,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也常常能够看到,但大部分作品根本无法展现48门火箭炮轮流发射,数百辆大卡车搭载火箭炮一起轰炸的状况景象。现在的叙利亚战场上,拉出两三门火炮,一个几百年的叙利亚小镇就瞬间化为废墟,恐怕再也很难出现昔日二战时的壮观景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